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小学科学知识点总结
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包含放大镜、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等。有需要的朋友赶紧收藏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一单元知识点
放大镜
1.放大镜的镜片是透明的,且中央厚、边缘薄,具有放大图像的功能。
2.不同放大倍数的镜片中央凸起程度不同。中央凸起越大,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
3.放大镜的镜片又叫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又叫凹透镜。
怎样放得更大
1.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能把物体放得更大。
2.组合凸透镜中上方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目镜,位于下方靠近观察物 体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物镜。
3.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作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一两 千倍。用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的图像放大约200万倍。
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2.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同一物体,图像的大小和视野(看到的范围大小)均不同。图像越大,视野越小;图像越小,视野越大。
3.在显微镜下,蝴蝶的彩色翅膀其实是由许多小鳞片组成的。在放大镜下观察,能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有的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蝇的眼睛是由许多小眼睛组成的复眼,能看到周围360°范围内的物体。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1.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他用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片,发现木片上看上去像有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们命名为细胞。
2.在显微镜视野中,洋葱表皮细胞的形状大体为长方形,它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看到的小黑点是细胞核,看到的大泡泡是被泡。
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
1.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2.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是不同的,虽然两者都有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等结构,但是 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3.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4.自然界的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多细胞组成的,但也有一些生物,它们只有一个细胞,称为单细胞生物。
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
1.水中有不少微小的生物,比如草履虫、线虫、钟形虫、变形虫、新月藻、衣藻等。
2.荷兰科学家的安东尼·范·列文虎克是世界上首次在显微镜下发现微生物的人。
3.控制微生物的运动速度的方法:
①事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
②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
4.绝大多数微生物都非常细小,只有通过显微镜等工具的帮助才能看到。而蘑菇、本耳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
微生物与健康
1.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看到了细菌、病毒、生物细胞等。
2.观察工具的发展使人类的观察范围得到拓展,导致了许多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由此改变了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