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自考:《写作(一)》第十三章 散文
这是自考教材《写作(一)》中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散文文体概说、散文的特征、散文的创作。个人整理,如有错误还请各位告知,非常感谢。希望能帮助大家理清知识脉络、提高学习效率,祝大家考试顺利~
编辑于2021-04-01 20:36:51这是自考教材《写作(一)》中的内容,个人整理,如有错误还请各位告知,非常感谢。如需要免费的请找本人,有一整套导图(从第一章到第21章)。
这是自考教材《写作(一)》中的内容,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个思维导图,对本章基本知识有一个系统性梳理,让知识体系更加清晰有序。个人整理 如有错误还请各位告知,非常感谢。
这是自考教材《写作(一)》中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事务文体概述、种类,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简报及其他。个人整理,如有错误还请各位告知,非常感谢。希望能帮助大家理清知识脉络、提高学习效率,祝大家考试顺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自考教材《写作(一)》中的内容,个人整理,如有错误还请各位告知,非常感谢。如需要免费的请找本人,有一整套导图(从第一章到第21章)。
这是自考教材《写作(一)》中的内容,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个思维导图,对本章基本知识有一个系统性梳理,让知识体系更加清晰有序。个人整理 如有错误还请各位告知,非常感谢。
这是自考教材《写作(一)》中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事务文体概述、种类,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简报及其他。个人整理,如有错误还请各位告知,非常感谢。希望能帮助大家理清知识脉络、提高学习效率,祝大家考试顺利~
第十三章 散文
文学与文学创作
第一节散文文体概说 未考
散文的文体流变不考(别看了(╥﹏╥))
一、散文的范围:
中国古代,散文是与韵文、骈文相对应,指不讲究韵律、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 可追溯到甲骨文,包括政论、史论、传记、游记、书信、日记、奏疏、小品、表、序等各体论说、杂文。 中国现代散文受晚明小品文和英国随笔影响,早期称之为“美文”,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
二、散文的定义:
现代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之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体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 (2)狭义:专指文艺性散文,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总而言之,现代散文的特征是形散而神不散,短小优美,生动有趣。
三、散文的文体流变
(1)可追溯到先秦历史散文。先秦历史散文奠定了古代史传文学的传统。 (2)与此发展稍晚的是先秦诸子散文。 (3)其后经历汉赋,至《史记》的诞生,人物为中心的叙事文学,奠定了散文的发展。 (4)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成的骈文,是散文的一种特殊形态。
(5)到唐代,散文(古文)与骈文均处于不断消长变化之中 (6)直到中唐“古文运动”直至宋代又重新倡导古文,出现“唐宋八大家”,形成了多样化的散文风格。 (7)元、明的散文发展在复古的大旗下一直进行着观念的论争与拟古倾向,强调文与道的统一,讲究文章法度,并日益陷入一种模拟化的形式文风之中。 受此影响,明代八股文逐步演化为科举作文之法,其基本结构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大结等部分组成。
(8)晚明时小品文出现。其创作从思想上卸去“文以载道”的沉重负荷,行文上洗净传统古文章法格式,以悠然自得的笔调和漫话絮语式的形态轻松自然地体味人生与社会,其语言自由别致,并营造一定的艺术意境。影响了现代散文的形成。 (9)清代桐城派散文既是古代散文发展的理论高峰,也是古代散文式微的象征。 (10)与其他文体革命不同,现代散文的兴起是过渡最平稳,对传统文体传承、转化得最好的文体。
(11)五四时期的现代散文一开始就繁荣并达到较高的水准。 (12)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个时期由新闻体游记发展并形成的报告文学文体的产生,是现代散文发展的重要现象。 (13)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讯、特写、回忆录、传记文学等散文类别发展迅速。新时期散文在“说真话、诉真情”,以“人”为中心的抒情表达中回归。 散文开始“向内转”,真诚抒写情感、体验、裸露自我的 灵魂,沟通人性,陶冶性情。
四、关于散文的争论
1、文体净化论者提出,散文应该是一种以第一人称的“独白”写法,真实、自由的“个性”笔墨,用来抒发感情、裸露心灵、表现生命体验的艺术性散体篇章。 2、贾平凹创办《美学》提出“大散文”主张,其基本观点为: ①散文要有大境界,反对把散文变成一种“小摆设”; ②强调散文广泛面,各类题材各种形式都可以进入散文创作,从境界、题材、形式的范围内确定一个“大”字。
散文文体的类型
一、古今散文门类
(一)古代散文 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13类。
(二)现代散文: 小品、随笔、杂感、短评、杂文、通讯、游记、日记、书信、特写、速写、回忆录、传记、演讲稿等。
二、散文文体的类型(5考单选)
叙事性散文 : 偏重于记人叙事为主的散文。
鲁迅《藤野先生》、 巴金《怀念萧珊》、 冰心《寄小读者》、 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抒情性散文 : 侧重于写景状物为主,作者多采 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式来 抒发情绪,寄寓内心的情感。
朱自清《绿》、 《荷塘月色》、 杨朔《荔枝蜜》 《野草》
哲理性散文: 侧重于寓情于理的方式来表达对 自然与人生的哲思。
代表作家如英国作家培根、法国作家蒙田、中国钱钟书
补充 : 当然还有一些散文,将记人叙事、景物描绘与人生感悟融为一体,以致我们很难把它们明确地区分开来,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贾平凹的《丑石》等。可见,所有的分类都是相对的,而作品本身有其丰富性和复杂性。 除上述三大散文类型之外,批评界有时也给散文很多分类的名称。如学者散文、女性散文、儿童散文等。
第二节 散文的特征【请提问(情题文) 】
题材广泛
情思串联
文辞优美
第三节 散文的创作
散文与小说、诗歌不同的“散体”特点: 散文的散是写作的主题、结构上和写作的表达形态上都可以随意。 散文可以没有主题,漫无目的地写,自由无羁,没有限定形式和套路。
1.学会描写,倾注主体情思
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散文写作都需要有细腻的描写本领。 散文的核心是要表现情思。
1、散文的情思与诗歌的情感的区别 : 散文的情思和诗歌表现的情感不同,也不是单纯借助抒情来表现的,而是要呈现或裸露作者内心经历与生活情感沉淀之后的真切感悟。 这些无形的情思几乎附着或融化在人、事、物、景之上,但却又不能把它分开。这个时候,作者只是用心地去专注对象,描绘它,让这种随着在物之上的情思呈现出来。
2、如何练习描写 ①首先需要有良好的观察力和真挚的生活态度。 ②描写不只是一种揭示事物的工具,更是揭示我们对事物认识背后的生命感悟。 ③文学写作中的描写蕴含着一种内在的动态感,它表现的是静中之动。文学对客观事物的描述跟历史记录不同,它更注重作者感受到的可能性,是人倾注在事物身上的生命感。 所以,在学习对事物的描写时,必须要找到在对象身上的那种动态感,即写作者内心意识到的生命流动感。
2.学会提炼意象,巧妙传达情思
散文意象的提炼,靠的是作者内在的情思。
如朱自清《背影》一文,把对父亲的怀念全部固定在这一“背影”里,以致“背影”成了一个高度凝练的意象——父爱的象征
3.借用多重艺术手法,丰富情思内涵
1、叙事性散文常用独特的视角,有叙事中的视角,人称和聚焦的变化,选材立意的视角。 2、抒情性散文经常运用意境营造的手段。 3、哲理性散文则经常借鉴象征化的手段。
4.学会运用散体式的语言之美
散文的语言本色、自然,更贴近生活。 散文一般篇幅较小,作者切忌行文放任,拖泥带水。讲究朴素、简练、优美、隽永。
朴素:自然流畅 简练:语言干净利落 隽永:语言耐人寻味 优美:语言富于审美效果,富于音乐美。
【2016.10.24题】材料:黄昏的天空,在我看来,象一扇窗户,一盏灯火,灯火背后的一次等待。 上面是泰戈尔的一首小诗,请把诗人表达的情绪转化为散文式的情思,写作400一500字的散文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