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二战以来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思维导图
二战以来苏美格局的形成到新兴力量的崛起演变成三足鼎立和多极化趋势加强形成第三世界。
气场在生活中很常见,然而想拥有强大的气场必须要有长期的信念。本图包含气场、高速运转的大脑、身体气场、语气气场呼吸、心灵气场等内容。
高中历史知识:当代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思维导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二战以来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一、两极格局形成 (美苏争锋)
1、原因
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世界大国力量对比的变化,是两极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
美苏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矛盾加剧
2、过程
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揭开"冷战"序幕
政治对抗∶
1947年,英国杜鲁门主义,内容、影响同年,苏联成立"情报局"
经济对抗∶
1947年,英国马歇尔计划,目的、影响
1949 年,苏联成立"经互会"
军事对抗:
1949 年,"北约"
性质、影响
1955 年,苏联"华约"
3、影响
消极影响
导致一些国家分裂;德国和朝鲜
军备竞赛加剧
冷战与热战交织
积极影响
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存,推动了世界整体发展
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二、新兴力量崛起 (多极化趋势)
1、欧洲一体化
背景
两极格局下,西欧受到美国控制和苏联威胁
工业生产恢复战前水平,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经济基础,传统文化等相近
吸取战争的教训,法德的推动
过程
欧共体成立
1951年4月18日在法国巴黎签订了为期50年的《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又称《巴黎条约》)
1957年6国又在罗马签订了无限期的《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为《罗马条约》,根据条约创建了欧洲经济共同体(EEC)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EAEC,或EURATOM)
1965年4月8日,6国签订了《关于建立欧洲共同体单一理事会和单一委员会的条约》(即《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煤钢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和经济共同体三个组织所属的主要机构合并,总称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布鲁塞尔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
政治一体化
九十年代,欧盟成立和欧元启用一体化加快
意义
经济上
强化了欧洲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增强了欧盟对外的经济竞争力,提高国际经济合作水平,使国际经济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政治上
增强了欧盟各国在世界中的影响了,强化了世界多样化趋势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抑制美国搞单极世界图谋
文化上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经济联系的密切使得欧盟各国文化上相互交融,有利于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安全上
强化了欧洲各国经济联系,使欧洲各国经济相互融合和渗透,总体看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但可能同时也可能增加了各国经济的风险
影响
欧盟的成立对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与美国相抗衡
2、日本的兴起
原因
国民经济非军事化,经济立国方针
美国对日本的扶持
重视教育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发展高科技产业
表现
新民族主义兴起
美化侵略历史、鼓吹皇国史观、放弃和平宪法和拒绝国外批评
资本主义经济世界三分天下的鼎足局面形成,导致美国一统资本主义世界,称霸全球的野心难以实现
3、中国的和平崛起历程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为中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1956年,对社会主义的改造取得胜利,使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进行三大改造的同时,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我国的崛起提供了制度保障
从1956年起,我国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期间既取得巨大的成就,也多有失误
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真正实现了和平崛起
4、不结盟运动;诞生标志、内容、意义
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共处、非集团政策,逐渐成为世界舞台上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
两极格局解体和 多极化趋势加强
两极格局解体的标志;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多极化趋势加强
鼎足之势话西方
美国唯一的超级大国
欧盟实力增强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走出低谷的俄罗斯
风云际会看东方∶第三世界和中国
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一超多强”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因为各种力量的平衡和制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安全
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有利于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力量机制
加速了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