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小说阅读题材和体例
高中小说阅读常见题材:散文化小说、诗化小说、乡土小说……所有的知识点都给大家整理出来了,插入了图片来辅助大家理解,并且需要重点记忆的地方已经用符号和不同颜色的字体给大家标注出来了,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1-04-01 11:38:44小说
小说分类
按题材分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按表现手法分
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等
按体制分
历史小说、科幻小说、动物小说、武侠小说等
按语言形式分
文言小说、白话小说
按语言形式分
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现代主义小说
按国别分
中国小说、外国小说
读懂小说要有新视角
写意
“写意”,这一类中国化的小说,以沈从文、汪曾祺的作品为代表。这一类小说人物性格单一、类型化,情节上也无新奇可言,有大量的风物描写,而且粗看之下,这些描写与人物、情节等关系不大。倘若没有“写意”的意识,则很难理解。
心理
现代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所谓的“内向转”——心理。不同于传统小说以心理活动辅助人物行动和情节发展的处理式,现代小说把心理世界本身作为对象,极其重视内心世界的展示。如2014年江苏卷《安娜之死》选段着重描绘了安娜复杂的内心活动。
象征
有的现代小说,如果不抓住小说中的象征,并破解其象征意义,就会很难理解。读是读了,却仅仅只是读了故事而已,好像没有读透。
反讽
反讽不同于讽刺,它的基本特征是字面意义和深层意义不一致,所以,有的小说反讽隐藏得很深,如果没有这种阅读视野,很可能把小说要表达的爱憎情感给理解反了。如契诃夫的小说《摘自脾气暴躁的人的札记》
荒诞
“荒诞”是作者以荒诞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如卡夫卡的小说《村子里的诱惑》,如果以日常生活的逻辑来读,会难以理解。
四高考命题中可能出现的小说体例
1.日记体小说的叙事特点
①真实与虚构的交织,把日记的“真实性” 和小说的“虚构性”熔铸一炉,更加有利于表 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②带有浓重的自我剖析成分。日记体小说 中主人公的内心独白自然也可视为对自我意识 的分析,大胆地进行自我解剖。
④内容具有明显的片段性:记录主人公的 一些生活片段和内心感想,而非展现主人公的一生。
⑤非常强烈的独语性和主观性,通篇都是 主人公自说自话,充满矛盾和挣扎。
③激发和满足读者的窥探欲望,引发读者 对于相关问题的思考,甚至是反思,能深入到 生命的本质层面,通晓人性的深度与内涵。
如《狂人日记》《莎菲女士日记》等经典 现代小说。
2.书信体小说的叙事特点
①真实性:容易使读者产生亲切感,将自 我代入文本中,感受主人公的喜怒哀乐,仿佛 成为作者虚拟的倾述对象,有强烈的真实感和 代入感。
②自传性:人物成为作者的代言人,他们 是作者自我与个性的张扬。
③追忆性:书信往往是追忆过去的载体, 作者通过使用书信以帮助读者弄清事情的原 因,或对情节进行追溯性的叙述。
如《少年维特之烦恼》《茶花女》等经典 的外国小说。
3.“故事新编”体小说的叙事特点
①在“博考文献”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想 象和虚构,并融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
②创作方法有现实主义,也有浪漫主义的 元素;既讽刺和揭露现实,同时也能表达作者 的人生和社会理想。
③古今交融的艺术特色,以古人古事为框 架,但融进了一部分现代生活的内容。
如鲁迅的《故事新编》。
4.复调小说或称多角度叙事小说的特点
这类小说的主旨不在于展现故事情节或者 人物的性格命运,而在于展现那些拥有各自世 界、有着等同价值、具有平等地位的不同的独立 意识。
复调小说的艺术世界就是多样性的精神 之间以艺术手法加以组织的共存共在和交流互 动。“复调思维”是矛盾性、对话性、开放性和 未完成性的,这恰恰切合了我们所经历的这个 世界的多元、暧昧和边界模糊的状态,写出了生 活的多种可能性和人性深处的矛盾。
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和芥川龙 之介的《罗生门》。
5.冰心体散文化、诗意化小说的叙事特点
这类小说既有白话文的流畅,又有文言文 洗练、华美的语言,以行云流水般的文字说出 心中要说的话,倾诉自己的真情,表现爱的哲 学,宣扬自然爱、母爱、儿童爱等主题,情感真 诚温柔,情绪雅致婉约,文字清丽畅达。
现代小说叙事结构知识点
1.以情节为结构中心的小说
①注意欣赏其布局的精巧、情节的曲折离 奇,以及布局的严密和设计的变化莫测。
②学会理解悬念、发现、突转等艺术手法 的运用。
③把握小说的线索,掌握单线结构、双线 结构,了解复调小说和多角度叙事小说的特点。
2.以心理(人物性格)为结构中心的小说
注意小说中内心独白的解读,把握其中的 潜意识手法的渗透,进一步了解小说的主观抒 情魅力。
3.以背景为结构中心的小说
①注重主观抒情,使作家摆脱曲折有趣的 故事情节的诱惑。
②注重氛围渲染和背景描写。
③注重语言表现功能,保证作家于小说中 突出“诗趣”的艺术追求。
常见小说的文体特征
小小说的特点
短小精悍,以小见大;人物典型,情节紧凑;结构严谨,结尾清奇
散文化小说
(1)淡化情节,散化结构:不以扣人心弦的情节取胜,甚至都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找不到“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完整的结构模式。 (2)虚化人物:淡化人物的脸谱化,呈现人物本真的原貌,小说中的人物常常没有主次之分。 (3)营造意境:意境主要表现在气氛之中,气氛既包括作者的情感、情绪的自然流露,也包括自然风光、民情风俗、生存状态的客观再现。 (4)突出情调:反应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抗争)、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状态(思考人的命运)、满足创作主体某种表达自我的需要、体现主体的审美情趣等。 优缺点:虽然在情节的复杂性、人物的典型性和宏大主题的关注上比不上传统小说,但长于日常主题的表达,贴近生活,颇能表达主体内在的情感和体验、审美情趣等。 代表作家:阿城(《溜索》)、汪曾祺(侯银匠)、沈从文、宗璞等
小说与散文的区别
(1)小说虚构,散文写实。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而散文中的人物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剪裁加工,写意式描绘的。
(2)小说重在表达作者对人、人生、生活、世界的看法,散文重在作者情感的表达。
(3)小说的主体是讲故事,就不能不讲究讲故事的技巧以及结构的安排。而散文 不讲究情节的安排,所谓“形散神聚”也只是它结构上的特点之一。
(4)写景状物对于小说而言,是小说的 环境描写。散文则是突出景物的特点,表达对景物的赞美以及自身感情。
诗化小说
(1)诗化小说具有诗的审美目标,它或表现为整体构思上寓于诗情,或表现为局部的描写充满诗意。它是作家经过精心提炼而创造的某个独特形象、细节、特定氛围、场景的描写,充满浓郁的抒情气息,凝聚丰蕴的哲理意味。 (2)这类小说不注重叙事功能,不以情节冲突来塑造 人物性格,而是重视创造意境。 它凭借诗的隐喻、象征和主情性,让时间、心理变得交融浑然,情节淡化而富有哲理性的诗意美。 (3)有着诗意美的小说,具有一种从有限的形象画面,升华到无限的思想、理念的升腾力,一种从具体的人物情节提高到普遍的意蕴、诗情的概括力,它既有生活的具体实感、美感,又有引人思索的丰厚、博大的思想内涵。 如《铁凝的《哦,香雪》, 史铁生的《奶奶的星星》等,都是一种诗化小说,它们或有震撼心魄的激情,或漾动性灵的抒情,充满了诗的基调、诗的韵致、诗的醇味,是作家心灵同客观世界的契合的升华。台湾作家古龙是诗化小说集大成者。
乡土小说
(1)环境上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风土民俗等) (2)从人物形象上看,农民是朴实纯真的但又有思想闭塞保守的特点,乡土气息浓郁(3)主旨上:作者或热爱歌颂,或批判,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4)语言上(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都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代表人物:路遥、陈忠实、余华、孙犁、莫言等
历史小说
历史小说应遵循的原则:(1)符合历史真实:重要的场景、重要的人物、重大事件必须真实,力求还原历史(2)允许适度艺术虚构;(3)贴合当今时代,解决当下的问题。 历史与现实交织,这种叙述方式的好处: (1)表现当代人对历史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当下的意义,使主题内涵更深刻。 (2)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是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3)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 如:《赵一曼女士》
科幻小说
1、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 2、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 3、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能让读者间接了解到科学原理; 4、扎根于社会现实,反映社会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 5、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写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
现实主义小说
(1)典型的现实环境 (2)关注人物形象,刻画了一批浮雕般的人物性格,擅长刻画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人物多朴实。 (3)全面革新文学创作的叙事模式,构建了恢弘的叙事小说,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的反映生活。 (4)客观地表达对人生的理解,对社会历史现象做出广阔的再现和深刻的批判,深刻揭示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表现出深度意义上的人道主义精神。 (5)语言朴实,常用对比、衬托、白描等手法
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1)环境:超自然现象;(2)神奇人物;(3)离奇情节;(4)表现手法的魔幻性:象征、夸张、想象、隐喻、荒诞、意识流手法 代表作品: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莫言《蛙》
浪漫主义小说
(1)人物置身于淳朴宁静或者特殊的大自然中,衬托现1)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喜欢将自己的理解实社会的丑恶和自身理解的美好。 (2)人物形象复杂饱满,具有超凡性,对人物描写多细节、铺陈排比 (3)情节上多夸张、繁复 (4)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中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5)语言多热情奔放,注重艺术效果:异国情调、对比、夸张、想象等。
意识流小说
(1)以心理时间组织作品:作者有意打破传统时间观念和传统心理小说的顺时序,消除逻辑时间界限,江感觉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拧在一起组成主观心理时间,随人物心理时间的变化组织作品。 (2)意识流描写:小说着重表现人物意识活动本身,作者退出小说,着力着力描写人物心理的种种感受,开掘深层的意识来展露隐蔽的灵魂和内心世界。意识流描写的特点具有动态性、无逻辑性、非理性。描写层次分为意识层和潜意识层。描写的方式有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意识迁移、意识流语言。 (4)以心系人,以心系事:活动为主,化解人物心中郁积的种种情结,很少描写人物 意识流小说以表现人物的心灵的体貌特征,淡化情节以至取消情节,事件极其微小。在心灵宇宙范围内写成一曲曲心灵史诗。
快速阅读“四步法”
第一步:划分层次,初识情节
第二步:依托情节,初识人物
第三步:抓住时空,初识环境
第四步:提炼整合,初识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