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接入网技术概念
接入网技术概念 思维导图,接入网发展历史:1975 英国电信 首次提出接入网概念;1995 ITU-T 发布第一个接入网标准G.902;2000年 ITU-T 发布第二个接入网标准Y.1231
第5章-模拟信号的数字化的思维导图,模拟信号要实现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传输,必须的基础技术是模拟信号数字化。
第9-10章内容同步与最佳接收的思维导图,同步是指通信系统的收发双方在时间上步调一致,二进制确知信号最佳接收机结构。
第4章-模拟调制的思维导图,调制就是按调制信号(原始基带信号)的变化规律去改变载波某些参数,作用有:进行频率变换,……;实现信道多路复用,提高信道利用率;改善信号传输性能,如提高抗干扰能力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接入网技术概念
接入网的基本概念
接入网AN概述
接入网定义
接入网特点
接入网发展历史:1975 英国电信 首次提出接入网概念;1995 ITU-T 发布第一个接入网标准G.902;2000年 ITU-T 发布第二个接入网标准Y.1231
接入网的体系结构
电信接入网体系-G.902
接入网的界定
用户接口UNI:连接用户与AN之间的接口
业务节点接口SNI:连接业务节点与AN的接口;Z接口、ATM接口、V接口等
电信管理接口Q3:TMN(电信管理网)通过Q3接口实施对AN的管理与协调
用户端口功能的管理
业务端口功能的管理
运送功能的管理
接入网的组成:线缆装备、传输设施等实体构成的一个实施系统
接入网目的:为承载电信业务提供传输能力;电信业务是SNI和每一与之关联UNI之间提供
接入网的管理:经由Q3进行配置和管理;
接入网不解释用户信令:SNI UNI具有静态关联;用户不能通过命令自动接入不同业务节点
接入网在电信网中的位置:连接CN(核心网)与CPN(用户驻地网)的桥梁
电信接入网的物理参考模型:引入线、配线段、馈线段
接入网拓扑结构:星型(性能低、成本低)、双星型()、总线~、环形~、树型~
接入网分层模型
电路层CL:电路层接入点之间信息的承载模式,直接为用户提供通信服务 eg:电路模式、分组~、帧中继~、ATM~
传输通道层TP:通道层接入点之间信息的传递方式,为电路层提供透明通道,支持一个或多个电路层网络
传输介质层TM
接入网的传送网
接入网的功能结构
用户口功能UPF:特定UNI的要求与核心功能和管理功能相适配
业务口功能SPF:将特定SNI规定的要求与公共承载通路相适配
核心功能CF:个别用户承载通路或业务口承载通路的要求与公用传送承载通路相适配
传送功能TF:为接入网中不同地点之间公用承载通路的传送提供通道;为所用传输媒介提供媒介适配功能
接入网系统管理功能AN-SMF:协调上述4个功能的指配、操作和维护;协调用户终端与业务终端。
IP接入网体系-Y.1231
IP接入网是在IP用户和IP业务提供者之间提供所需的对IP业务的接入能力的网络实体的实现。
IP接入网的参考模型:接入网传输功能、IP接入功能、IP接入网系统管理
IP接入网的三大功能
运送功能:承载并传送IP业务
接入功能
对用户进行控制和管理,具体如下:
AAA管理:认证、授权、记账
QoS管理
安全管理
系统管理功能:系统配置、监控、管理
IP接入网功能与特点
用户动态选择不同的IP服务提供者
为接入用户动态分配IP地址
实现网络地址转换(NAT)
数据加密
用户接入管理
IP接入网的典型模型
G.902与Y.1231比较
定义上
G.902定义SNI与对应UNI之间的承载电信业务能力的实体
Y.1231定义IP用户和IP业务提供者之间的承载IP业务能力的实体
定界与接口
G.902建议由UNI SNI Q3接口界定
Y.1231建议的接口抽象为统一的接口RP
功能
G.902:复用、连接、运送、无交换、无计费;不解释用户信令,UNI SNI 只能静态关联,用户不能动态选择SN
Y.1231“复用、连接、运送、交换和计费;解释用户信令,IP用户可以自己动态选择IP服务提供者
接入网、核心网与业务提供者的关系
G.902:AN与CN相互独立;CN与业务绑定,不利于更多IP服务提供者参与
G.902:AN与CN相互独立;CN与业务绑定
Y,1231:AN CN 业务提供者 完全独立;更多业务提供者参与;用户可以提供IP接入网获得更多IP服务
接入管理
结论
接入网技术的分类
有线接入网
光纤接入网
铜绞接入网
混合接入网
无线接入网
固定无线接入网
移动接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