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营运资金管理思维导图
中级会计中级财务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思维导图。营运资金管理是对企业流动资产及流动负债的管理。一个企业要维持正常的运转就必须要拥有适量的营运资金,因此,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辑于2020-12-26 20:40:59中级财务管理
S7营运资金管理
S7.1主要内容
营运资金概念及特点
概念
广义:流动资产总额
狭义: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分类
流动资产
占用形态
在生产经营 中所处环节
流动负债
应付金额是否确定
形成情况
自然性
人为性
是否支付利息
特点及管理原则
特点
来源多样
数量波动
周转短期
实物形态
变动性
易变现性
管理原则
满足合理资金需求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节约资金使用成本
保持足够短期偿债能力
管理策略
流动资产投资策略
投资水平决定因素
经营不确定性:对投资额影响(同向)
风险忍受程度:对投资额影响(反向)
类型
紧缩特点
流动资产与销售收入比率:低水平
流动资产持有成本:较低
风险(经营和财务):高
宽松
流动资产与销售收入比率:高水平
流动资产持有成本:较大
风险(经营和财务):低
影响因素
对资产风险和收益的权衡:最优 持有成本与短缺成本之和最低
内部外部环境
产业因素:销售边际毛利较高 宽松的信用政策
决策者
融资策略
特殊分类
流动资产
永久性:最低需求 稳定
波动性:临时性 波动
流动负债
临时性:临时性 短期
自发性:直接 长期
种类及特点
期限匹配
波动性流动资产=临时性流动负债
非流动资产+永久性流动资产=股东权益资本+长期负债 +自发性流动负债
风险收益适中
激进
波动性流动资产<临时性流动负债
非流动资产+永久性流动资产>股东权益资本+长期负债 +自发性流动负债
资本成本低,风险收益高
保守
波动性流动资产>临时性流动负债
非流动资产+永久性流动资产<股东权益资本+长期负债 +自发性流动负债
资本成本高,风险收益低
S7.2现金管理
持有动机
交易性
维持日常周转及正常商业活动
季度性
预防性
应付突发事件
愿冒现金短缺风险程度;预测现金收支可行程度;临时融资能力
投机性
抓住突然出现的获利机会
目标余额的确定
成本模型
成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
与现金持有量关系:正比例,无明显比例关系(固定成本),负相关
决策原则:三项成本之和最小
图析法结论:机会成本与短缺成本最低,相关总成本最低
存货模型
成本:机会成本,交易成本
与现金持有量关系:正比例,反比例
图析法结论:机会成本与证券变现的交易成本相等,相关总成本最低
计算公式
机会成本=平均现金持有量*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率=C/2*K
交易成本=交易次数*每次交易成本=T/C*F
最佳现金持有量C*=SQT(2*T*F/K)
最小相关总成本TC=SQT(2*T*F*K)
随机模型
成本:机会成本,交易成本
与现金持有量关系:正方向,反方向
基本原理:现金持有量控制在上下限之内
计算公式
最低控制线L的确定:风险程度,借款能力,日常所需,银行的补偿性余额
回归线R计算公式:R=(3b*$/4i)power(1/3)+L; b:证券与现金转换成本,$:每日现金变动标准差,i:每日现金机会成本
最高控制线:H=3R-2L
特点:比较保守
管理模式
收支两条线
目的
现金 集中管理,减少现金持有成本
高效价值化管理 提高效益
内容
流向
设立两个账户(收入和支出户)
收入现金进行收入户
货币性支出 支出户支付 严禁坐支现金
流量
加快结算速度
动态 现金流量预算 资金收支计划 精确调度
以收定支 最低限额资金占用
流程: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
账户管理,货币资金安全性
收入资金管理与控制
支出资金管理与控制
资金内部结算与信贷管理控制
收支两条线组织保障
集团企业资金集中
概念与内容
概念:司库制度 总部统一
内容:资金集中,内部结算,融资管理,外汇管理,支付管理
现行模式
统收统支
含义:总部集中
优点:集团全面收支平衡
缺点:积极性低,效率低,工作量大
适用范围:小规模企业
拨付备用金
含义:集团统拨
特点:灵活性
适用范围:经营规模小
结算中心
含义:集团内部设立
特点:集团发展到一定阶段
内部银行
含义:社会银行 将企业管理,金融信贷,财务管理 融为一体
适用范围:具有较多责任中心
财务公司
含义:非银行金融机构
特点:独立财权,自行经营自身现金 集团经营者 不直接干预子公司现金使用和取得
适用范围:集团发展到一定水平,需要经人行审核批准后设立
收支日常管理
现金周转期
含义:介于 支付与收到现金之间的时间段
内容
存货周转期:原材料转化为产成品时间
应收账款周转期:应收账款到收回现金的时间
应付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到偿还现金的时间
计算公式
经营周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
现金周转期=经营周期-应付账款周转期
存货周转期=存货平均余额/每天的销货成本
应收账款周转期: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每天的销货收入
应付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平均余额/每天的购货成本
收款管理
收款系统:高效 使收款成本和收款浮动期达到最小
成本
浮动期成本 (机会成本)
管理费用
第三方处理或清算费用
浮动期:支付到收款的时间 纸基支付工具导致
邮寄:寄出到收到
处理:处理支票到收回
结算:银行支票结算
收款方式改善:电子支付优点
结算时间与资金可用性可预计
支付灵活性 不受干扰
汇款信息与支付同时传送 容易更新
减少浮动期 降低成本 过程易控 提高预测精度
付款管理
使用现金浮游量:企业账户上的现金余额和银行账户上的企业存款余额之间的差额
推迟应付款支付:不影响信誉情况下 利用信用优惠
汇票代替支票:承兑汇票不是见票即付
改进员工工资支付模式:设立工资账户 通过银行支付
透支:支票金额大于活期余额
争取现金流出与流入同步:降低交易性现金余额
使用零余额账户:与银行合作 主账户保持安全储备 子账户不需要安全储备
s7.3应收账款管理
功能与成本
功能:增加销售,减少存货
成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坏账成本
信用政策
主要内容
信用标准:坏账损失率 判别
信用条件:信用期间,折扣期限,现金折扣
收账政策:信用条件违反时 收款策略
信用标准确定:5C
定性分析
品质:最主要因素
能力:经营能力
资本:短期和长期内可供使用的财务资源
抵押:债务担保 资产或其他担保物
条件 :经济环境
定量分析
流动性和营运资本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 对负债总额比率 短期偿债能力比率
债务管理和支付比率:利息保障倍数,长期债务对资本比率,带息债务对资产总额比率,负债总额对资产总额比率 长期偿债能力比率
盈利能力指标:销售回报率,总资产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
信用政策决策
总额分析法
计算盈利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计算成本
占用资金应计利息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计利息=应收账款*资本成本 其中: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变动成本率=日赊销额*信用期间或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
存货占用资金应计利息=存货占用资金*资本成本 其中:存货占用资金=存货平均余额
应付账款占用资金应计利息=应付账款占用资金*资本成本 其中:应付账款占用资金=应付账款平均余额
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
(提供现金折扣时)折扣成本=赊销额*折扣率*享受折扣的客户比率
计算税前损益=盈利-成本费用
决策原则:税前损益最大为最优
差量分析法
计算盈利的增加 =增加的销售收入-增加的变动成本-增加的固定成本 =增加的边际贡献-增加的固定成本=销售量的增加*单位边际贡献-增加的固定成本 其中:增加的边际贡献=增加的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
计算成本的增加
占用资金应计利息的增加
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的增加
(提供现金折扣时)折扣成本的增加
计算增加的税前损益=盈利增加-成本费用增加
决策原则:增加的税前损益大于0,可以改变
监控
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平均日销售额 平均逾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平均信用期天数
账龄分析表:总额/顾客分析 逾期时间与收回可能性成反比
账户余额的模式:一定期间赊销额 发生当月月末及随后各月未偿还百分比
ABC分析法:抓重点,照顾一般
A类客户:逾期金额比重大 重点催收或法律解决
B类客户:逾期金额比重居中 信函,电话催收
C类客户:逾期金额比重小 通知付款
日常管理
调查客户信用
直接
直接接触 当面采访,询问,观看
优点:资料收集准确及时 局限:合作较难
间接:原始记录和核算材料 加工整理
评估客户信用:5C系统评价
收账的日常管理:争取按期收回 总成本最小化原则
应收账款保理
含义:满足一定条件 转让给保理商
种类
有追索权(非买断型):保理商具有全部"追索权"
无追索权(买断型):保理商承担全部收款风险
明保理:保理商,供应商,购货商签订三方合同
暗保理:不将债权转让情况通知客户
折扣保理:融资保理 保理商预付给销售商 不超70%-90%
到期保理:届时不管货款是否收到 必须向销售商支付
作用
融资:抵押借款
减轻管理负担 :保理业务 市场分工
减少坏账 降低经营风险
改善企业财务结构:增强流动性 提高偿债能力
S7.4存货管理
目标
保证生产
有利销售
便于维持均衡生产 降低产品成本
降低存货取得成本
防止意外
成本:持有成本
取得成本
订货成本
固定 与订货次数无关
变动 与订货次数相关:年订货次数*每次订货成本
购置成本 =年需要量*单价
储存成本
固定 与存货占用量无关
变动 与存货占用量相关=年平均库存量*单位存货的年变动储存成本 注:变动储存成本与存货数量有关 如存货资金应计利息 ,破损和变质损失,保险费用
缺货成本
最优量确定
经济订货基本模型
概念:存货总成本最低 进货批量
假设条件 及基本公式
假设
总需求量已知常数
订货提前期是常数
货物 一次性入库
单位货物成本是常数 无批量折扣
库存储存成本 与 库存水平 线性关系
货物独立需求 不受其他货物影响
不允许缺货 无缺货成本 TC=0
基本公式
经济订货批量:EOQ=SQT(2KD/KC)
与批量相关的存货总成本 =变动订货成本+变动储存成本 TC(EOQ)=K*D/Q+Q/2*KC TC(EOQ)=SQT(2KDKC)
最佳订货次数(N*)=D/EOQ
最佳订货周期(T*)=360/N*
经济订货基本模型扩展
再订货点
再订货点R 企业再次发出订货单时应保持的存货库存量 R=L*d=平均交货时间*每日平均需用量
提前订货对经济订货量无影响 相关公式与基本模型一样
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模型
设每日送货量为p,存货每日耗用量为d
经济订货批量:EOQ=SQT(2KD/KC)*p/(p-d)
与批量相关的存货总成本 =变动订货成本+变动储存成本 TC(EOQ)=SQT(2KDKC)*(1-d/p)
最佳订货次数(N*)=D/EOQ
最佳订货周期(T*)=360/N*
保险储备
含义:交货期内 需求量增大 交货时间延误 发生缺货 防止由此造成损失 多储备的存货
再订货点=预计交货期内的需求+保险储备 =平均交货时间*每日平均需用量+保险储备=L*d+B
总成本 =缺货损失+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 =每年订货次数*缺货数量*缺货概率*单位缺货损失 +保险储备量*单位存货的年变动储存成本
确定原则 :最佳的保险储备应该是使缺货损失和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之和达到最低
控制系统
ABC控制系统
A类
特征:金额巨大 品种数量少
分类标准
存货价值/资金占用:大
存货品种数量 :少
管理方法:重点控制 严格管理
B类
特征:金额一般 品种数量多
分类标准
存货价值/资金占用:中
存货品种数量 :中
管理方法:重视程度 降低 一般管理
C类
特征:金额小 品种数量多
分类标准
存货价值/资金占用:小
存货品种数量 :多
管理方法:重视程度 降低 一般管理
适时制库存控制系统(零库存管理 看板管理系统)
基本原理:制造商与供应商协调 制造商需要原料时 供应商送来 产品生产出来 客户拉走
优点:降低库存成本
缺点:需要 标准生产程序 诚信供应商 注:经营风险大
s7.5流动负债管理
短期借款
借款分类
目的和用途:生产周转,临时, 结算,票据贴现
偿还方式 :一次性,分期
利息支付方式 :收款法,贴现法,加息法
有无担保 :抵押,信用
信用条件
信贷额度:借款最高限额 有效期限 通常1年 注:无法律效应
周转信贷协定:具有法律义务地承诺 注:有法律效应,贷款限额未使用部分 企业需要支付承诺费
补偿性余额:最低存款余额 注:提高了借款的实际利率
借款抵押:抵押品担保 注:抵押品面值30%-90%
偿还条件 :一次或等额偿还 注:等额偿还会 提高借款实际年利率
其他承诺:银行要求
成本
付息方式
收款法(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到期时向银行支付利息
贴现法:折价法 先从本金中扣除利息部分,到期时偿还全部贷款本金
加息法:发放分期等额偿还贷款时
实际利率计算=年实际支付利息/实际可用借款额
补偿性余额
实际利率=贷款额*名义利率 /【贷款额*(1-补偿性余额比例)】 =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例)
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
收款法(利随本清法)
实际利率=贷款额*名义利率 /贷款额 =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
贴现法
实际利率=贷款额*名义利率 /【贷款额*(1-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1-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
加息法(分期等额偿还本息)
实际利率≈贷款额*名义利率 /【贷款额/2)】 =2*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
短期融资券
含义:企业发行 无担保短期本票 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和交易 一定期限本付息 筹措短期(1年内)资金直接融资方式
种类
发行人
金融企业
非金融企业
发行方式
经纪人承销
直接销售
我国发行条件
发行人为非金融企业
发行和交易对象: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不向社会公众发行和交易)
不能自行销售 要委托金融机构承销 (间接承销方式)
实名记账
发行利率,发行价格,所涉费率 以市场化方式确定
优缺点
优点
筹资成本低
筹资数额大
缺点:发行条件严格
商业信用
概念:企业交易中 延期付款或预收货款 企业之间直接信用行为
形式
应付账款
含义:供应商对企业 商业信用
决策指标 :放弃折扣信用成本率=现金折扣百分比/(1-现金折扣百分比)*360天/(付款期-折扣期)
决策原则
放弃折扣信用成本率>短期借款率 选择享受折扣
放弃折扣信用成本率<短期借款率 放弃折扣
应付票据:商业汇票结算
预收货款:发货前 预先收款
应计未付款:生产经营 利润分配 计提未支付 包括 应付职工薪酬 ,应缴税金,应付利润 ,应付股利
优缺点
优点
容易获得
较大机动权
一般不用担保
缺点
筹资成本高
容易恶化信用水平
受外部环境影响大
流动负债的利弊
经营优势:容易获得 灵活性 有效为季节性融资 比长期借款 更少约束条款
经营劣势 :需要 持续重新 安排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