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军事理论
大学军事理论枯燥乏味?但是又要考试?赶紧收藏这张大学军事理论的提纲吧,它可以理清你的思路,再用它与课本配合复习,这样就可以没那么无趣了。为了学分,赶紧冲冲冲!
编辑于2021-05-01 16:12:17军事理论
中国国防
国防概述
一.国防的内涵 P2
二.国防的类型 P3
三.国防历史与启示 P3-6
(一) 中国国防的历史回顾 P3-5
1.古代国防——盛衰轮回 P3-4
2.近代国防——孱弱屈辱 P5
3.现代国防——谱写新篇 P5
(二) 中国国防历史的主要启示 P5-6
1.国防的强弱取决于国家政治状况 P5
2.经济实力是国防建设的物质基础 P5-6
3.必须建设一支数量足、质量高的军队 P6
4.武器装备的优劣是国防强弱的重要因素 P6
5.全民的国防意识是强大国防的精神根基 P6
四.现代国防观念 P6-9
(一)国防目的——从捍卫生存走向利益拓展 P7
1.兼顾生存利益和发展利益 P7
2.保障现实安全和长远安全 P7
3.统筹国内安全和世界安全 P7
(二) 国防范畴——从边界安全放眼安全边界 P7-8
1.从维度上看,从陆地本土延伸到立体空间 P7-8
2.从形态上看,从有形空间到无形空间 P8
3.从领域上看,从局部安全到总体安全 P8
(三) 国防手段——从被动应付转为主动塑造 P8-9
1.威慑能力,从静态展示到总体设计 P8-9
2.国防实力,从属地防御到全局多维 P9
3.国防潜力,从军民结合到深度融合 P9
国防法规
一.国防法规概述 P9-10
(一) 调整对象的军事性 P10
(二) 公开内容的相对性 P10
(三) 规范效力的优先性 P10
(四) 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P10
二.国防法规体系 P11-14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简介 P11-12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简介 P12-14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简介 P14
三.公民的国防权利与义务 P14-17
(一) 公民的国防权利 P14-15
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 P15
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 P15
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 P15
(二) 公民的国防义务 P15-17
①履行兵役的义务 P15
②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的义务 P15-16
③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 P16
④保护国家军事机密的义务 P16-17
⑤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 P17
⑥支持和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 P17
国防建设
一.国防领导体制 P18-20
(一) 国防领导体系的历史发展 P18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领导职权 P18-20
1.中共中央的国防领导职权 P18-19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国防职权 P19
3.国家主席在国防方面的职权 P19
4.国务院在国防方面的职权 P19
5.中央军事委员会在国防方面的职权 P19-20
二.国防战略 P20-22
(一) 攻防基本规律的内在要求 P20-21
ⅰ.认识
ⅱ.丰富和拓展
ⅲ.重要借鉴
(二) 攻防思想的创新发展 P21-22
ⅰ.坚持以防御为根本
ⅱ.在“积极”二字上做文章
ⅲ.搞透现代战争制胜机理
ⅳ.兵民是胜利之本
(三) 打赢未来战争的根本遵循 P22
ⅰ.坚持战略服从攻略
ⅱ.敢于以劣胜优、以弱胜强
ⅲ.提高实战能力
三.国防政策 P22-24
(一) 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 P23
(二) 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 P23
(三)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
(四) 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P23
(五) 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 P24
(六) 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 P24
四.国防建设成就 P24-26
(一) 捍卫和维护了国家安全利益 P24-25
(二) 铸造了一支现代化强大军队 P25
(三) 创立了国防科技和工业体系 P25-26
(四) 国防后备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P26
五.军民融合 P26-30
(一)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思想的科学内涵 P27-28
(二)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意义 P28-30
1.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实现市场机制全覆盖的“排头兵” P28-29
⑴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有助于避免“政策禁区” P28-29
⑵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有助于实现人才自由流动 P29
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有助于规范知识产权归属 P29
⑷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有助于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P29
2.军民融合是破解术业有专攻和利益固化的治理矛盾的“主动仗” P29-30
3.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赢得国家战略优势的“先手棋” P30
武装力量
一.中国武装力量性质与使命 P30-31
二.中国武装力量的武装力量构成 P31-37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 P31-35
1.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 P31-34
(1) 陆军 P31-32
(2) 海军 P32-33
①潜艇部队 P32
②水面潜艇部队 P32
③海军航空兵 P32-33
④海军陆战队 P33
⑤海军岸防兵 P33
(3) 空军 P33-34
①航空兵 P33
②地面防空兵 P33
③空降兵 P33-34
(4) 火箭军 P34
①地地战略导弹部队 P34
②常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 P34
(5) 战略支援部队 P34
2.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 P35
(二)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P35-36
1.内卫部队 P35
2.海警总队 P36
3.机动总队 P36
4.特殊队伍 P36
(三) 中国民兵 P36-37
1.民兵制度 P36-37
2.民兵编组 P37
3.民兵训练 P37
三.中国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 P37-38
(一) 革命战争时期 P37-38
(二) 和平建设时期 P38
(三) 全面转型时期 P38
国防动员
一.国防动员内涵 P39-41
(一) 国防动员的含义 P39
(二) 国防动员的分类 P39
1.总动员 P39
2.局部动员 P39-40
子主题
(三) 国防动员的基本原则 P40-41
1.服从大局,统筹兼顾 P40
2.全面规划,长期准备 P40
3.平战结合,军民结合 P40
4.严密组织,快速高效 P40-41
5.因敌因势,协调灵活 P41
二.国防动员主要内容及意义 P41-44
(一) 国防动员的内容 P41-43
1.武装力量动员 P41-42
(1) 现役部队动员 P41
主要活动包括:①进入临战状态 ②实行战时编制 ③扩建现役部队 ④组建新的部队
(2) 预备役部队动员 P41
(3) 后备兵员动员 P41-42
(4) 民兵动员 P42
2.国民经济活动 P42
(1) 国民经济动员的基本政策 P42
(2) 国民经济动员的主要目标 P42
3.人民防空动员 P42-43
4.国防交通动员 P43
5.政治动员 P43
(二) 国防动员的意义 P43-44
1.国防动员是增强国防实力的有效手段 P43-44
2.国防动员是增强国防威慑力的重要措施 P44
3.国防动员是夺取战争主动权的有力保障 P44
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概述
一.国家安全的内涵 P46-48
(一) 政治安全——国家安全的价值核心 P46
(二) 领土安全——国家安全的传统关切 P46
(三) 军事安全——国家安全的根本保障 P47
(四) 经济安全——国家安全的核心指向 P47
(五) 文化安全——国家安全的价值指向 P47
(六) 社会安全——国家安全的坚实基础 P47
(七) 科技安全——国家安全的坚强保障 P47
(八) 信息安全——国家安全的新质内涵 P47
(九) 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时代关切 P48
(十) 资源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关切 P48
(十一) 核安全——国家安全的重要关切 P48
二.国家安全的原则 P48
三.总体国家安全观 P48-49
我国地缘环境与安全形势
一.中国周边和海洋国土情况 P49-50
(一) 中国周边情况 P49-50
(二) 中国海洋情况 P50
二.中国国防环境概况 P50
(一) 相对和平 P50-53
1.总体稳定,大规模战争入侵威胁减弱 P51
2.边界争端与周边冲突缓和 P51-52
3.区域合作不断深化 P52-53
4.我国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显著增强 P53
(二) 稳中有忧 P53-57
1.美国重返亚太,剑锋直指中国 P54
2.日本加速向右,军国主义抬头 P54-55
3.朝鲜半岛和平曙光初现,但未来朝核问题仍存变数 P55
4.印度全力扩军,边境形势严峻 P55-56
5.“台独”势力抬头,台海局势复杂 P56
6.民族和地区分裂势力活动猖獗,国内安全与统一面临挑战 P56-57
三.新兴领域的国家安全 P57-58
(一) 太空安全 P57
(二) 网络安全 P57
(三) 人工智能与国家安全 P57-58
国际战略格局
一.美国企图“一超独霸” P58-59
二.欧盟影响日益增长 P59-60
三.俄罗斯力图恢复大国地位 P60
四.日本加速迈向政治、军事大国 P61-62
五.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P62-63
军事思想
军事思想概述
一.军事思想的内涵 P66-67
(一) 军事思想的含义 P66
(二) 军事思想的内容 P67
(三) 军事思想的分类 P67
(四) 军事思想的特征 P67
1.鲜明的阶级性 P67
2.强烈的时代性 P67
3.明显的继承性 P67
二. 军事思想的发展历程 P67-71
(一) 军事思想作为独立的意识形态出现在奴隶社会 P68
(二)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军事思想获得了飞跃发展 P68
(三) 封建时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P68
(四) 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P69
(五)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军事思想真正成为一门科学 P70
三. 军事思想的地位作用 P71-72
(一) 军事思想是军事实践的行动指南 P71
(二) 军事思想是研究各门具体军事学科的理论指导 P71-72
(三) 军事思想对其他社会实践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P72
四. 军事思想体系与内容 P72-78
(一) 古代军事思想 P72-75
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P72-74
(1) 奴隶社会时期的军事思想 P72
(2) 过渡时期的军事思想 P72-73
(3) 封建社会时期的军事思想 P73-74
2.最古老的兵书——孙子兵法 P74-75
3.外国古代军事思想 P75
(二) 近代军事思想 P76-77
1.资产阶级军事思想 P76
2.无产阶级军事思想 P76-77
(三) 现代军事思想 P77
1.“空中战争”理论 P77
2.“机械化战争”理论 P77
3.“总体战”理论 P77-78
4.“核武器制胜”理论 P78
当代中国军事思想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 P78-85
(一) 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 P79-80
1.时代条件 P79
2.社会条件 P79-80
3.科技条件 P80
(二)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P80-84
1.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P80-81
(1) 无产阶级的战争观 P80
(2) 战争的方法论 P80-81
①遵循战争规律研究指导战争,使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 P80
②坚持辩证的观点研究指导战争 P80-81
2.人民战争思想 P81-82
(1) 人民战争思想的理论基础 P81
①人民群众是战争伟力最深厚的根源 P81
②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物 P81
(2) 人民战争思想的主要内容 P81-82
①党的正确领导是人民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P81
②以人民军队为骨干 P81
③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和战略后方 P81-82
④广泛深入地动员人民群众 P82
3.人民军队思想 P82-83
(1)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P82
(2)创立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 P82-83
4.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 P83-84
(1)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P83
(2)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P83
(3) 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P83-84
(4)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P84
5.国防建设思想 P84
(三)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 P84-85
1.毛泽东军事思想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P84
2.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指南 P85
3.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P85
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P85-87
(一)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P85-87
1.关于战争与和平思想 P85-86
2.国防建设思想 P86
3.军队建设思想 P86
4.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思想 P86
5.军事战略思想 P86-87
(二)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和作用 P87
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P87
2.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我国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 P87
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P87
三.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P87-91
(一) 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P88-91
1.对战争与和平问题有了新认识 P88
2.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 P88
3.解决好“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 P88-89
4.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 P89
5.按照“五句话”的总要求全面加强军队建设 P89
6.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的首位 P89
7.实施科技强军和“精兵”战略,加强军队质量建设 P89-90
8.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P90
9.加快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的步伐 P90
10.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 P90
11.依靠人民建设军队和国防 P91
(二) 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和作用 P91
1.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对国防和军事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 P91
2.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符合我军实际,是新世纪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的指南 P91
3.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军事认识论和方法论 P91
四.胡锦涛同志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 P91-96
(一) 胡锦涛同志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P92-95
1.坚持在军队和国防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P92
2.有效地履行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 P92
3.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大力弘扬我军的优良传统 P92-93
4.加上军队的全面建设 P93
5.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 P93
6.在全军兴起大抓军事训练的热潮 P94
7.加强军队全面建设,深化军队改革创新 P94
8.坚持从严治军,提高部队科学管理水平 P94
9.把推动部队建设与促进官兵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 P94
10.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P94-95
(二) 胡锦涛国防与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地位 P95-96
***总书记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
一.***强军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 P96-99
(一) 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 P96
(二) 着眼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P96-97
(三) 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铸牢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 P97
(四) 聚焦能打仗、打胜仗,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能力 P97
(五) 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 P97-98
(六) 加强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 P98
(七) 贯彻“五个更加注重”战略指导,提高军队建设实战水平 P98
(八)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P98-99
(九) 统筹推进军事理论、技术、组织、管理、文化等各方面创新,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 P99
(十) 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P99
(十一) 扎实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P99
二.***强军思想的重大意义 P100-101
(一) ***强军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军事实践的宝贵结晶和根本引领 P100
(二) ***强军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 P100
(三) ***强军思想是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的根本遵循 P101
(四) ***强军思想是新时代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P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