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MBA考研逻辑1000题专项学习重点知识整理
赵鑫全老师的逻辑专项教程,重点知识整理,以便随时学习记忆。
MBA-李教授词汇第一课,根据视频整理,热爱单词,我从做起,每天整理一份。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马克思主义原理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逻辑1000题专项课-重点知识
专项一(简单判断推理)
推论重点知识
换位规则
所有(→)
能逆否,不能换位, 能推"有的"
有的(=)
能换位 ,不能逆否
推结论规则
①
从"有的"出发,有的在最前
②
首尾相连
③
俩个“有的”什么也推不出
经验
出现矛盾的词,优先“逆否→”
出现相同的词,但位置不能连,优先换位“=”
从“→”可得出“=”
等价变形
例句:
不可能所有不会哭的孩子并非都没有糖吃
= ....
易错题1
无奸不商
不奸诈就不能是商人
商人都是奸诈的
无商不奸
没有一个商人不是奸诈的
= 所有的商人都是奸诈的
易错题2
有的S喜欢所有P(T)
→
所有P 都有S喜欢(T)
所有P 都有S 喜欢(T)
有的S 喜欢所有P (?)
专项二(复合判断推理)
推理题
题干1个前提
P∧Q
P.Q
P v Q
且为真能推或为真
P∨Q
-P → Q(T) =
-Q → p (T)
P → Q
= -Q → -P(逆否等价)
= -P ∨ Q (或等价)
题干多个前提
递推关系
A→B,B→C
A→B→C
A→B,-A→C
-C→A→B
两难推理
P → Q ;-P → Q
Q
P→ Q ; P→ -Q
-P
P→ A ; -P→B
A ∨ B
子主题
有确定信息
确定信息 + V |
将确定信息代入题干
④
信息比照题:
逐一代入验证
矛盾题(矛盾关系)
求一定假|不可能真
削弱题
题干是形式的语言
真话假话题
判断间的关系
---
(1)
P∧Q 矛盾 -P∨-Q
P∨Q 矛盾 -P∧-Q
P→Q 矛盾 P∧-Q
有确定真假个数的真假话
矛盾(1T 1F)
至少有1T
包含
至少有1F
补充知识点
复合命题之间关系
选言判断
或者A,或者B
= A+B
等价于
至少有一个
-A ⇒ B
-B ⇒ A
矛盾
-A ∧-B
要么A,要么B
= A.-B + -A.B
恰好有1个
A当且仅当B
联言判断
A并且B
= A.B
两个都有
-A ∨ -B
假言判断
如果A,那么B
=A ⇒ B
有前则有后
-A + B
-B ⇒ -A
A.-B
只有A,才有B
= B ⇒ A
有后则有前
-B + A
-A ⇒ -B
B.-A
除非A,否则B
无前则有后
A + B
A ⇒ B 且 B ⇒A
同时有或者同时无
命题中的嵌套格式
A、B至多有一个,如果这点能做到,那么有C
表示为:(-A + -B) + C
A、B都没有,如果这点做不到,那么有C
表示为:-A.-B + C
如果A并且B,那么C,否则D
表示为:(A.B ⇒ C)+D
等价于 (-A + -B)+C +D
选言&联言的摩根定律
:

假言命题 A B 中,A是充分条件(前件),B是必要条件(后件)。
当一个假命题为真时,
则:前真后必真,后假前必假,前假后不定,后真前不定
当一个假言命题为假时,
则:前真且后假
专项三(对应)
对应题
二维对应
列表,用√,×进行推理
综合对应
排序+对应|分组 + 对应 |位置+对应|真假问题
多维对应
列横向表,用排除法
突破口
区分确定信息和不确定信息
从重复的信息及相同的话题入手
假言条件的灵活使用
专项四(排序分组)
排序(从可能性少入手)
跨度大
相邻|不相邻
特殊位置
假言条件的用法
分组
明确分组情况,灵活使用剩余思想
同组|互不同组
假言条件
专项五(综合推理)
数据分析题
数据划分
明确划分的维度及标准,列表设字母,简单计算
列题:7,8
比例问题
①明确横向比、纵向比
②明确绝对值与相对值
③明确分子分母的变化对比值关系的影响
例题:3,4
相容不相容问题
明确概念是否可以重合,极大值=完全不重合
极小值=较小值
例题:5,6
倍数问题
能计算出最小公倍数即可
例题:9,10
百分数问题
区分百分数修饰的对象是否一致
例题:1,2
平均数问题
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
综合推理题
位置关系
作图法,从确定和重复位置入手
例题:11,12,13
传递关系
明确传递方向,将题干信息符号化
例题:14,15,16
综合推理
平时注重基本推理能力训练
例题:17,18,19,20
专项六七(削弱&加强)
削弱
针对论证关系
针对论证关系的质疑是力度最强的削弱,重点考虑"量度词"对削弱力度的重大影响
因果关系削弱
因果倒置
一般力度最强,优先考虑作为正确答案
存在他因
主要原则:否定题干本因的选项削弱力度强于不否定题干本因的选项
例题:题干论证,因为吸烟,所以人们得肺癌
选项A:不是吸烟,而是雾霾使得人们得肺癌
选项B:雾霾使得人们得肺癌
此时,A选项的削弱力度强于B选项
有因无果
一般提现为类比削弱,若类比对象具有可比性,则力度很强
无因有果
等比关系削弱
主要体现为质疑“求同法”和“求异法”,主要体现为:
针对求同法
前提相同+前提差异 → 结果相同
削弱:
①前提相同并存在;
②前提相同并不唯一(前提有其他相同点)
针对求异法
前提相同+前提差异 → 结果差异
① 前提差异并不存在
② 前提差异并不唯一(前提有其他差异)
方法可行削弱
主要体现为质疑“方法对于目的的可行性”
①方法不能找到;
②方法不可行,不能达到目的
③ 方法有恶果
削弱力度:① > ② > ③
加强
符号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