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下图汇总了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佛教与哲学、佛教与文学、佛教与艺术、佛教与民俗道德、人生的幸福、空的智慧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记一篇有颜又有料的笔记-by babe
伯赞学习技巧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佛教与哲学
纵观中国中国哲学史,佛教占据重要地位
哲学角度研究构建 华严哲学 唯识哲学 天台哲学 中观哲学
唯识哲学思想归纳为两点:一:我们认识的对象没有离开自己的认识。二:我们认识的对象是由自己规定的
佛教与文学
佛教对中国文学影响很广泛
佛经阐述的时空观为我们展示磅礴的气势,举例<维摩经>里故事很有力的阐述了以宇宙为舞台,以无限时空为背景,那开放的想象极大拓展了国人思维.
佛教典籍体裁也非常丰富. 古代很多文学作品都蕴含着佛理,流动禅意.
有部分作品取材于佛教或相关内容,如西游记 红楼梦
佛教与艺术
佛教对艺术创作影响也很大,佛教促进了雕塑.建筑.绘画艺术发展.
雕塑领域最突出,佛教造型不仅数量多,有令世人瞩目艺术价值.
古建筑中相当一部分是寺庙建筑,如山西佛光寺大殿 南禅寺大殿.佛教名胜是人文景观中重要内容
绘画和书法作品也离不开佛教题材.山水画古寺梵刹,人物画有诸菩萨金刚罗汉高僧大德.各大名家抄写经书不胜枚举如;林则徐<阿弥陀经> 弘一大师书<华严经集联>.
我们要具备佛学修养才能追随创作者创作心路进入那种意境,领略那番禅意和超然
佛教与民俗 道德
佛菩萨圣诞等宗教节日逐渐成为社会普遍接受民俗节日
佛教对道德方面影响:维系社会安定.佛教立足于现实人生且具有包容性.佛教认为自利与利他是统一的.佛教将眼前利益与长期利益融为一体,凡是利于别人行为必然有利于自己.真正的利益是完善人格和提升生命素质,而这一结果与行善是同步的是当下能感受到的.
人生的幸福
生命是习惯的积累.今生是过去生命的延续,还带着以往的种种习性
幸福根本在于良好的心态,未来能否获得幸福关键取决心理素质,面对风云变化我们需要正确看待,不执著,坦然淡定,宠辱不惊.
幸福生活要简单,幸福是个人的感觉,人活在自己的心态中,谁也不能划定一个标准,幸福是无法具体量化的.
幸福生活是健康自然的.举例正面认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虽不发达但人们很快乐,劳动时也引亢高歌. 反面认识;全盘西化世界千篇一律,人为将人与大自然格局 到处高楼大厦,这样浮躁环境人变得急功近利.
“空”的智慧
"空"是对存在的智慧诠释
存在的当下就是空
缘起性空,否定有独存不变的事物存在.任何事物存在既是有也是空.佛教所说"空"帮助我们透视事物真相透视因缘假相.
佛法修行角度"空"主要是破除我执.回归原初自然状态,成为一个自在的人.
学佛就是粉碎我执,将生命宝藏开发出来,整个佛法修行就是破除我执的过程.禅宗说的开悟,正是打开生命宝藏的钥匙.
结说
认识生命才是人生幸福的根本. 佛法智慧可以启发帮助当代人树立正确观念与良好的心态,才能有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