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生物总导图
干货分享!这是一篇关于生物总导图的思维导图!此图包含病毒、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等六方面及其细化的生物知识,内容详细、重点突出、排版清晰、逻辑鲜明,带你有条理地学习整理生物知识,便于理解记忆,适用于考前复习整理,以及日常学习记忆!如有需要,欢迎采纳收藏!
编辑于2021-03-14 21:00:51
病毒
结构
蛋白质
内部遗传物质
宿主细胞
细胞
类型
原核生物
特点:无成型的细胞核、及其叶绿体、线粒体等众多细胞器
原核代表生物
蓝藻、大肠杆菌等各种细菌(带有弧菌、杆菌、球菌字样的都是)
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放线菌
真核生物
真菌:酵母、霉菌、青霉、曲霉、蘑菇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细胞组织
细胞壁:保护与支撑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核:
细胞的控制中心
染色体
组成
蛋白质
DNA
基因是有效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等位基因,同组染色体中的位置相同的基因
基因总是成对存在
基因是间接控制性状
人体当中有46条(23组)染色体,其中有两条(一组)是性染色体XY
若某种生物是二倍体一组染色体就为两条,为四倍体的一组染色体就为四条,如此类推,偶数倍体才可以进行有性生殖
叶绿体
内涵叶绿素以及光合作用相关的酶
绿色植物特有,但是不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一定是绿色植物(蓝藻)
线粒体
呼吸作用主要场所
组织
植物组织
保护组织:存在于植物体的表面,由一层或数层细胞构成,具有防止水分过度蒸腾,抵抗外界风雨和病虫害侵入
机械组织:对植物起主要支撑和保护作用的组织
分生组织:细胞具有持续分裂新细胞能力的组织,其衍生细胞可分化成各种组织
营养组织:指植物的根、茎、种子中,常有大量贮藏营养物质的组织存在
输导组织
筛管
导管
动物组织
上皮组织
皮肤
外表皮:无血管
角质层
生发层
内真皮:属于结缔组织,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与神经末梢
肌肉组织:平滑肌、骨骼肌和心肌
结缔组织:血液、淋巴,松软的固有结缔组织和较坚固的软骨与骨,具有具有连接、支持、营养、保护等多种功能
神经组织
器官
植物器官
根
主要作用:吸收水和无机盐
组成
成熟区(根毛区)
伸长区
分生区
根冠
茎
结构:茎卷须、茎刺、根茎、块茎、鳞茎、球茎
叶
结构特点:表皮,叶肉,叶脉
进行的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花
完全花: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内含雌蕊、雄蕊、子房等
雌蕊
柱头
花柱
子房
胚珠
珠被→珠被→种皮
卵细胞→受精卵→胚
极核→受精极核→胚乳
种子
子房壁→果皮
不完全花:裸子植物特用,一般多以单性花、无性花为主
种子的萌发
自身条件
胚是完整的
胚是活的
不处于休眠期
外界条件
适宜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适宜的温度
探究活动
系统
植物:无系统,只有应激性
动物系统(人体)
神经系统
单位:神经元
突起
树突
轴突
胞体
结构基础:反射弧
感受器:传入神经末梢以及多种多样组织细胞
传入神经
带有神经节
神经中枢
高级神经中枢
低级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传出神经末梢和传出神经末梢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
反射
条件性反射:不需要通过后天学习
非条件性反射:需要通过学习
例子
视觉的形成
眼球结构
视觉形成: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成像→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远近视原理
听觉的形成
耳结构
听觉形成: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锤、钻、镫)→耳蜗(耳蜗内感受器受到振动的刺激,产生冲动)→位听视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婴儿尿床
出生婴儿尿床是属于简单反射,但可以控制排尿行为时属于复杂反射
人体受到刺激
分泌系统
外分泌腺
作用对象是外来物质
消化腺
内分泌腺
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
性激素
生长激素
抗利尿素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作用全身细胞→升血糖
肾上腺→肾上腺素→全身组织细胞→升血糖
胰岛
胰岛A→升血糖
胰岛B→全身组织细胞→降血糖
免疫系统
三道免疫
1、皮肤、黏膜
2、杀菌物质、吞噬细胞
非特异性免疫
3、免疫器官与免疫细胞
抗原抗体
疫苗
预防
打灭活病毒疫苗
利用免疫细胞中的记忆细胞的特性
治疗
血清、抗体
免疫
过强:过敏反应
过弱:艾滋病
免疫系统意义:
维护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免疫监视、防御、调控的作用
传染病三个环节
传染源(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患者)....控制
传播途径(通过空气、水、饮食、接触等),...切断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保护
切断任意环节即可
呼吸系统
呼吸道
呼吸器官
肺部
结构特点充满肺泡(体积小,数量多)
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
呼吸原理
肌肉主要有膈肌、肋骨之间的肌肉等呼吸肌
平静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
当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消化系统
消化道
口腔延续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到肛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
胃是最大的消化器官
小肠
小肠长,长约5~6 m;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内表面积;
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内表面积;
含消化液肠液、胰液、胆汁,可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
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绒毛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消化腺
唾液中有大量的唾液淀粉酶,可部分水解淀粉,余下的淀粉在小肠里胰脏分泌出的淀粉酶的作用下,继续进行水解
胃当中蛋白酶,可以把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
肝脏(最大的消化腺)
胆:胆汁可不含消化酶但可以乳化脂肪
循环系统
心血管系统内循环流动的是血液
血浆:运载激素、抗体、糖类等营养物质
血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分层实验中白色部分
血细胞运载氧气
作用
动/静脉管中有动/静脉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除肺动静脉以外,各级主动脉均经过毛细血管网流向各级静脉
大出血是动脉按压近心端、静脉按压远心端;静脉注射扎带近心端
生殖系统
雄性
雌性
子宫:精子与卵子于输卵管受精并于子宫内膜着床
生殖整个过程称为分娩
泌尿系统
组成
肾脏
肾小球: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由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肾小囊:储存原尿
肾小管:原尿中的有用物质如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中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注意:
血液流经肾脏需经过2次毛细血管,分别是在肾小球和肾小管周围,在前者,血液的氧含量没有发生变化,在后者氧含量发生了变化: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上的区别:只有血浆中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原尿中没有大分子物质但有葡萄糖;尿液中没有葡萄糖
运动系统
组成
骨
骨膜、骨质、骨髓
一块骨头就是一个器官
骨连结
关节的主要结构
关节面
关节窝
关节头
上有软骨
关节腔
内有滑液
关节囊
骨骼肌
肱二头肱三头肌
病: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当中滑出
个体
菌落
细菌
真菌
植物
孢子植物
藻类
没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分化,但海中有根状物固定
生活在水里,有多细胞也有单细胞,也有真核cell也有原核cell
例子:海带、水棉、衣藻、蓝藻、地衣
苔藓
一般具有茎和叶,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所以无输导组织
有真正的根,只有短而细的假根。起固着作用,所以植株通常矮小
叶只有一层细胞,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生殖过程离不开水,代表作物:葫芦藓、地钱
蕨类
有根、茎、叶的分化,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发达
代表生物、肾蕨卷柏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有根、茎、叶、种子(淀粉)
无真正的花
代表作物:苏铁
被子植物
单子叶植物:小麦、玉米、水稻、莴苣
双子叶植物:
动物
无脊椎
腔肠动物
特点: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水螅、水母、海葵、珊瑚
扁形动物
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涡虫、血吸虫、猪肉绦虫
线形动物
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生殖器官发达。)
环节动物
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以植物的枯枝、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主要运动器官肌肉,刚毛辅助运动,靠近环带的为前端。)、沙蚕、蛭
软体动物
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蚌、扇贝、文蛤、镒蛏、石鳖、蜗牛、乌贼(贝壳退化成内骨骼)、章鱼(贝壳退化成内骨骼)
节肢动物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分类
昆虫类
身体分头、胸、腹 三部分;有一对触角(触觉和嗅觉);胸部生着3对足(善于跳跃)和2对翅 (适于飞行)
发育类型分类
完全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 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成虫的显著不同。
例如:蚊、苍蝇、蜜蜂、家蚕等
不完全变态发育
卵→幼虫→成虫,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差别不大
蝗虫、蜻蜓、蟋蟀、蝼蛄
甲壳类(虾、蟹)
多足类(蜈蚣、蚰蜒、马陆
蛛形类(蜘蛛、蝎子)
有脊椎
鱼
形态结构
体色:体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
体形:梭形,游泳时减少水的阻力
体表:有鳞片保护身体,有黏液减少阻力
用鳍游泳,鳍是鱼的运动器官(背、胸、腹、臀、尾鳍),胸鳍和腹鳍有保持鱼体平衡的作用,尾鳍能够保持鱼体的前进方向。
用鳃呼吸 鳃由鳃丝、鳃耙和鳃弓组成,主要部分是鳃丝,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因此鳃是鲜红色的。
雌雄异体,体外(水中)受精,水中发育
代表:淡水鱼类(中华鲟(“长江鱼王”活化石)、草鱼、青鱼、鲢鱼、鳙鱼、鲫鱼、鲤鱼)和海洋鱼类(鲨、带鱼、银鲳、魟)等。
两栖动物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代表:大鲵(娃娃鱼)、青蛙、蟾蜍、蝾螈等
青蛙发育特点:雌雄异体,水中产卵,体外受精,变态发育。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鸟
主要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家鸽特征
①身体呈流线型,减小空气阻力。
②两翼和尾部生有大型正羽,可以扩大两翼面积,使两翼扇动有力,尾部的正羽有控制方向的作用。
③胸肌发达,能强有力地牵引翅膀扇动空气
④骨骼薄,长骨中空,可减轻体重;胸骨发达,有龙骨突,为发达的胸肌提供附着的场所。
⑤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直肠短,能及时排出粪便,减轻体重。
⑥用肺和气囊进行双重呼吸,可获得充足的氧气。(气囊的作用是:暂时贮存气体,辅助呼吸)
哺乳动物
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切断植物纤维)、犬齿(撕裂食物)和臼齿(磨碎食物)的分化
按照生殖方式分类
无性生殖
无性生殖是一类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类型
分裂生殖(细菌及原生生物)
出芽生殖(酵母菌、水螅等)
孢子生殖(蕨类等)
营养生殖(草莓匍匐茎等)
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是通过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
植物:花
动物
卵生生物
卵的结构
卵细胞
卵黄膜:保护
卵黄: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提供
胎盘:卵黄中间小白点
非细胞结构
卵壳:有气孔,保护
卵白:提供营养物质
气室:气体交换
代表:鳄鱼、乌龟
胎生生物
胚的发育
受精卵→胚胎→胎儿
胎盘与脐带
胎盘
受精的卵由输卵管下部进入子宫,并种殖在子宫内膜上
为胎儿进行营养、呼吸和排泄的器官
脐带
脐带是胎儿和胎盘之间的连系结构
胎儿盘液与绒毛间隙内母体血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羊水
保护
恒温
利于胎儿体液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