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章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本张思维导图的主题是考研教育专硕333教育综合外国教育史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具体包括古巴比伦的教育、古埃及的教育、古印度的教育、古希伯来的教育以及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特点。
本张思维导图讲的是马哲辩证唯物论--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具体内容包括物质范畴及其理论意义、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和时空、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意识与人工智能、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本张思维导图是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第一章辩证唯物论第一节哲学及其基本问题的内容,具体内容有哲学基本问题及不同哲学流派,和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的两大历史贡献。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原理导论的知识,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当代价值等。后面的知识会陆续更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原理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第一章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中国号称四大文明古国,是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地区,产生了最早的文字、科学知识以及学校的萌芽
古巴比伦的教育 两河流域 (世俗性)
苏美尔文化时期
苏美尔人建立了一些城邦
古巴比伦王国时期
巴比伦人创造了楔形文字
用小木棒在未干的泥板上刻上他们的文字,史称泥板书
苏美尔的学校教育
教育机构:泥板书舍
泥板书舍是一种世俗的教育机构,世俗性;
教育目的:培养书吏
教育内容:重视读写算
教育方法:简单机械,常用体罚
古巴比伦的学校教育
教育机构:寺庙学校
教育目的:培养书吏和官吏
教育内容逐渐丰富
教育方法:除了机械灌输,还有师徒传授制
古巴比伦的教育特点
两河流域的文化教育发展极早,甚至早于埃及,至少与埃及同时有了学校
这是人类最初的学校教育的摇篮,也是人类正式教育的起点
古埃及的教育(阶级性和等级性)
古埃及发明了象形文字,并用芦管笔写在纸草上
教育机构:古埃及的学校教育较为发达,有宫廷学校、文士学校、职官学校、僧侣学校
教育目的
宫廷学校:培养高级官吏
僧侣学校:培养高级僧侣与学术人才
职官学校:培养一般官吏
文士学校:培养能书写算的官吏
教育内容
宫廷学校:以世俗知识为主; 只有古埃及宫廷学校中教育内容无法考证;
僧侣学校:着重科学知识
职官学校:普通文化课程和专门职业知识
文士学校:着重书写算和有关律令的知识
教育方法:灌输和体罚
古埃及的教育特点:上述四种学校为统治阶级子弟所独占,一般平民不可问津,奴隶更是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
这充分反映了古埃及教育的阶级性与等级性。
古印度的教育(宗教性)
雅利安人,形成印度——雅利安文明
雅利安人创造了自己的文字——梵文,并用铁笔把梵文写在棕榈树叶上
雅利安人,等级制度,统称种姓制度。
婆罗门(僧侣)
刹帝利(武士)
吠舍(农民和从事工商业的平民)
首陀罗(奴隶、仍处于奴隶地位的穷人)
古印度的教育可分为
婆罗门教育
婆罗门属于印度的高级僧侣阶层
家庭教育是婆罗门教育的主要形式
教育机构
古儒学校;办在婆罗门家庭中的学校;教师被称为“古儒”
古儒学校是一种兼具宗教性质和家庭教育性质的学校
培养婆罗门教教徒
以维持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为核心目的
教育内容:《吠陀》经
教育方法
口授法
导生制
体罚
佛教教育
它反对婆罗门的种姓制度,主张各种姓平等,宣扬逃避现实、消极厌世的思想,也迎合了下层群众心里
教育机构:寺院学校
教育目的:培养佛教教徒
教育内容:以佛教经典为主
教育方法:使用地方语教学,讲解与个人钻研相结合
教育特点
相同点
均崇尚宗教教育
不同点
婆罗门教育具有贵族性
佛教教育具有平民性
印度教育非常突出宗教性
古希伯来的教育(世俗性和宗教性)
古希伯来位于现在的西亚巴勒斯坦地区,是今天犹太人祖先的居住地
第一时期:从“出埃及记”到沦为“巴比伦之囚”这段时期
教育机构:以家庭教育为主
教育目的:培养犹太教教徒
教育内容:《圣经·旧约》为主
教育方法:民主色彩
重视宗教信仰和宗教感情的陶冶
第二时期:“巴比伦之囚”返回耶路撒冷重新建设家园
教育机构:学校教育
教育目的:培养信徒
希伯来人的学校教育更多表现为世俗性质,但依然强调宗教知识的传授
希伯来的学校教育中最发达的当属初等教育
教育具有普及性
教师被当作神圣的职业,形成了普遍尊师的风尚;“拉比”
初等学校兼顾世俗性和宗教性
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
教育产生:作为世界文明的摇篮,东方文明古国都产生了最早的文字、科学知识以及学校教育
教育性质: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教育内容:教育内容较丰富,包括德育、智育、宗教教育等
教育机构:教育机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教育方法:教育方法简单机械、体罚盛行
教师方面:知识常常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利,故教师的地位较高 教育延续性:中国延续、其他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