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自考:第七章 运思与谋篇
这是自考教材《写作(一)》中第七章 运思与谋篇的内容,包括运思的程序、谋篇与结构两个部分内容。个人整理,如有错误还请各位告知,非常感谢。希望能帮助大家理清知识脉络、提高学习效率,祝大家考试顺利~
编辑于2021-04-01 09:46:26这是自考教材《写作(一)》中的内容,个人整理,如有错误还请各位告知,非常感谢。如需要免费的请找本人,有一整套导图(从第一章到第21章)。
这是自考教材《写作(一)》中的内容,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个思维导图,对本章基本知识有一个系统性梳理,让知识体系更加清晰有序。个人整理 如有错误还请各位告知,非常感谢。
这是自考教材《写作(一)》中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事务文体概述、种类,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简报及其他。个人整理,如有错误还请各位告知,非常感谢。希望能帮助大家理清知识脉络、提高学习效率,祝大家考试顺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自考教材《写作(一)》中的内容,个人整理,如有错误还请各位告知,非常感谢。如需要免费的请找本人,有一整套导图(从第一章到第21章)。
这是自考教材《写作(一)》中的内容,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个思维导图,对本章基本知识有一个系统性梳理,让知识体系更加清晰有序。个人整理 如有错误还请各位告知,非常感谢。
这是自考教材《写作(一)》中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事务文体概述、种类,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简报及其他。个人整理,如有错误还请各位告知,非常感谢。希望能帮助大家理清知识脉络、提高学习效率,祝大家考试顺利~
第七章 运思与谋篇
运思的程序
含义:
是建立在聚思和立意基础上的,是写作立意完成后作者对文章走向符号化阶段的整体性考虑,属于写作思维运动的定性阶段。
李渔:“结构二字,则在引商刻羽之先……”
作用 :
1、运思能加深作者对生活元符号意义的认识,形成写作境的通道。
2、运思是决定文章质量的关键。
一个负责任的作者在运思阶段会如同蜜蜂采花酿蜜一样,对生活进行反复的消化和酝酿,同时以自己的思想、观念、气质和情感去拥抱生活,并从内容到形式都对自己提出很高的要求,从而为提高作品的质量打下厚实的基础。
运思的特点 2考 【前面有个锯 有个聚】
有序化
是指按照特定的逻辑法则进行顺序排列的过程。
聚焦化
在围绕“意”展开思路时,使蕴含着某种思想感情的形象特质鲜明凸显。
个性化
每一次运思都是独一无二的。
运思的方式
形象组合思路【抒情】
定义:是一种扩散性的方式,作者有目的地围绕一点生发,或受外界信息刺激,引起向四面八方扩散,造成想象和联想(是扩散性思路的两只翅膀)。
(一)在小说里,表现为以人物性格的因果逻辑演变而推进,也可以是非因果线性逻辑呈现。 思路推进中活跃着两种元素,一是情感、一是思想。
卡夫卡的创作就是这样的。
(二)在散文写作中,表现为以作者的思想感情流动而推进。 1、在抒情性散文中,大多以作者的感情推进思路的展开 2、在议论性散文中,是以“理”为线索进行构思 3、在记叙散文中思想情感附着在核心事件上,事件的发展就是思路的发展。 不过散文写作中,思路线索往往也不是那么单纯,常常是情物交织、情理相融,曲折变化。
逻辑推导思路【议论文】
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方式,侧重对现象进行逻辑思考。
逻辑推导思路的展开一般运行的程序:
(1)意旨与文体再次互动,确定文体,明确问题(主题)。 (2)围绕意旨进行思考推导(问题分析),可采用总分推导,由整体推向局部,或由具体现象入手多方思考;可采用因果推导,由因及果;可采用正反对比推导、比较思考推导、触类旁通推导等。 (3)归纳出结论(解决问题)。
(文学写作运思中也不排除分析综合,不过这种分析是对作品题旨的思考与把握,是融合在形象思路中的。在新闻等实用写作中,却往往是形象组合与逻辑推到相结合,以逻辑推导为主,形象组合为体现。)
谋篇与结构
谋篇的含义 ·
是文章全面物化之前结构系统的确立,它包含了定体、定纲、定调几大系统元素。
1、定体:即选择或创建文章的体式(文体形式)。
2、定纲:即根据文体的规范对文章布局结构。即狭义的结构;
3、定调:即确定语调,包括语体和风格。具体来说,一是作者已形成的个人语言风格,一是与具体文体相适应的语言类型。
米兰·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就失踪作者的发现和思考出发。
谋篇的方式
一、打腹稿 腹稿是存储在作者头脑中而未见诸书面文字的文章。打腹稿,即作者在心里结构整篇文章,等酝酿成熟,执笔绘就。
二、编写文字提纲 从文字提纲的简、繁来说:有“粗纲”和“细纲”之分。 从编制提纲的时间角度看:有静态提纲与动态提纲之别。
矛盾《子夜》提纲40万字
托尔斯泰从来不写提纲
贾平凹推翻几十个月写的提纲
朱光潜:“一则纲要先想好,文章就有层次,有条理,有轻重安排,总之,就是有形式;二则,每段不预先决定……”
谋篇的内容
确立主题 拟制标题
主题是文章的核心,它决定着素材的取舍和文章的思路。
标题即文章的题目 分为命题式写作和非命题写作两种。文章标题可以更换,但主题不能随意更换。 总体来讲标题要简明、准确、贴近主旨为基本标准。
1、文学作品的标题: 有采用象征意蕴式《红高粱》; 有采用人名、事、物、地名、时间等命名《九三年》。 为文学作品拟制标题,一般追求新颖、形象、内涵丰富。 好的标题画龙点睛。
2、学术论文标题 常见有句子式《我对文学名著改编的几点看法》 词组式《情感思维与情感逻辑》 主副式《反叛与皈依——丁玲创作论》。
立意与命题同步酝酿《活着》、点明主题《她的中国心》、
选择或创建 结构模式 7考)
(一)纵向结构式(时间) 可按照事物发展的顺序组织材料,安排层次。
(二)横向结构式(空间·逻辑)
以空间转换:
韦君宜《两村行》,就是按访问地点的转换来写的
逻辑关系为序组织材料,安排结构:
《亚洲新大陆的新崛起》。这种结构法既能强化突出重点,又能连缀全貌。
(三)复迭式结构(时间空间结合)
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灵活跳跃地安排结 构,纵横交织,螺旋式展开,形成多层级或网状格局。
比如宗璞的《哭小弟》就是这样结构成篇的。
(四)串珠式结构
即在安排结构时,以一条或几条线索贯穿,将经过选择、取舍后的众多材料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比如张翎的《望月》,就是以年轻女性跨洋的人生追求和婚恋遭遇为主线,同时串联起孙氏三姐妹卷帘、望月、踏青及其周边人物的身世、留学经历、婚恋故事来结构作品的。
(五)板块式结构(议论文)
1、开篇:提出总观点,或概括一类问题的总体现象 2、中间:以叙述事例或统计数字做证明 3、结尾:是叙述者的议论
比如孟晓云的报告文学《多思的年华》, 开篇:亮出观点, 中间:组合近十个人物事例个案,分别表达了三个分论 点;最后:在对个案生动描述的基础上,借助一位女教育家的讲话,道出全文的结论。
(六)“套盒”式结构
内容安排是故事中套故事,所套故事里再套故事,层层相扣,丰富多彩,使作品更富于多意性和立体感。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的《绿房子》、《酒吧长谈》采用的就是这样的结构方法。
(七)“流动”式结构
是指作家在创作时,随着情绪、情感、意识的流走结构作品,随情布段,缘意立节,呈现出散点透视的状态。
比如张承志的《离别西海固》、刘烨园的《自己的夜晚》、刘亮程的《一个长梦》等,都运用的是这种结构方式。
写好开头和结尾
(一)开头——凤头
古人称为“起笔”,是文章的第一步。开头一要切合文体,符合表达内容的需要,二要考虑读者的接受。
李渔:“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人,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去也。”
谢榛:“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
必须有全局观,起笔定准基调。 切合文意,不能离题太远。 力求新颖别致,富有魅力。
(二)结尾——豹尾
古人称为“收笔”,是文章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 结尾好,可以深化主题,耐人回味。结尾不好,文章是“断尾的蜻蜓”。要写好结尾,须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一般来说,事物的结局就是文章的结尾。
为人重晚节,行文看结穴。
安排段落和层次
(一)段落、层次
1、含义
段落的形成不是靠字词的累积,而是相对完整的意思的涌现。层次则是根据文本表现题旨的需要,对负载意义的“段”的组合,即是由两个以上自然段组成的“意义结构”。
2、功能
段落层次是文本世界里人物活动、事件发展、场景转换、情感流动的“场”的次序迭出。小的场是段,大的场是层。
(二)安排好段落层次应遵守以下原则
1、段意要单一,即一个自然段一般只表达一个意思,并要保证内容的完整。
2、段落有换行另起的明显标志,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
3、表现段意的句子应该放到合适的位置。
4、层次安排要主次分明。
辨析题:无论长篇还是短篇,文字提纲必不可少?(答,不一定必不可少)
选择或创建结构模式总结:“文无定法”,不可生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