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U4 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汇总,重点非重点明确表明
编辑于2022-03-04 14:53:13U4 学习动机
是何
定义
能够激发个体的学习活动,维持以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其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准备状态
作用
引发
维持
定向
调节
分类
根据动机来源不同
内部动机
个体内部需要
兴趣
外部动机
外部诱因
和学习效果
总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存在一定的关系,具体内容如下
分
不唯一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因素,如教师、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策略等都对学习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有小三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存在中介变量
学习行为
关系
耶克斯-多德森
以学习动机为横坐标,学习效果为纵坐标,二者呈倒U曲线的关系
说明并不是动机越强,学习效果就越好
他们在之间存在着一个最佳水平
即
在最佳水平之前,学习动机越高学习效果越好
而过了最佳水平,学习动机越高学习效果反而会下降
最佳水平
最佳动机水平随着任务的难易也会有所变化
对于难易适中的任务,中等强度的动机会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对于简单而又容易的任务,最佳动机水平会有所提高
对于困难的任务,最佳动机水平会有所下降
最佳动机水平也是因人而异的
总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相互影响、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为何
理论
行为
强化
代表人物
桑代克
斯金纳
非重点
人本
需要层次理论
代表人物
马斯洛
观点
总
需要层次理论是马斯洛提出的重要的学习动机理论之一
由于不同的个体需要不同,因此有着不同的目标,外在行为表现也是不同的
马斯洛认为人的行为都是有意义的,都是有特定目标的,而目标的不同来源于个体需要的不同
因此,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哦才能够低到高分成了如下七个等级
分
生理需要
维持和延续种族的需要
安全需要
受保护与免遭威胁、获得安全感的需要
归属与爱需要
被人接纳、爱护、关注、鼓励、支持的需要
尊重需要
希望被人认可、关爱、赞许等维护个人自尊心的需要
认识与理解需要
探索、摆弄、试验、阅读、询问等,个体对不理解的东西寻求理解的需要
学习动机正来源于此
审美需要
欣赏、感受美的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在精神上真、善、美合一的至高人生境界的需要,即个人理想全部实现的需要
教育启示
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缺失性需要没有充分满足而引起的,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所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情感,让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与爱护,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
自由学习理论
认知
期望——价值理论
成就动机理论
代表人物
麦克里兰
定义
成就动机是一种力求成功并选择朝向目标活动的一般倾向
分类
力求成功的倾向
努力追求特定的目标
避免失败的倾向
尽可能选择减少失败机会的目标
成败归因理论
代表人物
韦纳
内容
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做出的解释和评价
三维度
内部归因vs外部归因
影响个体对成败的情绪体验
稳定性归因vs不稳定性归因
影响个体对未来成败的预期
可控制归因vs不可控归因
影响个体今后努力学习的行为
六因素
能力
努力
运气
任务
身心状况
外在环境
教育启示
韦纳认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正确积极合理归因,避免习得性无助,促使其继续努力。
引导学生将学业成败归因为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原因
结论
归因于努力相比归因与能力,无论成功或失败,都会引发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验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当受到鼓励
在付出同样努力使,能力低的,应该得到更多的奖励
能力低而努力的人受到最高评价,而能力高却不努力的人则受到最低评价
自我效能感理论
班杜拉
行为
先行因素
期待;期待强化
分类
结果
效果
作用
动机水平
途径/影响因素
直接
替代
言语
情绪
自我价值理论
代表人物
科温顿
观点
自我价值是指认为自己是优秀、有能力的个体的一种信念
如何
培养激发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正确指导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学生的内部动机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地评价与反馈
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学生成功信心
维护内在需要,促进外部动机的转化
合理设置课堂环境,妥善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