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思维导图,分享了婴幼儿的营养需要、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及能量需要、零到六月零婴儿的营养与喂养的知识。
编辑于2023-10-19 21:42:17婴幼儿营养与喂养
第一章婴幼儿的营养需要
第一节 三大营养素
蛋白质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蛋白质缺乏或过量的危害
蛋白质的食物来源
婴幼儿的蛋白质需要量
脂肪
脂肪的生理功能
脂肪缺乏和过量的危害
脂肪的食物来源
婴幼儿的脂肪需要量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碳水化合物缺乏和过量的危害
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
婴幼儿的碳水化合物需要量
第二节 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
维生素A缺乏和过量的危害
维生素A的主要食物来源
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
婴幼儿对维生素的需要量
维生素D
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D缺乏和过量的危害
维生素D的食物来源
婴幼儿对维生素D的需要量
维生素K
维生素K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K缺乏和过量的危害
维生素K的食物来源
婴幼儿对维生素K的需要量
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B 1
维生素B1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B1缺乏的危害
维生素B的食物来源
婴幼儿对维生素的需要量
维生素B2
维生素B2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B2缺乏的危害
维生素B2的食物来源
婴幼儿对维生素B2的需要量
维生素C
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C缺乏和过量的危害
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
婴幼儿对维生素C的需要量
第三节 矿物质
常量元素——钙
钙的生理功能
构成机体的骨骼和牙齿
维持神经肌肉的活动
参与凝血过程
多种酶的激活剂
维持细胞膜的通透性
钙缺失和过量的危害
儿童生长发育迟缓骨软化骨骼变形
可能增加患肾结石的可能性影响矿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钙的食物来源
鱼贝类虾皮海带紫菜,西兰花木耳
婴幼儿钙的需要量
零到0.5岁,建议摄入量200毫克每天 0.5到一岁,建议摄入250毫克每天 一到四岁,平均需要量每天500毫克 四到六岁平均需要量650毫克
钙的吸收
机体因素
体力活动可提高钙的吸收率,并促进钙的储存
膳食因素
钙摄入量是膳食中影响钙吸收率和吸收总量最重要的因素
微量元素——铁
铁的生理功能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之一参与体内氧的运输和组织呼吸过程
铁缺乏和过量的危害
铁缺乏可导致缺铁性贫血,过量可导致中毒和引起过氧化作用或细胞膜脂质和细胞内化合物的交联反应,导致脂肪酸蛋白质核酸的明显损害加速细胞老化或死亡
铁的食物来源
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膳食铁分为血红素铁非血红素铁
婴幼儿铁的需要量
零到0.5岁推荐摄入量0.3毫克,每天 0.5到一岁推荐摄入量十毫克每天 一到四岁推荐摄入量九毫克每天
微量元素——碘
碘的生理功能
促进生长发育
参与脑发育
调节新陈代谢
碘缺乏和过量的危害
碘缺乏的危害
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
碘过量的危害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高碘甲状腺肿“碘过多病”
碘的食物来源
海产品陆地食物中的动物性食物的含碘量大于植物性食物,如海鱼干贝海参海蜇海虾
婴幼儿碘的需要量
零到0.5岁推荐摄入量85克每天 0.5到一岁推荐摄入量115微克每天
微量元素——锌
锌的生理功能
维持人体正常食欲
增强人体免疫力
增强人体免疫力
对皮肤和视力有保护作用
促进性器官和性功能的正常发育
锌缺乏和过量的危害
锌缺乏的危害生长迟缓,免疫力降低,伤口愈合慢,皮炎性功能低下食欲不佳味觉异常异食癖
锌过量的危害对胃黏膜有较强的腐蚀性,可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甚至出血过量的锌会抑制白细胞的吞噬功能
锌的食物来源
干酪虾燕麦花生酱花生玉米
婴幼儿锌的需要量
零到0.5岁推荐摄入量两毫克每天 0.5到一岁推荐摄入量3.5毫克每天 一到四岁推荐摄入量四毫克每天
锌的吸收
蛋白质
铁
钙和磷
植酸和纤维
第四节 膳食纤维和水
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
维持正常的肠道功能
预防癌症
降低血胆固醇预防冠心病和胆石症
预防肥胖
膳食纤维缺乏和过量的危害
摄入过少容易引起便秘和肠道功能紊乱,摄入过多则容易产生肠胃充盈和不舒服的感觉
膳食纤维的食物来源和需要量
食物来源于玉米小麦,大麦小米麦粉胡萝卜薯类裙带菜的
需要量成人每天摄入25~30克为宜,两岁以上儿童按年龄已遂为计算基数两岁儿童,每天为五克三岁儿童每天为八克
水
水的生理功能
构成细胞和体液
调节体温
促进机体新陈代谢
充当输送各种营养物质和排泄废物的携带体
机体的润滑剂
水缺乏与过量的危害
水摄入不足的危害
导致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失水程度与相关症状
慢性肾脏病
认知和体能下降
水摄入过量的危害
人体水摄入量超过肾脏排出能力0.7到一升每小时可引起急性水中毒病可导致低钠血症
水的需要量
个体年龄越小,需要的水分越多,儿童每天每千克体重需水量如下,婴儿125~150毫升,100~125毫升,四到七岁75~100毫升
水的来源
饮用水食物中含有的水以及代谢水
第二章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及能量需要
第一节 婴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
婴幼儿消化系统的解剖学特点
口腔
婴幼儿口腔容量小,但唇肌和咀嚼肌发育良好家不有厚实的脂肪垫 新生儿出生时已具备吸吮和吞咽反射 婴儿口腔黏膜非常细嫩,血管丰富,清洁口腔时需谨慎擦拭 婴幼儿唾液腺发育差分泌量很少口腔比较干燥
食管
新生儿的食管长十到十一厘米呈漏斗状黏膜纤维腺体缺乏弹力组织及基层尚不发达容易受到损伤
胃
婴儿胃呈水平位当开始会走路时胃的位置逐渐变为垂直,容量有限,胃平滑肌发育尚不完善
肠
肠粘膜细腻,富有血管及淋巴管小肠绒毛发育好长肌层发育差肠系膜柔软,而长粘膜下组织松弛易发生肠套叠及肠扭转
胰腺
胰腺对婴幼儿的新陈代谢有很重要的作用,胰腺进分泌胰岛素分泌胰液胰岛素具有调节血糖功能
婴幼儿消化道的动力功能
吞咽能力
宝宝在母亲的子宫里已经学会吞咽羊水,随着胎龄的增加,他们也有食物的味觉记忆足月时新生儿的吞咽功能十分熟练
吸吮能力
吸吮功能在胎儿30~34孕周食材成熟,晚于吞咽功能早产,婴儿不能协调呼吸,吞咽动作哺乳时易发生呛咳,更易出现胃食管反流,胃排空时间也更长
肠蠕动
胎儿自24韵周期,整个肠子已有神经节细胞分布,但早产儿大肠蠕动尚不能完全协调易引起大便滞留或功能性肠梗阻
婴幼儿消化道的吸收功能
碳水化合物
宝宝在三月龄前唾液腺中淀粉酶含量很少,六月龄以下的婴儿一线发育不够成熟
脂肪
新生儿对纸类吸收不够,完善母乳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婴儿吸收 母乳中还含有22碳六烯酸,有利于促进婴儿大脑发育和保护视力
蛋白质
早在26~28孕周胎儿已能分泌足量的胰蛋白酶新生儿对蛋白质能很好的消化吸收摄入的蛋白质,可影响新生儿肠胃道的发育
肠道菌群
胎儿肠腔内基本无菌出生后数小时细菌即可,通过口鼻肛门进入肠腔 母乳中有较多的乳糖蛋蛋白,至少能促进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生长抑制大肠埃希菌生长,因此不易腹泻 一般胃与12指肠内几乎无菌结肠和直肠中细菌最多小肠次之
第二节 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
能量概述
能量的单位
能量来源及能量系数
能量来源分配
婴幼儿的能量消耗和需要量
婴幼儿的能量消耗
基础代谢
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身体活动
生长发育
排泄代谢
婴幼儿的能量需要量
零到0.5岁男婴幼儿摄入能量0.4千克每天 女婴幼儿摄入0.4千克每天 0.5到一岁男儿0.4千克,每天女0.4千克每天
能量摄入不足或过量的危害
能量摄入不足的危害
若因幼儿因病或在特殊条件下能量,长期摄入不足,可能引起能量缺乏症
能量摄入过多的危害
能量摄入过多大于消耗则过量部分会在体内转变为脂肪沉淀下来,导致婴幼儿体重超标引起肥胖肥胖,可引发许多疾病,影响幼儿身心健康
第三章零到六月零婴儿的营养与喂养
第一节 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的优势
母乳包含婴儿需要的所有营养
母乳可提供生命最早期的免疫物质
母乳喂养,可以减少幼儿过敏性疾病和成年后代谢性疾病
母乳喂养,可以增进母子感情
母乳喂养,可以促进母体产后恢复
母乳喂养,可以保护母亲,免受某些疾病的侵害
母乳喂养,对社会有益
母乳喂养的方法
产前准备
心理准备
乳房和乳头准备
母乳喂养相关用品的准备
早开奶
分娩后给新生儿第一次哺乳称为开奶
正确的喂哺技巧
哺乳前准备
哺乳方法
正确的哺乳姿势
摇篮式
交叉摇篮式
紧抱式(足球式)
侧卧式
哺乳次数和所需时间
哺乳次数,一般每天可喂奶六到八次更多
一次喂奶时间不超过20分钟正常,婴儿哺乳时间每侧乳房十分钟两次20分钟
哺乳喂养的注意事项
不能进行母乳喂养的情况
母亲方面的疾病
婴儿方面的疾病
哺乳后要拍嗝
母乳喂养的常见问题
奶量不足
加强吮吸
补充营养
乳母保持良好的情绪
先知乳头疼痛
乳腺管阻塞和乳腺炎
溢奶
母乳性黄疸
母乳保存方法
断母乳
断母乳的月龄
断母乳的季节
断母乳的方法
第二节 人工喂养
人工喂养的准备物品
婴儿配方奶
奶瓶
奶嘴
暖奶器
奶瓶刷和奶嘴刷
人工喂养的技巧
奶液的调配
喂奶的要领
喂奶次数奶量,估计
人工喂养的常见问题
婴儿拒绝奶瓶
奶粉的储存
婴儿不爱吃配方奶
婴儿上火或便秘
第三节 混合喂养
混合喂养的方法
补授法
代授法
混合喂养的注意事项
六月龄以内的宝宝,首先考虑纯母乳喂养,其次考虑补授法 六月龄以后的宝宝采用代授法,母亲亲自哺乳次数不可少于,每天三次
谭凤月2214班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