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章;写作主体的修养与写作能力的建构
汉语言文学专科 高等自考教材中《写作(一》的第一章内容概要。
编辑于2021-03-17 16:02:02这是自考教材《写作(一)》中的内容,个人整理,如有错误还请各位告知,非常感谢。如需要免费的请找本人,有一整套导图(从第一章到第21章)。
这是自考教材《写作(一)》中的内容,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个思维导图,对本章基本知识有一个系统性梳理,让知识体系更加清晰有序。个人整理 如有错误还请各位告知,非常感谢。
这是自考教材《写作(一)》中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事务文体概述、种类,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简报及其他。个人整理,如有错误还请各位告知,非常感谢。希望能帮助大家理清知识脉络、提高学习效率,祝大家考试顺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自考教材《写作(一)》中的内容,个人整理,如有错误还请各位告知,非常感谢。如需要免费的请找本人,有一整套导图(从第一章到第21章)。
这是自考教材《写作(一)》中的内容,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个思维导图,对本章基本知识有一个系统性梳理,让知识体系更加清晰有序。个人整理 如有错误还请各位告知,非常感谢。
这是自考教材《写作(一)》中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事务文体概述、种类,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简报及其他。个人整理,如有错误还请各位告知,非常感谢。希望能帮助大家理清知识脉络、提高学习效率,祝大家考试顺利~
第二章 写作主体的修养与写作能力的建构
作者的素质与修养
应该视野开阔,知识准备丰富或在某个领域术有专攻的人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个意思
陆游教导儿子:我初学诗时,但欲工藻绘。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是个优秀的思想者,善于对社会人生思考。(要学会批判性反思、要有创造意识)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
一篇作品的思想价值,最终取决于作者对于社会人生思考洞察的深度和思想境界的高低。
是一个健康精神价值的坚守者和捍卫者。
追问生命的意义,坚持人生的理想,是检验一个人精神境界和学术操守的试金石
热爱生活,能体察生命之美的有心人。
首先要投入社会生活,需要敏锐的观察和发现。
具有健全的人格
文如其人,风格及人(即写作的真谛在于作者人格的真实表达和流露)
写作能力的构成
是对人情感的与心理世界的体察与领悟力
情感是文学最根本的原动力
体察和理解人类复杂微妙的感情世界是阅读和写作的基本功,是理解人性的起点。
作者所体验过得感情感染了听众或观众,这就是艺术《艺术论》·托尔斯泰
对客观世界和生命现象的感知与想象力
孙绍振在《文学创作论》中提出:一个优秀的写作者应当具备两项特殊技能;第一,能用有限的语言信息,激发无限的想象和回忆;第二,能用抽象语词,构成感性形象。
对文本所传达的精神价值与思想哲理的洞察力与批判力
除了描绘形象,还必然会传达作者对社会、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一部作品能打动读者,除了真切的情感、生动的形象外,还有赖于多体现的价值关怀和人格力量。
对文本语言形式的感受力、组合力、表现力
一个作者就是以特定语言为媒介表达自己生命体验的人。必然是对美的语言有着敏锐的感觉和出色驾驭能力的语言大师。 努力形成自己的表达风格与个性。
胡适在“五四”时代《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总结了四条原则:一、要有话说,方才说话;二、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三、要说我自己的话,别说别人的话。四、是什么时代的人,说什么时代的话。
对所论对象进行逻辑梳理的判断力、分析力和思辨力
1.从思维角度讲,作者的理念是否有思想价值,能否产生强大的说服力要经过:
首先要通过客观冷静的推理和判断加以确认。
(观点是什么)思想如何在作品中恰当的展开,预设主题能否合理阐发,需要借助逻辑的工作加以佐证。
(举例)运用概念、判断对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概括的逻辑思维过程。
2.任何作品,在行文(即语言表达),都必须讲究文思和文理。
文思:指文章的总体构思(包括立意、选材),都必须有逻辑的合理性。
文理:指文本的结构框架,行文的脉络线索,从操作层面上看,就是处理好语言表达的主次关系和逻辑顺序。
写作是定向思维,多数作者是怀着明确的目的写作的,如:墨子《非攻》为平息天下征伐;蔡元培为兴教化而倡美育。朱自清《论气节》为清古今阶级角色与精神演变。
(绿色的为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