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思维导图
听鲁迅谈“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先生作这篇文章的本意是想研究怎样改革家庭;又因为中国亲权重,父权更重,所以尤想对于从来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父子问题,发表一点意见。总而言之:只是革命要革到老子身上罢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题目原由
第一“我们怎样做父亲”
1.站住上风
祖父子孙不是固定不变的
我们若不是现任之父,也会是将来之父
2.免得圣人之徒听了害怕
圣人之徒
伦常
他们以为
父对于子有绝对的威严
真实意义
我国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封建时代称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关系为五伦,认为这种尊卑、长幼的关系是不可改变的常道。
不必说
子主题
第二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1.只从我们起,解放后人
中国的老年人觉悟不过来
从现在觉醒的人解放孩子
2.比现在总还有进步和变迁
自己心以为然的道理
不知未来如何发展
心以为然的道理——“爱”
父亲和生物一样做
保存生命
对自己和后代都无“恩”
性欲
保存后裔,保存永久生命,干净
食欲
因食物产生温热,保存自己
延续生命
为了发展和进化
发展生命
后起的生命应比以前更有意义,前者的生命应该牺牲于他
中国的旧见解
义务思想轻
权利思想重
自然的安排
天性:爱
动物
爱挚子,绝无利益心情,甚至牺牲自己
人类
天性的显露
中国
村妇哺育婴儿
农夫娶妻
欧、美
以幼者为本位
人伦的锁子“纲”
抹杀爱,而说恩
做乐府 劝孝
将爱赋予价值,使其失去意义
爱己 善种学
体质上的遗传
易卜生《群鬼》中的欧士华本对母亲的抗议
先天梅毒性病儿
精神上的遗传
教新生命发展
飞禽教飞翔
鸷兽教搏击
反面:“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出自《论语》)
觉醒之人开宗
第一 理解
一切设施以孩子为本位
欧人误解:以为成人的预备
中国人误解:以为缩小的成人
日本有觉悟
个性化培养
第二 指导
生物需进化
无模型
第三 解放
因为即我
教育
因为非我
解放
有人会怕
父母一无所有,无聊之极
子女懂得生物学真理
父母具备能力
子女便是“复丁”
不以“勃溪”为业,行辈自豪
父子间要疏隔了
惟其解放,所以相亲
惟其无拘挛父兄,所以无逆子
独有爱是真的
路粹引孔融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
长者要吃苦了
缺乏相爱相助的心思
未老先衰
提前准备
父母
斯宾塞
瓦特
社会
子女要吃苦了
老而无能
少不更事
成法
锢闭
教他恶本领
教他顺应社会
根本方法是改良社会
中国觉醒的人
义务
利他
牺牲
不易做,尤其在中国
伟大要紧但也艰难
中国家庭的父与子关系
早已崩溃
同居为难
孝子缺少
崩溃原因
一意提倡虚伪道德,蔑视了真的人情
迷信破了
经济关系
为何一无进步
毫无戒心
旧式革命
一夫多妻
无后灭绝自己
退化状态的有后灭绝他人
主题
路粹(?~214年),字文蔚,陈留郡临漳县(今河南临漳县)人。东汉末年大臣。 少学于蔡邕,颇有文才。初平中,随车三辅。建安初年,拜尚书郎,转军谘祭酒,典记室。参与构陷少府孔融,无不嘉其才而畏其笔端。建安十九年,拜秘书令,参加汉中大战,违禁而诛。所作诗赋,全部佚散。
出自《庄子·外物》,解释为吵架,争斗。
亨利克·易卜生(1828——1906),挪威戏剧家,欧洲近代戏剧的创始人。他的作品强调个人在生活中的快乐,无视传统社会的陈腐礼仪。最著名的有诗剧《彼尔·京特》(1867),社会悲剧《玩偶之家》(1879)、《群鬼》(1881)、《人民公敌》(1882)、《海达·加布勒》(1890);其象征性剧作《野鸭》(1884)、《当我们死而复醒时》(1899)等反映其“精神死亡”的思想
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年4月27日–1903年12月8日),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家。他为人所共知的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所提出一套的学说把进化理论适者生存应用在社会学上尤其是教育及阶级斗争。
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1736年1月19日 — 1819年8月25日)英国发明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