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五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五提纲,供备课、复习参考,原创内容。
费曼学习法学习笔记,学以致用;重要的是体系,而不是碎片。短视频等碎片无法替代真正行之有效的结构化、体现化的学习
养成早起的习惯;开启美丽新篇章,准备充足?失败原因有哪些?如何远离诱惑?以及后续调整都可以绘制出来。
本图介绍了思维导图的优势;如何建构和评价自己的思维导图,希望这份脑图会对你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50年代)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提出1953
背景:朝鲜停战,国际局势缓和;国内即将展开大规模经济建设创建和平国际环境,中国政府展开主动姿态
1953会见印度代表团首次提出,1954会见印度、缅甸修改
子主题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意义:在国际上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实践
日内瓦会议 (1954)
地位: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与的重要国际会议
会议要点: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缅甸泰国等地)问题
万隆会议 (1955)
地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与的亚非国际会议 地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缓和矛盾。 同:共同被殖民的经历、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亚非国家的发展 异: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万隆精神
外交关系的突破 (70年代)
重返联合国 (1971)
原因: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独立后的支持;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意义: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个重大胜利,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美关系正常化 (核心)
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苏关系的破裂; 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美苏争霸美国处守势
过程: 1971乒乓外交,打开中美两国交往大门 1971基辛格访华宣布尼克松将访华 1972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中美联合公报》,标志中美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8中美《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1979.1.1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中日关系正常化 (1972)
原因: 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 日本舆论的强烈要求和友好政党人士的推动
过程:1972日本田中角荣访华签《中日联合声明》
意义: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对于两国关系和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都有重要意义
新时期外交政策和成就 (1978-)
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不结盟
背景:邓小平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论断
成就
2001中国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上海合作组织 (上合组织)
1996年“上海五国机制”
2001发展为上海合作组织 (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
意义: 丰富了中俄创始的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 提供了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对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