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终身成长》简介及精华解读
这是一本影响美国一代人的心理励志之作,被无数次引用的成功学观点。美国心理畅销书在榜10年,《时代周刊》《早安美国》《华尔街日报》热赞,比尔·盖茨撰文推荐。
编辑于2021-01-13 15:28:41创业不应该是件高风险的事,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不是敢于冒险,而是善于控制风险。樊登老师通过实践及大量案例,总结了成功创业的6大心法,手把手传授如何低风险创业。
它浓缩了日野原重明先生105年的人生感悟,他讲述生命、爱、死亡,讲述孤独、疾病、朋友、亲人……令人感动,也给予人智慧。
该书内容深入浅出,在情商销售理论的基础上,将经典案例与操作方法相结合,揭示了情商对销售工作的影响和作用,强调情商软技巧的重要性。本书从销售员及销售行业中常见的困境入手,以事例做对比将销售困境出现的原因进行深刻剖析,并结合各销售问题给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法,让读者看清销售误区,从自身情绪管控入手,改变目前的销售现状,成就销售辉煌。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创业不应该是件高风险的事,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不是敢于冒险,而是善于控制风险。樊登老师通过实践及大量案例,总结了成功创业的6大心法,手把手传授如何低风险创业。
它浓缩了日野原重明先生105年的人生感悟,他讲述生命、爱、死亡,讲述孤独、疾病、朋友、亲人……令人感动,也给予人智慧。
该书内容深入浅出,在情商销售理论的基础上,将经典案例与操作方法相结合,揭示了情商对销售工作的影响和作用,强调情商软技巧的重要性。本书从销售员及销售行业中常见的困境入手,以事例做对比将销售困境出现的原因进行深刻剖析,并结合各销售问题给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法,让读者看清销售误区,从自身情绪管控入手,改变目前的销售现状,成就销售辉煌。

作者简介
[美]卡罗尔·德韦克 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研究者,哥伦比亚大学威廉·兰斯福德心理学教授,斯坦福大学行为心理学教授。其研究成果获得了广泛赞誉,著作《自我理论:动机、人格和发展的角色》被世界教育协会评选为年度好书。
目录
一、人的两种思维模式 二、两种思维模式的区别 三、能力和成就的真相 四、思维模式在不同领域的体现 五、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
一、人的两种思维模式
1.固定型思维模式
认为人的才能一成不变。这让人们时刻想证明自己的智力、个性和特征。他们会把发生的事当作衡量能力和价值的直接标尺。
2.成长型思维模式
认为人的能力可以努力培养。虽然人的先天才能、资质、性格各有不同,但都可以通过努力和经历来改变。
二、两种思维模式的区别
1.对自身评价的准确度不同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对自己能力的评估非好即坏,所以难免失真。他们的评估结果,有些被夸大,有些很模糊。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相信能力可以培养,所以对自己的现有水平,他们能以开放的心态评估。同时,由于以学习为目标,他们也需要对自己的现有水平有一个准确的评估。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2.对成功的看法不同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希望确保自己的成功。他们认为聪明人应该永远是成功的。这让他们极力掩饰不足,最后变成不爱学习的人。 对成长型思维模式者来说,成功意味着拓展自己的能力。而这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实现。
3.对失败的看法不同
在固定型思维模式者看来,如果他在某件事中失败了,他就成了失败者。在这里,他们的失败,从一种行为转变成了一种身份。 在成长型思维模式者看来,即便失败是痛苦的,但它不能对你下定义。它只是一个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而且,我们还能从中学习和受益。有如今年解读的第一本书《反脆弱》所说,从失败和挫折里受益,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4.对努力的看法不同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认为,只有无能的人才需要努力。如果你需要为某件事付出努力,说明你不擅长做这件事。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觉得,天才也需要努力才能成功。他们欣赏天赋,更崇尚努力。
5.脑波不同
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脑波研究室,两种思维模式的人进行了一项测试。他们在回答问题,并得到反馈时,脑波显示出不同的反映。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只对反映其能力高低的反馈有兴趣。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答案的对错上,他们对帮助学习的信息没有兴趣。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则高度关注提高知识水平的信息。对他们来说,学习才是第一要务。
三、能力和成就的真相
1.固定型思维模式限制人的成就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不屑于努力,不注重学习方法,把他人当成审判者而不是同伴。这将阻碍他们取得成就和获得成长。
2.成长型思维模式帮助人们发展能力、取得成就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能明确目标,不断优化学习方法,并乐于向同伴学习。这将帮助他们提升能力和取得成绩。在学习方法上,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学生像吸尘器一样,试图背下所有东西。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学生,则注重学习方法,善于寻找学习规律,并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四、思维模式在不同领域的体现
1.体育:冠军的思维模式
在体育界,很多人都相信天赋。他们会说,某某天生就是个运动员,所以他才能取得辉煌。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身高仅有1.6米的蒂尼·博格斯在NBA打球;独臂棒球运动员皮特·格雷,打入了大联盟;姿势不够协调的本·霍根,成为了最优秀的高尔夫运动员之一;威尔玛·鲁道夫,这个被称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女人”,她的一条腿曾经接近瘫痪……这些运动员都以出色的表现,打破了天才的神话。 那么是什么让这些平凡,甚至先天不足的运动员收获成功呢?相关研究表明: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认为,成功来源于学习、努力和自我提高。这也是冠军运动员的共性。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认为,挫折能给人以动力、经验和教训,让你变得更好。 在体育界,成长型思维模式者,掌控自己走向成功和保持成功的过程。 总之,冠军思维模式,就是相信成功可以通过努力争取的成长型思维。
2.商业:思维模式和领导力
领导力与固定型思维模式
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领导者,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只关心个人是否伟大。 在管理上,他们无心建立卓越的团队,固执地认为天才不需要好团队。 在地位上,他们想成为企业中唯一重要的人,这样才能突显自己高人一等。 在表现上,他们急于展示自己的优越,甚至利用下属来证明。 如果他们在团队中无路可走,就容易陷入这样的心态:有什么比你离开公司后,它就四分五裂更能证明你的伟大呢?
领导力与成长型思维模式
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说过,他希望自己的墓志铭是:长眠于此的人,能把比他更优秀的人才招至麾下。 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领导者,他们的世界里充满了明亮、包容和正能量。无论看待自己或他人,他们都相信人具有发展潜能。对他们而言,经营公司不是为了突显优越,而是为了促进自己、员工和整个企业的成长。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领导者,总是追求证明自己、强调“我”,而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领导者则更重视“我们”。
3.人际关系:人们相处的思维模式
爱情关系中的思维模式
恋爱关系中,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认为一切都可以培养。他们相信健康长久的两性关系,需要彼此磨合,共同努力。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认为,爱情是理想的,是完美和永恒的和谐相处。就像童话那样,王子公主过上幸福的生活,一切都是注定。在两人相处中,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主要有两个问题。 一是,他们觉得,如果爱情需要努力,说明它不属于自己。他们希望两个人心有灵犀、意见统一,所有的事都能自动发生。他们认为,伴侣之间的相互支撑、共同解决问题都是不靠谱的。 二是,他们认为,问题意味着性格缺陷。当两人发生冲突时,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会选择责备。有时他们会责备自己,但大多时候他们会责备对方性格有缺陷。他们觉得这些性格缺陷无法改变,两人之间的问题也无法解决。 而对于成长型思维模式者来说,即便两人发生冲突,他们也仍旧相信彼此的关系是良好的。
社交中的思维模式
珍妮弗·比尔做了一项社交研究。在数百人中,她先测量了他们的思维模式,评估他们的害羞程度。接着再观察他们相互结识的情况。 比尔发现,固定型思维模式会防碍人们社交。在社交中,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更容易害羞。一来他们在意他人的评价,因此容易焦虑和怀疑自己。二来,他们不愿意和比自己强的人接触,害怕自己在交往中出错。 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在社交中也会害羞,但不会受到影响。他们会很快渐入佳境,与人产生良好的互动。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把社交当作一种挑战,他们拥抱挑战。而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则害怕冒险。
4.教育:思维模式和教育
父母教育孩子的思维模式
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父母,不在乎孩子的兴趣和潜能,只要求孩子达成他们所期望的成就。否则,孩子在他们眼中,好像失去了该有的价值。 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父母,不仅会给孩子设定一个奋斗目标,还会给孩子成长的空间。他们尊重孩子的兴趣,重视孩子拥有完整的人格,鼓励孩子以自己的方式活得更好。而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父母可能不知道,他们的教育方式,给孩子带来了怎样的伤害和影响。
老师教育孩子的思维模式
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老师,会营造一种充满评判色彩的学习氛围。他们会根据学生一开始的表现,判定哪个聪明,哪个笨。接着,他们就轻易放弃那些“笨”学生。这些老师认为“笨”学生不是自己的责任,他们无法改变学生的智力水平。 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老师,会创建一个充满信任、没有评判的学习氛围。他们注重怎么教会学生,而不是刻板地评判学生。他们致力于教会学生热爱学习、教会学生自学和思考。就算学生当下水平不足,他们也会指导学生如何缩小差距。
五、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
1.如何将成长型思维模式传授给他人
怎样教养孩子,一直是社会热点。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那么,家长或老师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掌握称赞的方法
称赞孩子的方式,将塑造他们的思维模式。对的称赞方式,不是去夸奖孩子的能力,而是去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不是夸他们聪明,而是要肯定他们付出的努力。比如这样夸奖:“你的进步说明你真的很努力。你反复复习,划出重点,一遍遍做测试。你的方法确实奏效了。”
正确面对孩子遇到的挫折
当孩子遭遇挫折时,父母表现得焦虑、表现得非常关注他们的个人能力,或者试图掩盖失败,都是不可取的。这些都容易让孩子形成固定型思维模式。父母应该对挫折表现出兴趣,引导孩子面对和处理挫折,把挫折视作学习的好机会。
重视孩子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在教学中,老师需要关注孩子对知识的深入理解,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相关研究表明,如果老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他们会更相信能力是可以发展的。
2.通往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四个步骤
接受
每个人都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和固定型思维模式的混合体。对固定型思维模式,我们不必感到羞愧。我们首先得承认它、面对它、接受它。
观察
其次,我们得知道是什么引发了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它什么时候会出现?比如,有的人是在面临挑战时,有的人是在努力过程中受挫时。你可以想一想:最近一次你的固定型思维因为什么而引发?当时你有怎样的感觉?它对你说了什么?最后导致你做出了什么决定,或者付诸了哪些行动? 观察你的固定型思维人格,明确它出现的原因。
命名
第三步,给自己的固定型思维人格取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可以和生活中的某个人同名,可以是一本书名、一个电影人物名。当然,也可以是你不喜欢的一个名字,用它警醒自己。
教育
了解了引发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原因,和它带来的不良影响。接着,我们要教育自己的固定型思维人格。 当它出现并阻碍你时,你得学会和它沟通。你需要向它说明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让它和你一起踏上行动的旅程。 当你遇到挫折、压力时,它又会出现。这时,你需要告诉它,你将怎样计划从挫折中锻炼和成长。 事实上,固定型思维模式是为了保护你,让你感到安全。但它的方法却做不到这一点。所以,用成长型思维模式和它沟通,教育它,它就能支持和帮助你。
结语
改变是不易的,有些想法、观念、认知已在我们的大脑中运行了很多年。 改变是痛苦的,我们得和自己的局限、脆弱、恐惧,以及未知作斗争。 但正如作者所说,改变也许艰难,却从未有人说过不值得。 何况,你我都是对自己有要求的人,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