导图社区 循环系统
医学影像学思维导图,如X线:胸部透视和X线摄片;CT: MPR、MIP、VR、CPR和CTVE;心血管造影: 是诊断冠状动脉病变最可靠的方法,是诊断复杂血管性疾病的“金标准”。
医学影像学思维导图,分享了影像学检查方法、正常影像学表现、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的知识,一起来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思维导图
循环系统
影像学检查方法
X线:胸部透视和X线摄片
CT: MPR、MIP、VR、CPR和CTVE
MRI:评价血流灌注、心功能及心肌活性等情况
心血管造影: 是诊断冠状动脉病变最可靠的方法,是诊断复杂血管性疾病的“金标准”
正常影像表现
X线表现
心脏大血管的正常投影:仅能显示各房室和大血管的轮廓
心脏形态:横位心、斜位心、垂位心
心脏大小 :正常成人心胸比率(T1+T2)/T≤0.5 轻0.5~0.55 中0.55~0.6 重>0.6
CT表现
①横轴位,心脏CTA检查常用体位②后处理技术:短轴位,用于观察左心室壁心肌;长轴位,观察瓣膜、左室
MRI
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心脏形态、大小异常
二尖瓣型:呈梨形
主动脉型:呈靴形
普大型:心脏向两侧均匀或不均匀增大
心包异常
心包积液:超过50ml
心包增厚:厚度在4mm以上
心包钙化:X线可见蛋壳样钙化包绕心影
肺循环异常
肺充血:肺纹理增粗,成比例地向外周伸展,边缘清晰锐利,可同时拌有高容量性肺动脉高压
肺少血:肺野透明度增加,肺门影变小,肺血管纹理稀疏、变细,肺动脉段纹理稀疏、变细,肺动脉段平直或凹陷
肺动脉高压
高容量性肺动脉高压(可见肺动脉段与两侧肺门血管搏动增强,称为“肺门舞蹈”征)
阻塞性肺动脉高压(右下肺动脉呈残根状,称为“肺门截断征”)
肺静脉高压
肺淤血(肺门影增大、模糊,肺野中外带、上肺纹理明显增多)
间质性肺水肿(由于肺毛细血管内的血浆较大量渗透到肺间质所引起的肺水肿)
实质性肺水肿(又称肺泡性水肿,为肺泡内水分积聚,典型者呈两侧对称分布,表现为“蝶翼状”)
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病理与临床
管腔狭窄小于50%时,轻度狭窄;50%~75%时,中度狭窄;75%~95%时,重度狭窄;>95%时,闭塞
影像学表现
X线表现:可表现为左心室增大、肺淤血、肺水肿,或伴有左心房增大
CT表现:平扫可显示冠状动脉钙化,CTA及后处理重建技术可良好地显示冠状动脉的内腔、粥样斑块及管腔的狭窄
主动脉瘤
分为真性、假性
X线:平片可见纵隔影增宽,透视可见肿块有扩张性搏动;壁瘤常发生钙化,瘤体压迫或侵蚀周围器官
CT:可显示动脉瘤的大小、形态、部位、壁瘤钙化及与周围结构关系
MRI:可显示主动脉内腔、管壁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等及血流动态变化
血管造影表现:可直接显示瘤体内状况
主动脉夹层
Ⅰ型内膜破口起自升主动脉并向主动脉弓或远端扩展,Ⅱ型夹层局限于升主动脉,Ⅲ型内膜破口起自降主动脉并向远端延伸
CT表现:CTA①可显示由内膜片分裂的真腔和假腔②可显示内膜破口及主要分支血管受累情况③还可观察主动脉瓣和左心室功能情况
MRI 可观察夹层的解剖变化和血流动态
血管造影表现:对比剂在真腔通过主动脉管壁内膜破口喷射、外溢或壁龛样突出
肺动脉栓塞
肺栓塞的栓子最多来源于静脉系统和右心,深静脉血栓多见
X线:韦斯特马克征
CT
直接征象:①急性肺动脉栓塞表现为中心性充盈缺损②慢性肺动脉栓塞表现为偏心性充盈缺损③完全栓塞,表现为血管腔截断
间接征象:局限性韦斯特马克征、肺梗死灶、局限性肺纹理稀疏、肺动脉增宽、右心室增大或胸腔积液
肺源性心脏病
X线表现:肺部改变为肺纤维化与支气管病变;形成肺门截断征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较为少见)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①胸肺改变②心血管方面的改变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无症状,也可以有间歇性跛行。少数有缺血性疼痛,极少数有溃疡或坏疽
CT表现:平扫可见动脉壁的钙化
MRI: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血管造影表现:可显示受累血管腔狭窄或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