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发动机
这是一个关于发动机的思维导图,发动机的曲轴在外力作用下开始转动,发动机自动急速运转的全过程称为发动机的起动过程,完成起动所需要的装置称为启动系统。
编辑于2023-11-01 09:55:34发动机
曲柄连杆机构
机体组
气缸体
分类:一般式气缸体,龙门式气缸体,隧道式气缸体 干缸套:气缸体刚度大。传热性差,温度分布不均匀,容易发生局部变形,加工面多,加工和拆装要求高 湿缸套:与冷却液直接接触。铸造方便,容易拆卸更换。缺点是刚度差,易漏气漏水。 湿缸套广泛用于汽车柴油机上
气缸盖
功用:密封气缸上部,并与活塞顶部和气缸一起形成燃烧室。同时也为其他零件提供安装位置
燃烧室
汽油机的燃烧室由活塞顶部及缸盖上相应的凹部空间组成
分类:楔形燃烧室,半球型燃烧室,碗性燃烧室,浴盆型燃烧室,蓬型燃烧室
气缸盖衬垫
采用较多的是金属—石棉汽缸垫
油底壳
功用:储存或收集内燃机各摩擦表面流回的机油(润滑油),并封闭曲轴箱
曲柄飞轮组
曲轴
功用:承受连杆传来的力,产生绕其自身轴线的旋转力矩,并对外输出转矩
直列式发动机曲轴的曲拐数等于气缸数,V型发动机的曲拐数等于气缸数的一半
发动机的发火次序
直列四缸1—2—4—3 或 1—3—4—2
直列六钢1—5—3—6—2—4
直列式的全支承曲轴其主轴颈总数比气缸多一个 V型发动机的全支承曲轴其主轴颈总数比气缸的一半多一个
飞轮
功用:将在做工行程中传输给曲轴的一部分功储存起来,以在其他行程中克服阻力
活塞连杆
功用:承受气缸中的气体压力,并将此力通过活塞销传给连杆,推动曲轴旋转
活塞
顶部
为减轻活塞顶部的热负荷,在活塞顶部喷镀陶瓷,能起到耐高温防腐蚀和减少吸热的作用。汽油车一般用平顶
头部
作用:承受气体压力,并传给连杆。活塞环一起实现气缸的密封四十度,防止可燃气漏到曲轴箱。将活塞顶部吸收的热量通过活塞环传给气缸壁
裙部
活塞环
一个活塞上有1~2个气环,2~3个油环。活塞环是具有弹性的开口杆
气环
作用:保证活塞与气缸壁建的密封,防止气缸中的高温高压燃气大量漏入曲轴箱,同时还将活塞顶部的大部分热量传给气缸壁,再由冷却液和空气带走。
气环的切口形状
气环的断面形状:矩形环会泵油,梯形环可清理积碳
油环
作用:用来刮除气缸壁上多余的机油,并在气缸壁面上涂布一层均匀的机油膜,这样即可以防止机油窜入气缸燃烧,又可以减少活塞,活塞环与气缸壁的磨损和摩擦阻力。也起到封气的辅助作用 上行形成油膜,下行刮油
分为普通油环和组合油环两种
活塞销
功用:连接活塞和连杆小头,将活塞承受的气体作用力传给连杆
连杆
功用:连接活塞和曲轴,把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并将活塞承受的力传给曲轴
配气机构
功用:按照发动机每一气缸内进行的工作循环和发火次序的要求,定时开启关闭进、排气门,使新鲜充量(汽油机为可燃混合气或空气、柴油机为空气)及时进入气缸,而废气及时从气缸排出
充量系数就是发动机每一工作循环进入气缸的实际充量(新鲜可燃混合气或空气)M与进气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理论充量m的比值
气门室配气机构的布置及传动
分类:按气门的布置形式,有气门顶置式和气门侧置式 按凸轮轴的布置位置,可分为凸轮轴下置式,凸轮轴中置时和凸轮轴上置式
气门间隙:通常在发动机冷态装配时,在气门及其传动机构中留有一定的间隙,以补偿气门受热后的膨胀量
排气门的气门间隙大于进气门的气门间隙
配气定时
工作原理:配气定时就是进气门,排气门的实际开闭时刻通常用相对于上下支点曲拐位置的曲拐转角的环形图表示
进气门提前开启的目的:为了保证进气行程开始时进气门已开大,新鲜空气能顺利地冲入气缸,当活塞达到下至点时,气缸内压力仍低于大气压力。 在压缩行程开始阶段,活塞上移速度较慢的情况下,仍可以利用气流惯性和压力差继续进行。因此,进气门晚关一点是有利于充气的
气门折叠:由于进气门在上止点前即开启,而排气门在上止点后才关闭,这就出现了一段时间内,排气门和进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
气门折叠角:重叠时期的曲轴转角
配气机构的零件和组件
气门组
气门弹簧
功用:客服在气门关闭过程中气门及传动件的惯性力,防止各传动件之间因惯性力的作用而产生间隙,保证气门及时落座并紧紧贴合,防止气门跳动破坏其密封性
气门座
气门导管
气门导管的功用是其导向作用,保证气门座直线往复运动,使气门和气门座能正确贴合
气门
气门密封锥面的锥角称为气门锥角,一般做成45度或30度
气门传动组
四缸四冲程发动机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需旋转两周且凸轮轴只旋转一周
燃油供给系统
汽油机
气油机供给系统的组成及燃料
组成
燃油供给系统
空气供给系统
排气系统
汽油
抗爆性:是指汽油在发动机气缸中燃烧时,避免产生爆燃的能力及抗自燃能力 汽油抗爆性的好坏程度一般用锌烷值表示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好
进气道喷射与可燃混合气的形成
单点喷射:安装在节气门上方,其优势在于构造简单,成本较低,维修方便劣势,是由于进气歧管长短和位置不同,所以气缸混合的油气的量不一致
多点喷射是在美刚靠近进气门,能进气道处各不止一个喷油器,各缸喷油器可以单独控制,所以相比单点喷油动力更好,排放更优,更经济省油
缸内直喷与可燃混合气的形成
缸内直喷是一种新型的汽油喷射技术,分为壁面导向型,空气导向型和喷束导向型
可燃混合气成分与要求
过量空气吸收是可燃气混合成分指标
可燃混合气成分
燃烧一千克燃料所需的供给的空气质量,除以完全燃烧一千克燃料所需的理论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fa=1的可燃混合气为理想混合气,小于一为浓混合气,大于一为稀混合气
各工况对可燃混合气成分的要求是
稳定公关对我们成成分的要
我对公公对混合气成分的要求
汽油供给装置
作用:贮存、滤清和输送燃油
汽油箱
汽油缸盖有空气阀和蒸汽阀两种
汽油泵
将汽油从汽油箱内吸出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
L型叶特朗尼克汽油喷射控制系统的特点
采用空气流量传感器,姨空气流量为控制的基础
以空气流量与发送机转速作为控制基本喷油量的因素
接受气门位置、冷却液温度、空气温度等传感器检测到的表征发动机运行工况的信号作为喷油量的矫正,以提高发动机的控制性能
燃油供给路线
柴油机
柴油机供给系统的组成
直喷式燃烧室
分隔式燃烧室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功用
在适当的时刻,将一定数量的洁净柴油增压后,以适当的规律喷入燃烧室,各缸的喷油定时和喷油量相同,且与柴油机运行工况相适应,喷油压力,喷油雾化质量及其在燃烧室内的分布与燃烧室类型相适应
在每一工作循环内,各气缸均喷油一次,喷油次序,气缸工作顺序一致
根据柴油机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循环供油量,以保证柴油机稳定运行,尤其是稳定怠速。同时,还具有限制超速的作用
传统机械式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
组成:油泵、喷油器和调速器
燃油供给系统
机械式喷油器
孔式喷油器结构
真阀上锥面称作承压锥面,用来承受油压产生的轴向推力,使振发生器
针阀下端的锥面称为密封锥面,与针阀体内的密封锥面配合一实现,喷油器内腔的密封
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的功用及组成
大小循环
功用:是发动机在所有工况下都保持适当的温度范围内
冷却液
水和防冻剂的混合物
节温器
功用3节温器是控制冷却液流动路径的阀门,它根据冷却液温度的高低打开或关闭关闭冷却液,通向散热器的通道
工作原理
蜡式节温器
润滑系统
润滑系统的功用及组成
功用:在发动机工作时,连续不断地把数量足够的洁净润滑油输送到全部传动件的摩擦表面,并在摩擦表面之间形成油膜,实现液体摩擦,从而减少摩擦阻力,降低功耗,减轻部件损耗,达到提高发动机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的目的
润滑方式
压力润滑:以一定的压力把润滑油供入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适用于负荷较大的摩擦表面的润滑
飞溅润滑: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运动泼溅起来的油滴或油雾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适用于润滑负荷较小的气缸壁面和配气机构的工作表面
润滑脂润滑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示意图
润滑剂
润滑油功用
润滑冷却清洗密封防锈
点火系统
概述
功用:根据发动机不同工况和点火次序的要求,适时地将一定量的高压电输送到火花塞的两极,并在两极间产生电火花,点燃可燃气,使汽油发动机实现做功
基本要求
能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电极间隙的电压
电火花应具有足够的点火能量
点火时刻应与发动机的工作状况相适应
点火时刻
点火提前角
从点火时刻起,到活塞到达上止点,这段时间内曲轴转过的角度,即点火时曲轴的曲拐所在位置,与压缩形成中梁活塞到达上止点时曲拐位置之间的夹角
能够使发动机获得最佳动力性,经济性和最佳排放性的点火提前角称为最佳点火提前角
发动机工作时最佳点火提前交不是固定值,它随很多因素而改变影响点火提前交的主要因素是发动机的转速和混合气的燃烧速度
汽油机传统点火系统
离心点火提前调节装置和真空点火提前调节装置
点火系统的组成和电路图
点火系统元器件的结构
点火提前交的调节方法
离心点火提前调节装置和真空点火提前调节装置结构和工作原理
起动系统
概述
发动机的曲轴在外力作用下开始转动,发动机自动怠速运转的全过程称为发动机的起动过程,完成起动所需要的装置称为启动系统
起动机
起动机的组成:直流电动机、传动机构,控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