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椎骨的分类,运动系统的分类,骨的分类
人体解剖生理学中椎骨的分类及形态结构特点,运动系统的分类,骨的分类及组成。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思维导图
运动系统
骨连结
骨:成人体内有206块骨,其中6块听小骨属于感觉器
骨的分类
按部位分
颅骨(23块)
脑颅骨(8块)
额骨
额鳞
眶部
鼻部
筛骨
筛板:多孔的水平骨板
垂直板:构成骨性鼻中隔上部
筛骨迷路(筛窦):菲薄骨片围成的小腔,附有两个卷曲小骨片,称上鼻甲和中鼻甲
蝶骨
体:中间部的立方形骨块
大翼
小翼
翼突
枕骨
不成对
颞骨
顶骨
成对
面颅骨
躯干骨
椎骨(24块)
一般形态
椎体(前方短圆柱形)后面微凹陷,与椎弓共同构成锥孔
椎弓(后方板状)
椎弓根
椎弓板
突起(7个)
棘突(1个)
横突(1对)
关节突(两对)
锥孔(上下贯通成锥管)
椎间孔(相邻锥孔的上下切迹共同围成)
各部椎骨主要的形态特征
颈椎(7块):椎体较小,椎孔较大,呈三角形,横突有孔,称横突孔
第1颈椎(寰椎):无锥体,棘突和关节突,后面正中有齿突凹
第2颈椎(枢椎):椎体向上伸出齿突,与寰椎齿突凹相关节
第七颈椎(隆锥):棘突长
第2-6颈椎的棘突短而分叉
胸椎(12块):椎体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横断面呈心形
有上下肋凹,与肋头相关节
横突末端前面:有横突肋凹与肋结节相关节
棘突较长,向后下方倾斜,各相邻棘突呈叠瓦状排列
腰椎(5块):椎体粗壮,横断面呈肾形,棘突宽短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各棘突的间隙较宽,临床上可于此作腰椎穿刺术
胸骨(1块):长方形扁骨
胸骨柄
胸骨体:呈长方形,外侧缘连接第2-7肋软骨
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平对第二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向后平对第四胸椎体下缘
剑突:扁而薄,形状变化较大,下端游离
肋骨(12对):肋由肋骨(扁骨)和肋软骨构成
第1-7对肋前端直接与胸骨连结,称为真肋
第8-10对肋不直接与胸骨相连,称假肋。肋前端借助软骨与上位肋软骨连结,形成肋弓
第11-12对肋前端游离于腹壁肌层中,称浮肋
肋骨
肋头
肋颈
肋结节
肋角
第11、12肋骨无
肋沟
第一肋骨无
肋体
骶骨(1块):由5块退化的骶骨融合而成
尾骨(1块):由3-4块退化的尾骨融合而成,上接骶骨,下端游离为尾骨尖
中轴骨
四肢骨
按形态分
长骨:分布于四肢,呈长管状,分为一体两端
骨干(体)
骺(两端膨大)
相邻的部分叫干骺端,幼年时保留透明软骨部分称为骺软骨,成年后骺软骨骨化,骨干与骺融为一体,遗留的痕迹叫骺线
髓腔(骨干内有的空腔):容纳骨髓
短骨:形似立方体,多成群分布于连接牢固且运动较灵活的部位,如腕骨和跗骨
扁骨:呈板状,参与构成颅腔、胸腔和盆腔壁,可保护脏器,如颅盖骨和肋骨
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如椎骨
骨的构造
骨膜
骨外膜
外层:外层致密,有许多胶原纤维束穿入骨质,使之固着与骨面(纤维结缔组织)
内层:内层疏松
骨内膜:菲薄的结缔组织(骨髓腔和骨松质的网眼衬有)
骨质
骨密质:结构致密,抗压抗扭曲性强,分布于骨的表面
骨疏质:呈海绵状,由相互交织的骨小梁排列而成,配布于骨的内部
扁骨的骨密质配布于表层,称内板外板,外板坚韧内板脆;骨松质配布于中间,称板障
骨髓
红骨髓:红色,有造血和免疫的功能,胎儿和幼儿的骨髓均为红骨髓
黄骨髓:黄色,5岁以后,长骨骨干里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呈黄色,失去造血能力,失血过多或重度贫血时,黄骨髓能转化成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
骨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有机质:胶原纤维束和黏多糖蛋白等(弹性和韧性)
无机质:主要是碱性碳酸钙(坚硬挺实)
幼儿:有无机质各占一半 成年人:有比无=3:7 老年人:骨无机质占比更大
骨骼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