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八章 心理咨询技能第三节 (四)【求助者中心疗法】
心理咨询师备考资料,第八章 心理咨询技能第三节 (四)【求助者中心疗法】,本图纯手打,感谢大家支持,多多关注哦~
这是一篇关于心理学人物(二)思维导图,心理咨询师,包含社会心理学领域、心理测量领域等。
这是一篇关于心理学人物思维导图,心理咨询师考试,包含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认知心理学等。
心理咨询师备考资料,第十章 心理咨询专业伦理,伦理: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社会关系时的道理、规律和准则。感谢大家支持,多多关注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第八章 心理咨询技能 第三节 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 (求助者中心疗法)
基本理论
求助者中心对人性的看法(积极乐观的)
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求助者中心疗法理论的核心)
人拥有有机体的评价过程→“机体智慧”
人是可以信任的
自我理论
经验,来源于现场学中的“现象场”,指求助者在某一时刻所具有的主观精神世界 包括有意识的心理内容,也包括没有意识到的心理内容【“现象场”是指人的主观世界】
自我概念:指求助者如何看待自己,是对自己总体的知觉和认知,是自我知觉和自我评价的统一体,由大量的自我经验和体验堆积而成 人的行为是由他的自我概念决定的。自我概念是个人与生活中重要他人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价值条件化:每个人都存在着两种价值评价过程,一种是人先天具有的有机体的评价过程,另一种是价值的条件化过程
价值条件化是建立在他人评价的基础上,而非建立在个体自身的有机体的评价基础之上
心理失调的实质及治疗
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不协调是心理失调产生的原因
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实质是重建个体在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和谐,或者是说达到个体人格的重建
求助者中心疗法:建立在人本主义的哲学基础上
【罗杰斯】的基本假设:人性本善,人是完全可以信赖的,人人都具有自我实现和成长的能力,有很大的潜能理解自己并解决自己的问题,而无需咨询师进行直接干预
与其他理论的不同之处
如果处在一种特别的咨询关系中,人能够通过自我引导而成长
咨询师的态度和个性以及咨询关系的质量作为咨询结果的首要决定因素
相信来访者有自我治愈能力【最富有特色的理论观点】
把咨询师的理论与技能作为次要因素
工作程序
确定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咨询目标
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实质:帮助求助者去掉那些由于价值条件作用,而使人用来应付生活的面具或角色,去掉把比人的自我当作自我的成分,使其恢复成真正的自我过程 也就是让求助者成为一个充分发挥机能的人的过程
咨询中求助者所发生的的变化:求助者自我变得较为开放、求助者自我变得较为协调、求助者更加信任自己、求助者变得更加适应了、求助者愿意使其生命成为一个变化的过程
国内学者归纳的求助者中心疗法的治疗目标
求助者中心疗法的目的:促进个体的自我成长,使其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人
掌握求助者中心疗法的主要咨询技术
罗杰斯认为咨询关系是求助者发生积极改变的充分必要条件
两个人有心理意义上的接触
第一个人,我们称其为求助者,处于不一致的状态,具有攻击性或处于焦虑中
第二个人,我们称其为咨询师,他在这种关系中是一致的或处于内部整合的状态
咨询师无条件地接受和关注求助者
咨询师对求助者的经历表示共情,并努力与求助者交流
咨询师对求助者表达共情的交流和无条件关注是最基本的
在求助者中心治疗中,关系是最根本的:它是咨询过程的开始,是咨询中的主要事件,也是咨询的结束,咨询师和求助者之间的关系应是安全和相互信任的,而且一旦建立了一种安全和相互信任的气氛,就能促进咨询关系的发展
求助者中心疗法从根本上来讲是一种以关系为导向的方法
多选
掌握求助中中心疗法的三种咨询技术
促进设身处地的理解技术【主要技术】:设身处地的理解意味着从来访者的角度去觉知他们的世界,并把这种知觉向求助者交流出来
包括四种技术
关注
言语交流设身处地的理解
非言语交流设身处地的理解
沉默作为交流中设身处地理解的一种方式
坦诚交流的技术
不固定角色(不把自己隐藏在咨询师的角色之内)
自发性(不被某种角色或技术所羁绊)
无防御反应
一致性(所思、所感及所信的东西与实际表现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
自我的交流(在合适的时候袒露自我,让求助者感受到自己的真实情感)
表达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技术
表达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技术也叫做接受、尊重、关心以及珍视
【艾根】将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称为“尊重”,并且指出它是一个高水平的咨询师的最高价值观。咨询师是表达尊重的五种态度
尊重求助者的人性和发展的潜力
应承自己要与他们一起努力
把求助者作为独特的个体予以支持,发展独特性
相信求助者有自我导向的潜力
相信求助者能做出改
咨询师应表现出的四种行为
对求助者的问题和情感表示关注
把求助者作为一个值得坦诚相待的人来对待,并保持一种非评价性的态度
对求助者的反应要伴有准确的共情
培养求助者的潜力
把握咨询过程七阶段的特点和规律【第四阶段第五阶段为主要阶段】
求助者对个人经验持僵化和疏远态度阶段,求助者不愿主动寻求治疗和帮助
求助者开始“有所动”阶段
求助者能够较为流畅地、自由地表达客观的自我【第三阶段】
求助者更自由地表达个人情感,但在表达当前情感时还有顾虑
求助者能够自由表达当时的个人情感,接受自己的感受,但仍然带有一些迟疑
求助者出现的变化:与咨询师之间建立了以情感为基础的联系
求助者能够完全接受过去那些被阻碍、被否认的情感,他的自我与情感变得协调一致
求助者对自我整合,对治疗的领悟从某一具体问题的解决扩大到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变得自由、开放了
注意事项
求助者中心疗法体现了人本主义的哲学思想,是一种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理论体系
求助者中心疗法认为咨询治疗导向的首要职责在于求助者,求助者面临着决定他们自己的机会
求助者中心疗法的一个潜在的局限是一些正在接受培训的初学者倾向于接受没有挑战性的求助者
求助者中心疗法的一些治疗理论,已经整合到现代心理治疗中。掌握其基本原理应成为当代心理咨询师素质培养的基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