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五章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第五节~第八节
心理咨询师备考资料--第五章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第五节~第八节,本图纯手打,感谢大家支持,多多关注哦~
这是一篇关于心理学人物(二)思维导图,心理咨询师,包含社会心理学领域、心理测量领域等。
这是一篇关于心理学人物思维导图,心理咨询师考试,包含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认知心理学等。
心理咨询师备考资料,第十章 心理咨询专业伦理,伦理: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社会关系时的道理、规律和准则。感谢大家支持,多多关注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第五章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第五节~第八节
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认定心理健康的标志: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许又新】 用三类标准衡量心理健康
体验标准: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的状况
操作标准: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效率。
发展标准:对人的心理发展状况进行纵向考察与分析
口诀记忆:体操发展
【郭念锋】心理健康水平的十标准
心理活动强度:对突然的强大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
心理活动耐受力:长期经受慢性的、长期的精神刺激的能力
周期节律性: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自己的节律性
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品质的好坏为客观指标
暗示性:被周围环境的无关因素引起情绪和思维的波动
康复能力: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
心理自控力:对情绪、思维和行为的自控程度
自信心:正确自我认知的能力,正确估计自己的应付能力
社会交往:一个人能否正常与人交往
环境适应能力:当生活环境条件突然变化时,采取各种措施,使自身和环境达到新的平衡
正常与异常的区分:三原则,四标准
心理正常:具备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或者说是不包含有精神障碍症状的心理活动
心理不正常(心理异常):是指有典型精神障碍症状的心理活动
心理咨询师→鉴别并及时转诊,精神病学→治疗 心理咨询的主要工作对象是心理不健康状态
健康心理
从静态的角度看:是一种心理状态在某一时段内展现着自身的正常功能 从动态的角度看:围绕某一群体的心理健康常模,在一定(两个标准差)范围内不断上下波动的相对平衡过程
第六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
心理健康咨询的主要工作对象是心理不健康的各类状态,而不是各类异常心理状态
心理不健康状态可包含三个类型: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一般心理问题的特点:近期发生、原因明确、反应不强
分化和泛化的区别
刺激泛化:人和动物对相似刺激做出了相同的反应,把两种相似的刺激混淆了,无法区分 刺激分化:能区分相似刺激,从而作出不同的反应
第七节 关于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是“保健、诊病、防病和治病的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侧重于研究伤害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理活动
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
疾病患者的心理学问题(有病)
躯体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 (治病)
促进和维护健康的心理学问题(没病)
促进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政策的制定(预防)
三“问题”和一“制定”
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的态度发生改变;把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自身的体验和感觉上;情绪低落;时间感觉发生变化;精神偏离日常状态
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
第一单元 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
压力的定义
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
压力源是现实生活要求人们去适应的事件【漠不关心的心态不会产生压力体验】
压力反应包括主体觉察到压力源后,出现的心理、生理和行为反应 人的内心冲突及与之相伴随的情绪体验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压力
压力源的种类
生物性压力源
一组直接影响主体生存与种族延续的事件
躯体创伤或疾病、饥饿、性剥夺、睡眠剥夺、噪音、气温变化等
健康心理内涵:涵盖着一切有利于个体生存发展和稳定生活质量的心理活动
精神性压力源
一组直接影响主体正常精神需求的内在和外在事件
错误的认知结构、个体不良经验、道德冲突等
社会环境性压力源
一组直接影响主体社会需求的事件
由自身状况造成的人际适应问题,恐人症、社会交往不良
社会性压力源又可分为两类:纯社会性的社会环境性压力源,自身状况造成的人际适应问题等社会环境性压力源【重要人际关系破裂】
压力源的测评
社会再适应量表
测量重大生活事件
得分高者,较易患心脏病、骨质疏松、糖尿病和精神障碍等
该量表有局限性
日常生活中小困扰的测量
健康状况与小困扰出现的频率和强度有关
日常小压力比主要的生活改变更能预测健康
知觉压力的测评
知觉压力是个体意识到现实生活提出的并超出个人能力的事件
【勒温和米勒】压力的内省体验
双趋冲突:两件有强烈吸引力,又互不相容的事物出现时
趋避冲突:一个有吸引力的目标,但达到该目标却有极大危险
双避冲突:一个人面临两种不利的情景时
双重趋避冲突:由两种可能的选择引起,两种选择都是既有利又有弊时
第二单元 压力的适应
压力的种类
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某一时间段内经历某一件事情,后效不完全是负面的
叠加性压力
同时性叠加压力 (四面楚歌)
继时性叠加压力 (祸不单行)
破坏性压力:飞来横祸、“战场疲劳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灾难征候群” 破坏性压力可造成→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灾难征候群”(强大的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
惊吓期:对创伤和灾难丧失知觉失,“失魂落魄”,事情过后,往往对事件不能回忆
恢复期: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逢人就说自己的遭遇
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
【塞利】压力的适应的三个阶段,统称一般适应征候群
警觉阶段:发现了事件并引起警觉,同时准备战斗
搏斗阶段:全力投入对事件的应对,或消除压力、或适应压力,抑或退却,个体变得敏感、脆弱 【情绪压抑不住,引发个体强烈情绪反应→非常的敏感】
衰竭阶段:此阶段消耗大量的生理和心理资源,最后“筋疲力尽”【疾病和死亡的发生都是可能的】
第三单元 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
压力如何造成临床症状:体质、压力论;器官敏感论
从压力源到临床相的逻辑过程
对压力的响应阶段
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过程 个体对事件的实际反应取决于经过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后,压力的( 相对强度)
认知系统的作用:认知、评估作用,调节控制作用 人格【外控型人格(外力,认为命运主宰人的生活)、内控型人格】
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亲密的和可信任的关系是压力的有效缓冲器
生物调节系统的作用:功能状态好,可以防止或降低应激后果的躯体化症状 生物调节系统作为压力的中介系统,最主要的免疫系统
压力作用于个体后会经过(认知、社会支持、免疫 )系统的增益或消解
压力造成的临床相
及时型的症状:响应压力后,经过中介系统的处理,迅速表现出的临床症状
滞后型的症状:压力在中介系统中进行处理时,认知系统对事件的性质和意义评估比较模糊,于是作为潜在的模糊观念积存起来,类似事件出现时,积存的模糊观念被激活并赋予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