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建议收藏!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研究学习笔记思维导图。学习理论简称“学习论”,是说明人和动物学习的性质、过程和影响学习的因素的各种学说。理学家从不同的观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实验资料,提出了许多学习的理论。喜欢请点赞收藏!关注我,能持续获取优质导图哦。
本章总结了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相关知识点,内容包括:心理发展概述、心理发展的理论、教育与心理发展的一般关系、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属于教育学考研重要知识点,希望能帮到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东尼博赞简介
学习的基本理论
概述
学习的实质与特性
学习的实质
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人类学习
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学生学习
在学校教育情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获得间接经验的过程
学习的分类
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
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
学习方式(接受学习、发现学习)
学习内容与原有知识之间的关系(意义学习、机械学习)
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
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
联结学习理论
尝试——错误说
饿猫开迷箱的实验
主要观点
经过试误在刺激S与反应R之间形成联结
学习的三大规律
准备率、联系率、效果率
理论评析
贡献:试误说是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
缺陷:忽视人和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只能解释简单的机械学习,无法解释人类复杂的认知学习
教育意义
鼓励学生做中学
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教学应努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得到自我满意的积极结果
在学习过程中,应加强合理、科学地练习
任何学习都应该在学生有准备的情况下进步,不能搞突然袭击
经典条件作用说
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
学习是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应之间形成的巩联系
基本规律
获得、消退、刺激分化、刺激泛化
贡献:揭示了学习活动最基本的生理机制
局限:只能解释较简单的低级学习,不适用于复杂的学习
教师要避免消极情绪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形成
将学习与积极的情绪建立联系
教会学生恰当地使用泛化和分化
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经典实验及理论
有机体在某种情境中自发做出的某种行为,由于得到强化而提高了该行为在这种情境中发生的概率
正强化、负强化、正惩罚、负惩罚、消退
贡献:加深人们对行为习得机制的理解,使人们能预测、控制、塑造和矫正行为
局限:缺乏对人的高级学习活动的探讨,忽视了对学习过程内部机制的研究
教育启示
塑造所期望的行为
提出明确具体的反馈
要尽量使用强化而非惩罚
要对不同的学生选择合适的强化物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观察学习的经典实验(Bobo玩偶实验)
基本观点
直接经验学习
观察学习
贡献:以人为被试,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进行,结论具有说服力;注重社会因素的影响,对学习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局限:缺乏内在统一的理论框架,忽视儿童自身的发展阶段是否会对观察学习产生影响
教师要做好榜样示范,要认识教师言行一致的教育作用
课堂中教师要让学生看到良好行为带来的奖赏
警惕体罚带来的负面效应
注意大众媒体对学生行为的影响
认知学习理论
完形顿悟说
接竿实验和叠箱实验
学习的实质是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的
肯定了主体的作用
强调在观察、顿悟、理解等认知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
尝试——错误往往是顿悟的前奏,顿悟是练习到某种程度时出现的结果
认知结构学习论
学习观
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教学观
教学的目标是理解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提倡发现学习
贡献:强调学习的主动性、认知过程,注重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在学习中的作用
局限:过于强调发现学习,费时费力,没有完全独立的发现学习存在
理解教材结构的过程中,教学本身应有新异性
选取灵活的教学程序和结构方式来组织实际的教学活动
提供有助于学生矫正和提高的反馈信息
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意义学习的实质
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
意义学习的条件
客观条件
意义学习的材料必须要合乎一定的逻辑意义。新的学习材料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并在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
主观条件
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
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
接受学习的实质
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过程
先行组织者
先于材料呈现之前呈现的一个抽象概况水平较高的引导性材料
贡献:澄清了长期以来对传统讲授教学的接受学习的偏见,先行组织者策略有助于改进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不足:对学生的创造能力不够重视,教学思路不适合于程序性知识,未给予发现学习应有的重视
建构主义学习论
知识观
强调知识的主观性、动态性
学习具有主动建构性
学习具有社会互动性
学习具有情境性
学生观
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儿童的巨大潜能
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
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教学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