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微生物学: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总论之形态与结构,介绍了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以及它们的形态大小和基本分类。
医学科研入门文献检索知识,包含检索语言与检索策略、文摘型数据库检索、 全文型数据库检索等。
神经病学期末考试重点、专业复试笔试重点,已经提炼重点,并且容易记忆,短时间掌握知识点,无惧考试!
卫生学绪论的重点部分总结,包括卫生学的定义、环境、健康分级、我国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和三级预防策略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思维导图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概念
属于原核单细胞生物,有细胞壁,形体微小,结构简单
无细胞核,有拟核,无核仁及核膜;除核糖体外,无其它细胞器
多数在自然界中营自养性生活,少数营严格寄生性
细菌的大小测量:以μm为单位
细菌的基本形态
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
杆菌(链杆菌、棒状杆菌、球杆菌、分歧杆菌、双歧杆菌)
螺形菌(弧菌属、螺菌属、螺杆菌属、弯曲杆菌属)
细菌的结构
基本结构
细胞壁
包绕在细胞膜外的一层坚韧结构,成分因不同细菌而异,其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主要成分(肽聚糖)
肽聚糖为一类复杂的多聚体,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组分,为原核细胞特有
组成
聚糖支架:N-乙酰胞壁酸、N-乙酰葡糖胺组成
四肽侧链:与聚糖支架上的胞壁酸分子连接
五肽交联桥:连接两个相邻的四肽侧链(G- 无此部分,故为二维结构)
图示
G+(金黄色葡萄球菌)
G-(大肠埃希菌细胞壁)
G+菌细胞壁的特殊成分
15-50层肽聚糖
磷壁酸
膜磷壁酸
壁磷壁酸
表面特殊蛋白质
G-菌细胞壁的特殊成分
1-2层肽聚糖结构
外膜
脂蛋白
脂质双层
脂多糖/内毒素(LPS)
脂质A
不同种属细菌的脂质A骨架基本一致
脂质A是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组分,无种属特异性
核心多糖
核心多糖有属特异性,同一属细菌的核心多糖相同
特异多糖
革兰阴性菌的菌体抗原(O抗原),具有种属特异性
少数G-菌的LPS结构不典型,外膜糖脂含有脂寡糖,是重要毒力因子
功能
保护细菌和维持菌体形态
物质交换
与致病性有关
与耐药性有关
青霉素作用位点:抑制四肽侧链与五肽交联桥的连接
溶菌酶作用位点:破坏聚糖骨架MAG与MAN之间的β-1,4糖苷键
与静电性有关
磷壁酸和LPS均带负电,G+等电点更低
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
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破坏或合成被抑制,但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者
类型
原生质体:G+菌细胞壁缺失后,原生质仅被细胞膜包被
原生质球:G-菌尚有外膜保护
特点
高度多形性
需在高渗低琼脂含血清的培养基中生长
仍有一定的致病性,通常引起慢性感染
细胞膜
参与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参与细胞的呼吸和分泌过程
膜上有多种酶,参与生物合成
形成中介体(拟线粒体,与细胞分离有关)
细胞质
核糖体
红霉素: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阻断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链霉素:与细菌核糖体的30S亚基结合,阻断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质粒
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由闭合的环状双股DNA组成
控制细菌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非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
重要质粒类型
F 质粒: 致育性质粒,编码细菌的性菌毛
R 质粒: 耐药质粒,决定细菌耐药性形成的一种重要遗传物质
Vi质粒: 与细菌毒力有关
Col 质粒:编码大肠埃希菌的大肠菌素
胞质颗粒
由细菌储存的营养物质(多糖、脂类、磷酸盐等)堆积而成
异染颗粒(metachromatic granule):胞质颗粒的一种,嗜碱性强,亚甲蓝染色时呈紫色,常见于白喉棒状杆菌,有助于鉴别细菌
核质
是细菌的遗传物质,亦称细菌染色体
大多数细菌为单一的闭合环状双股DNA分子(单倍体),少有细菌为线性或有多个DNA分子
控制细菌各种遗传性状,为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特殊结构
荚膜
包绕在细胞壁外的一层黏液性物质
化学组成
多糖,少数为多肽
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
抵抗体液因子的杀菌作用
必要时提供细菌代谢时所需的水分
黏附作用,是重要的毒力因子
检测
荚膜肿胀反应
染色方法:墨汁负染
鞭毛
附着在菌体上的细长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
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单毛菌、双毛菌、丛毛菌、周毛菌
细菌的运动器官
有些细菌鞭毛与致病性有关,称H(鞭毛)抗原
菌毛
菌体表面纤细的蛋白质丝状物,包括普通菌毛和性菌毛(比鞭毛短、细)
只能在电镜下观察,具有抗原性
普通菌毛
遍布菌体全身,具有黏附细胞的能力,与致病性密切相关
性菌毛
1~4根,仅见于少数G-菌,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间传递遗传物质
细菌的致育性(F+菌与F-菌的接合)、毒力、耐药性通过性菌毛传播
芽胞
某些细菌在一定环境中,在体内形成的圆形或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
耐热性强,成分是吡啶二羧酸(DAP)
产生芽胞的都是G+菌
只在动物体外对细菌不良的环境条件下形成
保存细菌的全部生命必需物质
一个细菌只形成一个芽胞,一个芽胞也只生成一个菌体,芽胞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与真菌的芽孢区别开来),具有繁殖能力的菌体称为繁殖体
功能及医学意义
抵抗力强,对热力、干燥、辐射、化学消毒剂等理化因素有强大的抵抗力
杀死细菌的芽胞是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
是某些外源性感染的重要来源(破伤风、炭疽病)
细菌形态与结构检查法
显微放大法
普通光学显微镜(常用油镜观察)
暗视野显微镜:观察活菌运动以及螺旋体
相差显微镜:观察活菌
电子显微镜
染色法
革兰染色法
步骤
初染:结晶紫
媒染:碘液
脱色:95%的乙醇
复染:复红复染
适用对象:所有细菌(有细胞壁的细菌)
原理(假说):与细胞壁结构、等电点以及核糖核酸镁盐有关
抗酸染色法
初染:苯酚复红初染,加热避免沸腾
脱色:3%盐酸乙醇脱色
复染:亚甲蓝复染
适用对象:分枝杆菌属 :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因为细胞壁中含有大量脂质(lipid),通过加热和抗酸染色识别
结果:抗酸染色阳性菌为红色(苯酚复红),其他杂菌为蓝色(亚甲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