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综合艺术
《艺术学概论》综合艺术思维导图:包含主要种类,戏剧艺术,定义,分类,世界悲剧的四大高峰期,戏剧艺术的特征,戏剧的两大体系,戏剧的表演过程等等
编辑于2022-04-18 14:44:45综合艺术
主要种类
戏剧艺术
定义
(1)戏剧是在舞台上由演员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为观众当场表演故事情节的一门综合艺术。
(2)戏剧艺术
舞台演出基础的戏剧文学
演员创造舞台形象的表演艺术
分类
作品容量大小
多幕剧和独幕剧
作品题材不同
历史剧、现代剧、儿童剧
作品的样式类型
悲剧、喜剧和正剧
世界悲剧的四大高峰期
(1)古希腊的命运悲剧----------索福克勒斯《狄俄浦斯王》
(2)中世纪末期的性格悲剧----------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3)近现代的社会性悲剧-------------易卜生《玩偶之家》,小仲马《茶花女》
(4)现当代的现代悲喜剧------------迪尔马特《老妇还乡》
戏剧艺术的特征
戏剧性
戏剧艺术通过演员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冲突来开展剧情,刻画人物,借以吸引观众,实现艺术效果和审美作用的特性,构成戏剧性的中心环节是戏剧动作和戏剧冲突,或者说是行动中的人物的冲突。
剧场性
在综合艺术中,戏剧和戏曲需要演员在舞台上进行现场表演,可以多次进行。剧场性对戏剧演员的表演艺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人们常常把剧本、演员(最本质的要素)、观众称为戏剧艺术的三要素,其中最本质的要素是演员, 因此戏剧艺术的中心是表演艺术。
戏剧的两大体系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被称为“体验派表演艺术”)
由苏联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立的戏剧表演体系,他强调演员应当在剧本的规定情境中设身处地地体验角色的生活、情感和思想,并且在演出时再体现于表演之中。该体系主张“我就是角色”,并且根据戏剧情境来做出一连串的行动,被称为“贯串行为”。
布莱希特戏剧体系(被称为“表现派表演艺术”)
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倡导一种“间离效果”的表演方法,废除传统的“三一律”框框,主张场景变化的自由化。 在表演艺术上主张演员与角色在感情上保持距高,始终清醒地意识到“我是在演戏”,用理性效果代替感情效果, 主张演员始终要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表演,始终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在演戏,以便让观众冷静地去分析和判断。
戏剧的表演过程
(1)戏剧表演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也就是观众欣赏的过程。
(2)戏剧演员在进行二度创造时,首先要深刻挖掘剧本的内涵,在舞台上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3)戏剧在演出时,剧场中演员与观众的感情可以直接交流,当堂反馈的现象构成了戏剧艺术的重要特点。
戏曲艺术
中国戏曲艺术
(1)中国戏曲艺术,既具有戏剧的共同特征,又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段和独有的审美特征。
(2)戏曲艺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我国戏曲的种类
(1)昆曲,也称昆剧,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2)京剧,是流行全国的大剧种,京剧流派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有“谭派”以及“四大名旦”等。
(3)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成为梆子声腔系统中影响最大的剧种。
(4)越剧,兴起于浙江、上海,形成了以女演员扮演各行当角色的特点。
(5)评剧,主要流行于华北、东北等地区,其中,有新凤霞主演的《刘巧儿》等。
(6)广东的粤剧,中南地区的汉剧,西南地区的川剧等。
中国戏曲强调美与善统一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为了达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结局,中国戏曲采用许多独特方法。
(1)寄希望于清官。如“包公戏”《秦香莲》。
(2)寄希望于老天。如《窦娥冤》
(3)在想象中完成愿望,似乎有点类似于弗洛伊德讲的“梦是被压抑的无意识欲望在想象中完成”,最终实现大团圆结局。如《梁山伯与祝英台》。
(4)寄希望于神话。如《牡丹亭》、电影《画皮》。
中国戏曲的审美特征
综合性
它是一门歌、舞、剧高度结合的艺术,这种高度的综合性,是戏曲艺术最基本的审美特征, 这种综合性使中国戏曲在舞台上创造出富有诗情画意的戏剧氛围。
程式化
戏曲演员的角色行当,表演动作,音乐唱腔都有一些特殊的固定规则
①戏曲演员的角色行当就具有程式化的特点,一般划分为生、旦、净、丑等四种基本类型。
②戏剧演员的表演动作具有程式化的特点。
③戏曲音乐、唱腔和器乐伴奏也都有一些基本固定的曲牌和板式。
虚拟性
戏曲充分吸收了我国古典美学注重写意的特点,通过“虚实相生”,“以形写神”等使演员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戏曲舞台的有限时空,更加广阔地反映现实生活与表现思想感情。
①戏曲演员表演时多用虚拟动作,依靠某些特定的表演动作来暗示出舞台上并不存在的实物或情境。
②戏曲舞台上的道具布景具有虚拟性。
③戏曲舞台的时空具有极大的虚拟性。
电影艺术
定义
(1)电影是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电影被称作“第七艺术”。
(2)电影艺术是通过画面、声音和蒙太奇等电影语言,在银幕上再现和表现生活的一门艺术。
(3)电影的样式分为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四大部类。
电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
(1)电影是产生于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艺术。
(2)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电影艺术的发展、创新和审美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大影响。
(3)电影艺术发展史上的三次重大的变革,都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电影的三次重大的变革
从无声到有声
有声电影诞生的标志,是 1927 年美国的《爵士歌王》。
从此,电影由纯视觉艺术成为视听综合艺术,大大丰富了自身的表现力,使得音乐、音响和语言都成为电影重要的艺术元素。
从黑白到彩色
1935 年《浮华世界》是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
发生在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至今,电影正在大踏步地进入高科技时代。
包括计算机三维动画、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等等高科技手段,以极富想象力的艺术手段和极其逼真的艺术效果,大大增强了电影艺术的魅力
电影艺术的综合性特点
(1)电影艺术的综合性分成三个层次
①它是各门艺术的综合;
②它是科学与艺术的综合;
③它是美学层次上的综合。
(2)电影艺术将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纪实艺术与表演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有机地综合到一起。特别是电影艺术综合吸收了各门艺术的长处和特点,大大丰富了自己的艺术表现力。这种综合性, 使得影视艺术成为一种集体创作的艺术,将编、导、演、摄、美、录、音、道、服、化等多个职能部门集合在一起, 在导演的总体构思和制片人的宏观策划下来共同完成摄制任务。
电影艺术与其他艺术的关系
(1)电影和电视剧都与戏剧有着密切的关系。戏剧既是综合艺术,又是表演艺术 。
(2)影视艺术也受到文学的极大影响,影视艺术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剧本。
(3)影视艺术从绘画、雕塑中,吸取了造型艺术的规律和特点。
(4)影视艺术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音乐成为影视作品概括主题、抒发情感、渲染气氛的重要艺术手段。
(5)影视艺术与摄影艺术有着与生俱来的天然联系。
影视艺术语言
画面
影视“画面”主要是通过摄影(像)机的镜头拍摄记录下来的,对于影视画面来讲,景别、焦距、 镜头运动、角度,以及光线、色彩和画面构图等,共同组成了画面造型。
声音
对于影视“声音”来讲,人声、音乐、音响这三大类型,共同组成了声音造型,并且与画面相互配合,极大地增强了影视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蒙太奇”
“蒙太奇”原为建筑学用语,意为装配、组合、构成等,在影视艺术中,这一术语被用来指画面、镜头和声音的组织结构方式。
蒙太奇的三层含义
技术
蒙太奇就是剪辑。
艺术
蒙太奇应当是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和叙事方式,不但镜头与镜头、段落与段落,甚至 画面与声音均可构成蒙太奇组合关系;
美学
蒙太奇是影视艺术独特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创作方法。蒙太奇不仅体现在后期剪辑, 而且也体现在前期的文学剧本和分镜头剧本,乃至各个创作部门合作完成的整个创作拍摄过程之中。
电影艺术的新时代特征
(1)作为大众文化与大众传播媒介,电影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巨大的影响力,遍及世界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曾被称为“盛在铁盒子里的大使”。
(2)具有极强的商品属性:从经济效益来看,多年来影视音像制品一直高居美国出口商品的前列,好莱坞电 影风靡全世界,中国的电影市场也不例外。
(3)影视艺术作为时代的多棱镜和社会的万花筒,又总是展现出一幅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的斑斓图景,因此 影视艺术具有鲜明的社会性与时代性。
(4)优秀的影视作品既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又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因此,影视艺术又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国际性。
(5)此外,中外优秀影视作品,无不具有深刻的思想意蕴和独特的艺术追求,从而体现出较高的文化品格和独特的艺术创新,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电视艺术
定义
(1)电视是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 20 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2)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电视具有多重功能,其中新闻信息功能和文艺娱乐功能尤为重要。
电视作为独立的艺术独具的特征
(1)电视的技术性形成了这门艺术的特性。
(2)电视的介入性形成了这门艺术的观赏特点。
(3)电视的迅速性形成了这门艺术更加生活化的特点。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特点
(1)“真”与“秀”的结合,也就是纪实性与表演性的结合,或者说是记录性与戏剧性的结合。
(2)“真人秀”中的“人”不是专业演员,更不是明星,而是普通人。电视“真人秀”节目最吸引广大群众之处就是任何普通人均可参与,因此,平民性、参与性、草根性、大众性成为“真人秀”的一大卖点。
(3)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核心是游戏,游戏性与竞争性是其突出的特点。
审美特征
综合性与独特性
①综合艺术的综合性的表现体现在它吸收了各门艺术中的多种元素,并且在此基础上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 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综合在一起,实现了美学层次的高度综合性。
②综合艺术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它在各方面都有一套完整而不同的程式,具有独特的特点。
情节性与主人公
①对于综合艺术而言,情节使综合艺术成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不同的情节可以反映不同的艺术风格。戏剧性情节往往具有强烈的冲突和曲折的故事,非戏剧性情节致力于在现实生活中发掘情节,使故事情节更贴近生活。
②主人公是作品内容的中心,是矛盾冲突的主体,是情节展开的依据,塑造鲜明、生动、富有个性的主人公形象,是影视戏剧艺术的最根本任务。
文学性与表演性
①文学性是综合艺术的基础,只有在文学剧本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二度创作,将其展现在舞台上。
②表演性是综合艺术的中心环节,是综合艺术最突出的审美特征,表演艺术的核心,是解决演员与角色间的矛盾。
多媒体视像文化对人类的冲击/变革
(1)多媒体视像文化的出现,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
(2)技术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将技术与艺术、文化与信息融会起来,在未来对人类产生深远的影响。
(3)从深层文化意义上来考察,多媒体视像文化所产生的信息普及化作用,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冲击。
表演艺术的“体验角色”和“体现角色”
(1)表演艺术的关键是掌握好“体验角色”和“体现角色”这一对矛盾。
(2)所谓“体验角色”,就是演员设身处地地生活在角色的规定情景中,使自己和角色融为一体。
(3)所谓“体现角色”,就是演员用自身的形体动作、言语动作和内心动作,把体验角色的结果表现出来。
(4)在表演艺术中,体现和体验二者是有机统一的关系。
西方话剧和中国戏曲的区别
表现侧重点不同
①话剧注重再现生活,话剧的舞台美术大多是写实和具象的,它在舞台上形象地展现出社会生活环境。
②戏曲则注重表现生活,戏曲的舞台美术基本上是写意和抽象的,戏曲的布景和道具都很简单,全凭演员的虚拟性表演来表现。
表演艺术不同
①话剧艺术是一种建立在体验基础上的舞台表现艺术,话剧演员都必须从客观现实生活中找到创造角色的依据,塑造出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
②戏曲艺术作为一种表现性艺术,它是将生活中的动作加以变形和夸张,它有一整套各自不同的程式,使得戏曲表演程式成为戏曲艺术最明显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