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四章 写作素材的积累
有时候写文章时候能回忆起之前阅读过相关素材,并且能引用,但是由于没有及时积累整理,只有大概模糊的印象,非常可惜。所以做好素材积累是十分重要的。汉语言自考教材《 写作(一)》内容,个人整理,不完善之处还请告知修改,谢谢。
编辑于2021-03-31 16:13:22这是自考教材《写作(一)》中的内容,个人整理,如有错误还请各位告知,非常感谢。如需要免费的请找本人,有一整套导图(从第一章到第21章)。
这是自考教材《写作(一)》中的内容,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个思维导图,对本章基本知识有一个系统性梳理,让知识体系更加清晰有序。个人整理 如有错误还请各位告知,非常感谢。
这是自考教材《写作(一)》中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事务文体概述、种类,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简报及其他。个人整理,如有错误还请各位告知,非常感谢。希望能帮助大家理清知识脉络、提高学习效率,祝大家考试顺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自考教材《写作(一)》中的内容,个人整理,如有错误还请各位告知,非常感谢。如需要免费的请找本人,有一整套导图(从第一章到第21章)。
这是自考教材《写作(一)》中的内容,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个思维导图,对本章基本知识有一个系统性梳理,让知识体系更加清晰有序。个人整理 如有错误还请各位告知,非常感谢。
这是自考教材《写作(一)》中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事务文体概述、种类,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简报及其他。个人整理,如有错误还请各位告知,非常感谢。希望能帮助大家理清知识脉络、提高学习效率,祝大家考试顺利~
第四章 写作素材的积累
写作素材与素材积累
素材的含义、特点:
1.素材的定义:既指“为创作需要而收集的原始材料”,还指在写作目标出现之前,作者生命际遇中的原始事件、事实、表象以及知识、日常经验等。
2.素材的特点:素材的积累是动态的、历时空的。是持续的一种生命状态,强调对能够发挥孕育意义作用的经验性的事实,以及习得知识的重视与自觉储备。
素材积累在写作过程中的作用
(一)能够激活作者写作动机的心理机制
朱熹: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
苏轼: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与咏叹。“
(二)素材的积累过程促使写作“灵感”发生
(三)是形成文章思想观点的物质基础
素材积累的特点
自然性与持续性
自然性:按照大脑自身的生理法则储存。
持续性:时间是漫长的,生命不息,积累不止。
系统性与独特性
是指积累的条理性和系列化,归类存放有价值的资料。
作者建立的素材系统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和职业色彩。
素材积累的要求
贵在“勤”字
要丰富
要与思考紧密结合
要及时整理(对突发奇想予以关注)
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写作素材的类型 (未考)
文学写作的素材
要求:
应注重对人、事、景物等素材的积累,强调将广泛的收 集与侧重观察相结合。
(1)凡是有可能接触、了解的各种人,包括已经作古,见于文字记载或传闻中的历史人物都要了解; (2)事,指各种各样的事件、事迹和事故; (3)景物,指各种风景和物体。
学术写作的素材
要求:注重对有关的现象、事实、实物、数据、文献等素材 资料的积累
现象素材(事物发展的外部形态,文学、经济、精神……发展现象)C
事实素材(真实情况)
巴甫洛夫:”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没有它,你任何时候也不可能起飞,没有它,你的“理论”就是无用的挣扎。“c
实物素材(具体物件)
数据素材(数字)
文献素材(图书资料)
实用写作素材 (是人们生活中处理公务或私事用的行政公文、事务文书以及个人应用文 。)
要求:注重对政策、法令、规章、制度以及有关的情况、问 题、事件、事实等素材的收集。
1.积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理论知识。 2.积累一定基础知识,必要的专业知识。 3.对本地基本情况要有足够的了解。 4.对领导思路和观点的积累。
自觉积累素材的途径与方法(7年7考)
观察
调查
阅读
注意区别:一个是素材,一个是素材的积累。
第四章 写作素材的积累
写作素材与素材积累
写作素材的类型 (未考)
自觉积累素材的途径与方法(7年7考)
观察
分类:
①艺术观察:是运用审美的眼光,去认识和捕捉社会生 活中的人物、事件以及景观等美的形象,以获取创作素材的 一种感知活动。
②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客观 事物的一种科学认识方法。
艺术观察与科学观察的区别: 1.注意对具体生动形象细节和特殊感觉得摄取。 2.观察中情感意志的悄然注入。就不在是纯客观的“真是事实”。而是心灵受了异变的“艺术真实”。 3.观察中理性的控制会以创造更有价值、更美的东西为目的。
③实用观察:是指一般人运用感觉器官感受外界的各种 刺激,捕捉周围事物的一种感知活动。
实施:
艺术观察的实施:
①选取理想的观察视点和方法。 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观察的物理位置不同,画面所包含的范围、对象也会有所不同,根据观察目的选择最佳观察点被视为第一步要做的事情。
《医者仁心》深入医院五年
定点观察
深入人物的环境对其行为状态正面观察
动态观察
对人物在不同活动场景中与他人交往时进行观察
②抓住观察对象的特点。 所谓“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说的就是抓住有特征的、典型的素材,才会为写作的感染力打下基础。
《丫崽子,莫过来》
③做好观察记录。 真实、具体、典型,有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才能做好观察记录。
应注意:
不许虚构
学会剪裁
要具体,防止空洞的情感抒发
科学观察内容的实施: (了解即可)
1.选择观察对象
2.确定观察内容
3.选择观察方法
1.动态观察 2.静态观察 3.比较观察
4.观察实施
5.整理观察资料
调查
定义:通过多种方式向他人了解所要知道的人物、事物的一种认识活动;调查也是素材积累的一种方式。 调查所得素材是他人的观察结果,不属于第一手资料,有时调查就是观察。
1.分类:
按照调查目的:
(1)社会调查:是采用询问有关人物,或查阅书面材料, 或察看现场,或取得物证等形式,了解具有社会意义的对 象。社会调查又包括基本情况调查、经验调查、问题调查、 市场调查以及案件调查等。
(2)科学调查:一般也称科学考察,是运用科学的理论 和方法,周密、系统地了解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如地貌勘 察、动植物普查、气象观察、地震监测、卫星检测等。
按照调查对象覆盖的范围:
(1)普通调查:即在一定范围里对所有的对象进行调查。 (2)典型调查:即解剖个别典型以了解一般情况。 (3)抽样调查:即在一定调查范围内,从总体调查对象中抽取部分样本以推测整体的情况。 (4)重点调查:即在一定范围里选取重点样本为对象进行调查。
按照调查的形式:
(1)统计调查:是指收集各种统计资料以获得精确的 数据。 (2)问卷调查:是以卷面的形式提出所要调查的问题 进行询问调查。 (3)网络调查:是通过网络空间发放调查问卷,以获 得相关数据。
2.实施:
(1)调查准备 (2)调查思路的形成 (3)调查问题的提出 (4)调查问卷的设计 (5)调查素材的记录
(1)调查准备 : 一、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 二、准备好与调查相关的专门知识; 三、做好相关工具的操作技术方面的准备; 四、做好心理准备; 五、根据调查对象及目的确定调查方法; 六、依据写作目标,制定周密的调查大纲。
(4)调查问卷的设计 ①调查问卷三部分组成:前言、正文、附录 ②调查问卷编写的原则:必要性、客观性、可能性、适度性、具体性、单一性、准确性、简明性、非否定性。 ③调查问卷提问的方式:封闭式提问,开放式提问,混合式提问。
阅读集录
概念
阅读也是研究问题、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 对于写作者来说,阅读是素材积累的途径之一。
1.阅读的对象和阅读策略
阅读分类
分为两大类:
审美的阅读
理解的阅读
从阅读过程考察可分为:
“浏览式”阅读
扫描式的锁定阅读对象
“分析式”阅读、
阅读主体以“热情的介入者”‘的身份
“研究性”阅读。
反复多次审读,读出“特殊性”
确定了写作任务之后,它们会紧密相连,共同服务写作目标。
2.从积累素材角度看,阅读对象和阅读策略可分:
①阅读专业基础理论方面的教科书、本学科的经典名著、奠基性的著作、著名学者新出版的重要专著和重要文章等。
②与本专业、本课题相关的书籍、文章。
③阅读中重视语言素材的积累,汲取名家名篇的语言营养。
3.阅读要求:
(1)阅读选择要合理。 (2)读书难易要适当。 (3)读书要与观察、社会调查相结合。 (4)读书要与评价相结合。进入积极状态,即从“自我”出发,评价作者的思想按照自己的观点研究,做出阅读的结论。 【合理适当双结合】
4、阅读对象获取的渠道
(1)图书馆文献查阅 (2)网络资源搜索
5、阅读集录的方式
①剪贴集录(摘录、复印或裁剪书籍、报刊中有价值的内容)。 ②专题卡片集录(摘录阅读中与具体写作目标相关的信息,分类存储于电脑文件夹或纸质卡片中)。 ③图表演示集录(图表记录常用相关数据)。 ④网络集录(网上信息资源,复制、下载,甄别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