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七上历史第四单元
下列思维导图根据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整理,知识点包括三国鼎立、两晋统一和北方民族内迁、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人教版七上历史四单元
(一)三国鼎立
1、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官渡之战
背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时间:200年
双方:曹操--袁绍
曹军以少胜多
影响: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
背景:曹操统一北方的同时,地方军阀刘备、孙权的势力有所发展
时间:208年
双方:曹操--孙刘联军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
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三国鼎立
魏
背景:曹操-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扫平关中的制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时间:220年 建立者:曹丕 都城:洛阳
经济状况: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蜀
背景:刘备-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以后,又向西南发展,占取四川、云贵地区。
时间:221年 建立者:刘备 都城:成都
经济状况: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吴
背景:孙权-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又抢夺了刘备在湖北、湖南的势力范围。
时间:221年 建立者:孙权 都城:建业
经济状况:开发江东,吴国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
(二)两晋的短暂统一 和北方各民族的内迁
1、西晋的兴衰
建立:26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统一: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衰落:“八王之乱”历时十几年,西晋从此衰落。
2、八王之乱
原因:西晋初年,出于巩固司马氏家族统治的需要,晋武帝采取了大封同姓诸王的政策, 后来又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导致宗室诸王势力日益强大;晋惠帝昏庸无能。
概况: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影响: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米价飞涨,人民饱受痛苦;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3、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内迁时间:东汉、魏、晋时期
内迁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
概况:西晋时,山西、陕西内迁的各族人口,已经占当地总人口的一半。
(三)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区的开发
1、东晋的兴亡
东晋的兴起
背景: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建立:317年,皇族司马睿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统治特点:司马睿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北伐
成就: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黄河成就以南的部分地区
结果:由于东晋胡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代表人物:祖逖
发展:①东晋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②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东晋的灭亡 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
2、南朝的政治
时间:420—589年。
政权更替:宋→齐→梁→陈。
特点: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衰落:梁武帝时,政治日益败坏,后来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建康失守。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3、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
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
概况
农业
兴修水利工程,开呈荒地
农业生产技术改进: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细作,以及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
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多种经营
手工业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商业 商业交流,城市繁荣。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1、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贾思勰: 地位:北朝著名农学家。 主要贡献:写成农业科学技术著作《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 内容:①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②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不误农时。③强调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提出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 地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影响: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科学家祖冲之
简介:祖冲之,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如指南车、水确磨、千里船)方面都有重大成就。
突出成就: 数学-圆周率 天文学-《大明历》
3、书法、绘画与雕塑
书法
形成条件:①物质:汉代造纸术的发明:②精神:对书法美的追求。
成就:曹魏---书法名家锺繇和胡昭兼采汉末众家书法之长,都擅长行、草、隶书,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锺繇独创楷书书法,后人称他的谐书为绝世之作 西晋:设置书博士,规定用锡、胡书法作为标准书体 东晋:代表人物:王羲之 成就: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特点:汉若浮云,矫若惊龙 代表作:“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称谓:书圣
地位: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
绘画
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 特点:宗教画占了主要地位;山水诗增多;山水画开始形成 代表:东晋顾恺之擅长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雕塑
背景: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 特点:宏伟精巧,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 代表: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四)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1、淝水之战
背景:(1)强大后的前秦,疆域辽阔,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的局面。(2)前秦统治者苻坚不顾一致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
概况: 时间:383年 地点:淝水 交战方:前秦:60余万步兵、27万骑兵 东晋:8万精兵 结果:东晋打败前秦
特点: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影响: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人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2、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①4世纪后期,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②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交融趋势。
目的: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巩固统治
内容:
迁都:北魏建立以后,定都平城。北魏孝文常力排众议,于494年迁都至洛阳
措施: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措施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责族与汉人责族联姻;等
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