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04沉井施工技术、水池施工中的抗浮措施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沉井施工技术、水池施工中的抗浮措施),制作沉井的地基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沉井制作阶段的荷载时,应按设计进行地基加固,刃脚的垫层采用砂垫层上铺垫木或素混凝土,且应满足下列要求:砂垫层分布在刃脚中心线的两侧范围,应考虑方便抽除垫木;砂垫层宜采用中粗砂,并应分层铺设、分层夯实。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 (03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水池施工技术、构筑物满水试验)。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水池施工技术),施工方案:基础处理、结构形式、材料与配比、施工工艺及流程、模板及其支架设计(支架设计、验算)、钢筋加工安装、混凝土施工、预应力施工。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记一篇有颜又有料的笔记-by babe
伯赞学习技巧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
给水排水厂站工程施工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水池施工技术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水池施工技术
构筑物满水试验的规定
沉井施工技术
沉井的构造:包括井筒、刃脚、隔墙、梁、底板
沉井准备工作
基坑准备
地下水位应控制在沉井基坑以下0.5m,基坑内的水应及时排除;
采用沉井筑岛法制作时,岛面标高应比施工期最高水位高出0.5m以上
地基与垫层施工
制作沉井的地基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沉井制作阶段的荷载时,应按设计进行地基加固
刃脚的垫层采用砂垫层上铺垫木或素混凝土,且应满足下列要求:砂垫层分布在刃脚中心线的两侧范围,应考虑方便抽除垫木;砂垫层宜采用中粗砂,并应分层铺设、分层夯实。
沉井刃脚采用砖模时,其底模和斜面部分可采用砂浆、砖砌筑;每隔适当距离砌成垂直缝。砖模表面可采用水泥砂浆抹面,并应涂一层隔离剂。
沉井预制
混凝土应对称、均匀、水平连续分层浇筑,并应防止沉井偏斜
分节制作沉井
每节制作高度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且第一节制作高度必须高于刃脚部分;井内设有底梁或支撑梁时应与刃脚部分整体浇筑。
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等级75%以后,方可拆除模板或浇筑后节混凝土。
混凝土施工缝处理应采用凹凸缝或设置钢板止水带,施工缝应凿毛并清理干净;内外模板采用对拉螺栓固定时,其对拉螺栓的中间应设置防渗止水片;钢筋密集部位和预留孔底部应辅以人工振捣,保证结构密实。
沉井每次接高时各部位的轴线位置应一致、重合,及时做好沉降和位移监测;必要时应对刃脚地基承载力进行验算,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地基及结构的稳定。
分节制作、分次下沉的沉井,前次下沉后进行后续接高施工。
后续各节的模板不应支撑于地面上,模板底部应距离地面不小于1m。搭设外排脚手架应与模板脱开。
下沉施工
排水下沉
挖土应分层、均匀、对称进行;对于有底梁或支撑梁沉井,其相邻格仓高差不宜超过0.5m;开挖顺序应根据地质条件、下沉阶段、下沉情况综合运用和灵活掌握,严禁超挖
用抓斗取土时,井内严禁站人。对于有底梁或支撑梁的沉井,严禁在底梁以下任意穿越
不排水下沉
沉井内水位应符合施工设计控制水位,井内水位不得低于井外水位
下沉有困难时,应根据内外水位、井底开挖几何形状、下沉量及速率、地表沉降等监测资料综合分析调整井内外的水位差
流动性土层开挖时,应保持井内水位高出井外水位不少于1m
沉井下沉控制
下沉应平稳、均衡、缓慢,发生偏斜应通过调整开挖顺序和方式”随挖随纠、动中纠偏“
沉井下沉监控测量
下沉时标高、轴线位移每班至少测量一次,每次下沉稳定后应进行高差和中心位移量的计算
终沉时,每小时测一次,严格控制超沉,沉井封底前自沉速率应小于10mm/8h
如发生异常情况应加密量测
大型沉井应进行结构变形和裂缝观测
辅助法下沉
阶梯外壁:沉井外壁采用阶梯形以减少下沉摩擦阻力时,在井外壁与土体之间应有专人随时用黄砂均匀灌入,四周灌入黄砂的高度不应超过500mm。
触变泥浆套助沉
空气幕助沉
爆破方法开挖下沉
沉井封底
干封底
在井点降水条件下施工队沉井应继续降水,并稳定保持地下水位距坑底不小于0.5m;在沉井封底前应用大石块将刃脚下垫实
采用全断面封底时,混凝土垫层应一次性连续浇筑;有底梁或支撑梁分格封底时,应对称逐格浇筑。
封底前应设置泄水井,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且满足抗浮要求时,方可封填泄水井、停止降水。
水下封底
基底的浮泥、沉积物和风化岩块等应清除干净;软土地基应铺设碎石或卵石垫层
混凝土凿毛部位应洗刷干净
浇筑混凝土的导管加工、设置应满足施工要求
浇筑前,每根导管应有足够的混凝土量,浇筑时能一次将导管底埋住
水下混凝土封底的浇筑顺序,应从低处开始,逐渐向周围夸大;井内有隔墙、底梁或混凝土供应量受到限制时,应分格对称浇筑。
每根导管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且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宜小于1.0m;各导管间混凝土浇筑面的平均上升速度不应小于0.25m/h;相邻导管间混凝土上升速度宜相近,最终浇筑成的混凝土面应略高于设计高程
水下封底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沉井能满足抗浮要求时,方可将井内水抽出除,并凿除表面松散混凝土进行钢筋混凝土底板施工
水池施工中的抗浮措施
当地下水位较高或雨、汛期施工时,水池等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防止水池上浮
当构筑物设有抗浮设计时
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水池基坑施工前必须采取人工降水措施,把水位降低至基坑底下不少于500mm,以防止施工过程中构筑物浮动,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在水池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并达到规定强度时,应及时施做抗浮结构
当构筑物无抗浮设计时
水池施工应采取抗浮措施
施工时应采取降水排水措施的水池(构筑物)工程
受地表水、地下动水压力作用影响的地下结构工程
采用排水法下沉和封底的沉井工程
基坑底部存在承压含水层,且经验算基底开挖面至承压含水层顶板之间的土体重力不足以平衡承压水水头压力,需要减压降水的工程
施工过程降水排水要求
选择可靠的降低地下水位方法,严格进行降水施工,对降水所用机具随时做好保养维护,并有备用机具
基坑受承压水影响时,应进行承压水降压计算,对承压水降压的影响进行评估
降水排水应输送至抽水影响半径范围以外的河道或排水管道,并防止环境水源进入施工基坑
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间断降水排水,并应对降水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构筑物未具备抗浮条件时,严禁停止降水排水
雨期施工过程必须采取抗浮措施
雨期施工时,基坑内地下水位急剧上升,或外地表水大量涌入基坑,使构筑物的自重小于浮力时,会导致构筑物浮起。施工中常采用的抗浮措施如下:
基坑四周设防汛墙,防止外来水进入基坑;建立防汛组织,强化防汛工作
构筑物下及基坑内四周埋设排水盲道(盲沟)和抽水设备,一旦发生基坑内积水随即排除
备有应急供电和排水设施并保证其可靠性
当构筑物的自重小于其承受的浮力时,会导致构筑物浮起;应考虑因地制宜措施:引入地下水和地表水等外来水进入构筑物,使构筑物内、外无水位差,以减小其浮力,使构筑物结构免于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