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文学概论第三章
文学概论第三章共三节内容,文学创作过程,文学创作的心理机制,文学创作的主体条件和追求。结构清晰,内容完整,学习这些就够了!
《文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主要内容和任务是向初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系统的介绍文学作为一个学科的专业知识体系。这是文学概论第四章文学作品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关于王弼“言—象—意”三分法,文学文本具有由表及里的多层次审美结构。另外附上了具体详尽的内容主题加案例分析。
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 法国福楼拜,英国狄更斯的生平经历和代表作品简介及分析。外国文学史是以介绍外国文学发展主要历程为目标的普及性文学史话,内容包括外国文学的各个主要发展阶段,评价了各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文学流派以及代表性作家和作品,并穿插对外国历史文化的介绍描写。本思维导图适用于中文系外国文学上册,包括大体的重点内容,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个赞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第三章文学创作
第一节文学创作过程
一创作动因
定义
包括创作动机和创作冲动
(一)创作动机的构成
指作家从事具体创作活动的目的
作家的二重身份:个体言说者+某种社会力量的代言人
1:创作动机的个体性因素
个体性的精神需求
个体性创作动机具有综合性
个体心理层面
个体精神层面
个体生活层面
2:创作动机的社会社会性因素
文学创作的动机是作家对社会向他发出的某种“召唤”的积极回应。
(二)创作动机对创作过程的重要作用
1:影响文学作品的内容和价值取向
2:影响作家对创作技巧的选择
3:影响文学作品的风格
(三)创作冲动的定义和特征
主要特征
1:创作冲动是一种具有主导性的,朦胧的情绪体验
2:创作冲动是一种复杂的升华了的情绪
3:创作冲动具有内指性特征,指向作家的内心世界
二艺术构思——文学创作过程的核心环节
(一)艺术构思的过程
1:形成作品整体构架
2:设计具体艺术形象
3:安排情节演变
(二)艺术构思的主要方式是艺术概括
艺术概括包括艺术综合、艺术简化、艺术变形三种方式
三语言呈现——创作过程的最后阶段
1:恰如其分
2:富有表现力
3:追求独创性
第二节文学创作的心理机制
一艺术直觉
(一)定义
(二)艺术直觉与科学直觉
对象
主观色彩
情感态度
(三)艺术直觉与创作灵感
艺术直觉:思维能力,艺术洞察力,较强的稳定性
创作灵感:情绪与想象力的瞬间勃发状态
二艺术情感
(一)艺术情感与日常情感
艺术情感是日常情感的升华
艺术情感是智慧的情绪,审美的愉悦
(二)艺术情感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作用
1:艺术情感的表达需求构成了文学创作的重要动力
2:情感的再度体验构成文学创作的核心
3:艺术情感是艺术形象的重要构成部分
三艺术想象
(一)艺术想象的特点
超越时空
形象与情感相互交织的过程
(二)艺术想象的类型
再现性想象
创造性想象
相似性想象
四艺术理解
(一)艺术理解与创作动机——艺术理解要解决的是作家如何落实创作动机的问题
(二)艺术理解与选材——通过艺术理解来分析判断进行合理的选材
(三)艺术理解与构思——在构思过程中,从性格刻画到情节安排,都离不开艺术理解的帮助
第三节文学创作的主体条件和追求
一作家与生活体验
生活体验是个人对社会生活的亲身体察与感受。作家的生活体验是丰富的,深刻的,自觉的。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文化艺术修养
(一)作家的思想道德及人格修养
(二)作家的文化艺术修养
作家应有丰富的文学艺术修养
较好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基础
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在内的比较广泛的兴趣和爱好
(三)作家的独特素质
保持创作激情状态
对生活中那些具有特征的、隐含重要意义的事物有敏锐的观察力
对语言有超常的敏感与驾驭能力
三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文艺创作宗旨: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
文艺创作目的:为人民而创作
文艺创作源泉: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文艺创作态度:热爱人民,切身体验人民的喜怒哀乐,人民生活的酸甜苦辣
文艺创作品格:有高尚的精神追求,自觉体现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