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怎么从专业角度进行电影欣赏?
如何从比较专业的角度欣赏电影?分析电影有没有一些步骤可循?这张图将向大家介绍一下写作专业影评的几个方面。大学课程内容,可帮助从专业角度写影评。
编辑于2021-05-06 21:37:23电影欣赏
画面
特征
符号性
影视画面并不是现实的一种简单的复制,而是一种艺术符号,既是对现实的记录,又是对现实的超越,是被人赋予了意义的现实。
表现性
一种有目的的重新建构是影视制作者或创作者根据自己对世界、对人生、对艺术的理解做出的对现实的认识、理解和阐释。
再现性
对现实时空的一种再现。
元素
景别
景别主要是指由镜头与被拍摄物体距离的远近而形成的视野大小的区别。分为远景(大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


镜头
运动
推:镜头逐渐接近被拍摄物的运动。
拉:镜头逐渐离开被拍摄物的运动。
摇:镜头借助三脚架做出的上下、左右或者旋转运动。
移:摄影机或摄像机拍摄时所做出的左右、上下运动。
跟:摄影或摄像机镜头与运动着的被拍摄物体保持基本相同距离的纵向运动。
角度
平视镜头:镜头与被拍摄物体保持基本相同水平的镜头。
俯视镜头:镜头低于水平角度,从上向下拍摄的镜头。
仰视镜头:镜头高于水平角度,从下向上拍摄的镜头。
光源
光的质量:柔光和硬光
柔光:光源比较分散,方向性较弱的布光。
硬光:光源比较集中,有明显的方向性。
光的方向:前置光、侧光、背光、底光、顶光。

光的亮度:强光和弱光
光调:高调和低调
色彩
色彩的配置:画面中不同色彩的比例、位置、面积之间的搭配关系,造成不同的浓与淡、明与暗、暖与冷、丰富与单纯等视觉感觉,从而起到造型作用。
色彩的变化:画面中的色彩还可以借助于色彩与人的情绪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色彩的组合和变化来制造艺术效果。
声音
影视是科技性艺术,声音在电影中的出现,是在技术问题解决之后。声音进入电影后,影像艺术就不仅是时空复合艺术,而且是视听兼备的艺术。声音构成了影视艺术语言系统中的听觉元素,它与画面影像一起成为构筑影视形象的艺术形态。美国电影美学家波布克曾强调指出了声音在电影艺术中的重要意义:为了阐明声音作为电影的一个主要元素的重要性,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看一部去掉了声带的影片中的一个场面。一旦没有了声音,无论画面拍得多好,剪辑得多好,也仍然不再有真实感,因而也失却了感染力。影片的速度也好像减慢了。结果常常是看到一系列照片。”
人声
因为影视艺术的表现对象一般来说以人为主,因此人声是声音中最积极、信息含量最大的部分,也是一种重要的语言因素。人声主要包括人物的对话及以画外音形式出现的内心独白、旁白(或解说),是影视叙事、抒情的重要手段。
(1)、对白:人声中,对白是片中两人或者两人以上相互交流的声音,影视作品中的对白与生活中的对话相比,其表达、交流、沟通的基本功能并没有改变,它还可以用来表现个性、塑造形象,推动剧情。
(2)、独白:独白是指画面中人物单独说话的声音,它运用直接表达内心的方式成为影视作品创造人物形象的有效表现手段之一,内心独白往往可以表现画面所无法表达,而又不能通过对白来表达的人物隐秘的情感。
(3)、旁白:旁白是指由画面时空以外的人所发出的声音,它以画外音的形式告诉观众与视觉元素相关的信息,旁白也常用于事件的压缩或时空的跳跃,或出现在片头,引导观众进入规定的情境。
环境音响
定义
音响是指在影视时空关系中除人声外,自然界和人造环境中出现的一切声响。
种类
音响可以被划分为许多种类,主要有自然音响(如水声、动物声音、脚步声等)、机械音响(如汽车、火车等)、社会环境音响(如人群声等)、特殊音响(如电子合成音响)等。
美学作用
在影视艺术中,音响不是简单地摹拟自然声,而是作为一种艺术元素纳入影片,成为影视艺术的独特表现手段。电影发展到今天,电影音响的美学作用已相当丰富。
功能
在最直观的意义上,音响主要是用来说明环境,还原逼真感,增强影片的真实感和生活感。用环境音响还原了一个逼真的生活场景。音响还可用以衔接画面或拓展画外空间,创造时空的完整,这种手法也被称作音响蒙太奇或音响桥梁。音响还可以用来表达人物情绪,创造特定的氛围,产生叙事的功能。
音乐
定义
影视音乐是一种与影视视觉影像相联系的特殊的音乐形式,因而,影视音乐需要融于影视的银(屏)幕造型设计之中,以一种既具有一定独立性,又具有视觉配合性的音乐方式组成影视艺术的视听美感。
分类
画内音乐
一是画内音乐,即音乐由画面中的声源提供,如正在唱歌的人、演奏的乐器等,此时音乐与画面保持同一现实世界的节奏。这种音乐具有现场感和逼真感,可以更自然地融入画面中,它在加强影片的时代感,渲染环境气氛和直接参与情节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画外音乐
二是画外音乐,即影片中的音乐并非来自画面所提供的现实世界,而是创作者根据渲染环境和表现人物性格需要而设计的,并以此来补充画面不易传达的情绪和感情。这种音乐主要是用来烘托、补充或者丰富画面的造型效果,加强影视艺术的综合视听魅力。
国际知名电影奖项
奥斯卡金像奖
由来
奥斯卡金像奖(Oscar Awards)正式名称叫“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Academy Awards),1928年设立,每年一次在美国的好莱坞举行。半个多世纪来一直享有盛誉。它不仅反映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进程而且对世界许多国家的电影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1927年5月,美国电影界知名人士在好莱坞发起组织一个“非盈利组织”,定名为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the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缩写为A.M.P.A.S.)它的宗旨是促进世界电影艺术和技术的进步。学院决定对优秀电影工作者的突出成就给予表彰,创立了“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Academy Award),1931年后逐渐被其通俗叫法“奥斯卡金像奖”所代替。
评选
奥斯卡金像奖从1929年开始每年评选颁发一次,从未间断。凡上年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上演的影片均可参加评选。金像奖的评选经过两轮投票:第一轮是提名投票,先由学院下属各部门负责提名(采用记名方式),获得提名的影片,将在学院本部轮流放映,观后学院的所有会员再进行第二轮投票(采用不记名方式),最后以得票的多少决定影片是否获奖。2013年5月4日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宣布,根据它即将实施的一项新规定,所有会员均有权参加一年一度的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和最佳纪录短片奖最终表决,从而为会员参加影艺学院组织的所有活动提供便利。
奖杯

奥斯卡奖杯的主体为一座13.5英寸重3.9千克的镀金男像,由美国著名的雕塑家乔治•斯坦利设计。按照奥斯卡奖有关的评选规则,一项奖的获得者只能领取一个金像奖座,如果一项奖有两个人共获,则应分别授予他们每人一个金像奖座。
造型 金像奖的样子是裸体男子,双手交叉于胸前,握着一把长剑,站在一个五环片盘上,每一个环代表影艺学院的一项重要工作部门:制片、导演、编剧、演员、技术人员。
设计制作 最初的奖座由梅耶拨出五百美金交给乔治•史丹利制作,奖座高十三寸半,重六又四分之三磅,内里是合金,外表银上一层金色薄片,看起来闪闪发光,所以称为金像奖。金像奖图样的设计是出自赛赘克•吉朋斯,当时在米高梅公司担任美术师,上司梅耶指定由他担任这项工作,而吉朋斯是影史上最杰出的美术设计之一,他不仅设计了金像奖,日后更得到了金像奖,从第二届开始到第廿九届为止,28年间级共获得了三十九次提名,其个人独得了十一次金像奖,由米高梅公司出品的优秀影片,吉朋斯几乎都参加美术设计工作。
价格 早期每个奖座价值30美元,现约价值350美元。早期为锡铜合金(锡占92.5%,铜占7.5%),外敷金箔;后为锡、锑、铜合金,磨光后敷10K金箔,然后精磨,外面再敷24K金箔,最外层涂发光漆。
相关信息 自一九四三年开始,由于锡、铜等金属系重要的战略物资,奥斯卡奖的塑像在连续四年内均由石膏制成,外面涂金。到战后,这些石膏塑像都用金属塑像换回。 凡获奖者,均可得到一条金像项链,送给自己的亲人。这项链上面镌刻着该亲人的名字,项链悬着一枚有3.5公分长的奥斯卡金像。
奖项设置
首届奥斯卡颁奖的项目只有七项: ①最佳影片、②最佳男演员、③最佳女演员、④最佳导演、⑤最佳编剧、⑥最佳摄影、⑦最佳美术设计。 以及另外两项特别奖:艺术品质奖及技术效果奖,但这两项只颁了一次,第二届就取消了。 奥斯卡奖可分成就奖和特别奖。
成就奖
成就奖主要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导演、最佳表演(男女主、配角)、最佳摄影、最佳美工、最佳音乐、最佳剪辑、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化妆、最佳短片、最佳纪录片、最佳外国语影片等。
最佳外语片奖
前十九届奥斯卡奖只评美国影片,从第二十届起,才在特别奖中设最佳外语片奖。其参选影片必须是上一年十一月一日至下一年十月三十一日在某国商业性影院公映的大型故事片。每个国家只选送一部影片,这部影片由该国的电影组织或审查委员会推荐,且须加盖英文字幕,送交学院外国片委员会审查。然后进行秘密投票选出五部提名影片。观摩完五部影片后,再由四千名美国影界权威人士组成的评审委员会,选出一部最佳外国语片。该项奖只授予作品,而不授予个人。到2012年奥斯卡颁奖礼之前为止,意大利和法国分别以13次和12次获奖,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中国目前只有台湾地区选送的《卧虎藏龙》获得了2001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特别奖
特别奖则有荣誉奖、欧文•撒尔伯格纪念奖、琼•赫肖尔特人道主义奖、科技成果奖和特别成就奖。
策略
奥斯卡权威的树立并非一蹴而就,它这一方面依赖于其本身对规则的严格执行和对电影艺术的尊重;另一方面,则完全是沾了政治的光。奥斯卡举办初期,力主把自己定位于民间组织形式,对官方一直保持敬而远之的态度。1920年代,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分别被置于金融寡头摩根集团和企业财阀洛克菲勒控制之下,而此时电影工业在美国也开始崭露头角,两大财团竭力企图在各方面控制好莱坞八大影片公司,华纳和福克斯两家电影公司曾为此不惜花费时间和金钱提出诉讼,皆以失败而告终。与此同时,两大财团也通过白宫作为总代理名正言顺地表达了自己对学院奖的关注,在第四届学院奖,不仅送来了会务费,而且副总统还亲临会场。此举虽说是财团控制下的白宫为满足一己之私的自作多情,学院不一定领情,但在壮大学院声势和树立学院威信方面却起了很大作用。此后,又曾有过两位总统亲临奥斯卡颁奖现场,第13届(1941年)罗斯福总统和第39届(1986年)里根总统,但里根总统光临现场和当年罗斯福总统的出席性质已经完全不同了:罗斯福的出席是为了表彰好莱坞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起到的特殊作用,而里根则是来看望老朋友的。
奥斯卡虽说是站在电影流行艺术的风口浪尖,但却极少标新立异,大部分时候都选择顺势而行,特别在特殊年代,这一倾向就尤为明显,评定优秀影片时,在"艺术"与"商业"之间何去何从?这也是奥斯卡历年引起的最大争议之一。通常情况下,奥斯卡评委对此采取折中手段,选取的影片一般既"艺术"又"商业",两者达到最佳结合点,既非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又避免了庸俗卖乖之嫌。但也有绕不开的年份,偏偏出现极端"艺术"却也是极端"票房毒药"的影片,在这种情况下,好莱坞评委往往的选择是放弃。
威尼斯电影节
定义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1932年8月6日在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创办,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电影艺术水平。是每年8月至9月间于意大利威尼斯利多岛所举办的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32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即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在电影黄金年代(30年代-60年代),威尼斯电影节是诸多电影大师的摇篮。2018年5月,入选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电影节委员会首批成员。 威尼斯电影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它聚焦于各国的电影实验者,鼓励他们拍摄形式新颖、手法独特的影片,哪怕有一些缺陷,只要是有创新,就能够被电影节所接纳。该电影节的宗旨是"电影为严肃的艺术服务",每年都提出不同的口号,而评判标准很纯粹:艺术性。在六七十年代,威尼斯电影节发掘了一大批新兴的欧洲电影人。尽管它所选择的电影未必是该导演最好的一部作品,但却时时刻刻地在引领欧洲艺术电影的发展潮流。
子主题
子主题
影评写作角度
思想评论
评主题
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
评现实意义
也与主题有关,但更侧重于现实作用。历史影片的评论也要观照现实。
写观后感
要联系现实,融进自我,或是褒扬先进,批语落后,针贬时弊;或是进行自我观照,寻找差距,激励鞭策。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写成“故事简介+自我对照”,二是要紧扣影片,而不是从影片中抽出一个话题,离开对影片的评论
人物评论
这是较为普遍的评论样式,可分为单一人物评论、同一类人物评论、不同人物的对比评论。在人物评论写作中,最好力求不仅评析人物形象的意义,而且要结合人物塑造的方法,把握人物独有的个性,如人物特有的行为、动作、理想、志趣、才干,从中更深地挖掘出人物形象意义。
美学评论
艺术样式评论
结合电影剧种样式对影片展开评论;从美学特色分析优秀片取得成功的原因。
艺术风格评论
通过影片中几个主要场面的不同诗意内涵的分析,对该片以泼墨的方式抒发的浓郁的诗情,给人以震颤心弦的视听感受。从电影风格和创新的角度给予肯定。
审美特性评论
从当代审美特性入手,指出当代剧重在探索人类精神生活的复杂性,唤起人们对人生有价值的珍视。
蒙太奇
定义
简要地说,蒙太奇就是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观众的心理顺序,将一部影片分别拍摄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组接起来。一言以蔽之:蒙太奇就是把分切的镜头组接起来的手段。由此可知,蒙太奇就是将摄影机拍摄下来的镜头,按照生活逻辑,推理顺序、作者的观点倾向及其美学原则联结起来的手段。
功能
通过镜头、场面、段落的分切与组接,对素材进行选择和取舍,以使表现内容主次分明,达到高度的概括和集中。
引导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的联想。
创造独特的影视时间和空间。
例子:接下来咱们举一个例子,看看镜头组合的重要性。 把以下A、B、C三个镜头,以不同的次序连接起来,就会出现不同的内容与意义。 A、一个人在笑;B、一把手枪直指着;C、同一个人脸上露出惊惧的样子。 这三个特写镜头,给观众什么样的印象呢? 如果用A-B-C次序连接,会使观众感到那个人是个懦夫、胆小鬼。然而,镜头不变,我们只要把上述的镜头的顺序改变一下,则会得出与此相反的结论。 C、一个人的脸上露出惊惧的样子,B、一把手枪直指着;A、同一个人在笑。 这样用C-B-A的次序连接,则这个人的脸上露出了惊惧的样子,是因为有一把手枪指着他。可是,当他考虑了一下,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于是,他笑了--在死神面前笑了。因此,他给观众的印象是一个勇敢的人。 这样,改变一个场面中镜头的次序,而不用改变每个镜头本身,就完全改变了一个场面的意义,得出与之截然相反的结论,得到完全不同的效果。
叙事蒙太奇
形成完整的时空和组成完整的情节
平行蒙太奇
将不同空间和相同或不同时间发生的相对独立的情节分别并列叙述的蒙太奇形式。
交叉蒙太奇
将不同空间同一时间的相互紧密联系的情节交替叙述的蒙太奇形式。
重复蒙太奇
相同或相似的镜头在作品中反复出现的组合方式。重复蒙太奇可能是对某个或更多镜头的连接重复,起一种强调的作用;有时是在作品的不同部分中出现重复,起一种暗示和提示作用。
表现性蒙太奇
定义
通过镜头内容或形式上的对列,通过人物形象和景物造型的对列,造成一种概念或者某种寓意,产生一种联想或某种含义,以增强艺术表现力和情绪感染力。
特点
以镜头对列为基础,通过相连镜头在形式上或者内容上相互对照、冲击,从而产生单个镜头本身所不具有的丰富涵义。
审美功能
主要为激起观众的想象,达到审美的领悟。
分类
对比式蒙太奇
把内涵截然不同的镜头画面组接在一起,通过画面间的对比、衬托,起到强调突出的作用。
隐喻式蒙太奇
通过镜头和画面的连接,将不同的形象加以并列,穿绳比拟、象征、暗示的作用,引发观众联想。
抒情式蒙太奇
通过画面的组合与连接,创造意境,是剧情充满诗意。
心理式蒙太奇
通过画面镜头的组接或声画有机结合,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和精神状态,带有主观色彩。
推荐电影
《风雨哈佛路》(Homeless to Harvard: The Liz Murray Story),是美国一部催人警醒的电影,通过一位生长在纽约的女孩莉斯,经历人生的艰辛和辛酸,凭借自己的努力,最终走进了最高学府的经历,表达了一个贫穷苦难的女孩可以用执著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改变了自己、改变人生的主题。风雨哈佛路也被评选为最励志的电影。
《铁拳男人》:是又一部讲述大萧条时期的励志影片,类型是奥斯卡一直最喜欢的传记片,而拳击电影更是奥斯卡一直青睐的题材,加上影片采用如此强大的奥斯卡导演和演员阵容,考虑影片近2个半小时的片长,这的确是一部为奥斯卡评委准备的电影。本片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讲述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一个男人为了生计参加拳击比赛,以获得奖金,最终竟获得了拳王称号的故事。
百万宝贝》(Million Dollar Baby)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2004年制作的电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希拉蕊•史旺与摩根•弗里曼等人主演。讲述了一个女子拳击手的奋斗里程的故事。该片获得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等奖项。
《阿甘正传》(Forrest Gump),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美国电影,阿甘出生在美国南方阿拉巴马州一个闭塞的小镇,他先天弱智,智商只有75,然而他的妈妈是一个性格坚强的女性,她常常鼓励阿甘“傻人有傻福”,要他自强不息。阿甘像普通孩子一样上学,并且认识了一生的朋友和至爱珍妮(罗宾•莱特•潘饰),在珍妮和妈妈的爱护下,阿甘凭着上帝赐予的“飞毛腿”开始了一生不停的奔跑。最终阿甘成为橄榄球巨星、越战英雄、乒乓球外交使者、亿万富翁……、
《肖申克的救赎》:1946年,年青的银行家安迪(蒂姆•罗宾斯 Tim Robbins 饰)被冤枉杀了他的妻子和其情人,这意味着他要在肖申克的监狱渡过余生。银行家出身的安迪很快就在监狱里很吃得开,他懂得如何帮助狱卒逃税,懂得如何帮监狱长(鲍勃•冈顿 Bob Gunton 饰)将他收到的非法收入“洗白”,很快,安迪就成为了狱长的私人助理。一名小偷因盗窃入狱,他知道安迪妻子和她情人的死亡真相,兴奋的安迪找到了狱长,希望狱长能帮他翻案。虚伪的狱长表面上答应了安迪,暗中却派人杀死了小偷,只因他想安迪一直留在监狱帮他做帐。安迪知道真相后,决定通过自己的救赎去获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