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信号与系统 第一章第三节 系统的描述及其分类
参考课程:谷哥+小马哥23年梦马全程班 参考教材:何子述(成电)+杨晓非(重邮) 使用建议:按照自己的复习大纲选择性,非顺序使用 注意事项:内容不太完整,但应该较为详细,内容偏基础知识点,谷哥和小马哥23年10月后的强化内容不包括其中,无售后,可交流,望考虑后购买!
编辑于2023-11-22 10:36:18参考课程:谷哥+小马哥23年梦马全程班 参考教材:何子述(成电)+杨晓非(重邮) 使用建议:按照自己的复习大纲选择性,非顺序使用 注意事项:内容不太完整,但应该较为详细,内容偏基础知识点,谷哥和小马哥23年10月后的强化内容不包括其中,无售后,可交流,望考虑后购买!
参考课程:谷哥+小马哥23年梦马全程班 参考教材:何子述(成电)+杨晓非(重邮) 使用建议:按照自己的复习大纲选择性,非顺序使用 注意事项:内容不太完整,但应该较为详细,内容偏基础知识点,谷哥和小马哥23年10月后的强化内容不包括其中,无售后,可交流,望考虑后购买!
参考课程:谷哥+小马哥23年梦马全程班 参考教材:何子述(成电)+杨晓非(重邮) 使用建议:按照自己的复习大纲选择性,非顺序使用 注意事项:内容不太完整,但应该较为详细,内容偏基础知识点,谷哥和小马哥23年10月后的强化内容不包括其中,无售后,可交流,望考虑后购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参考课程:谷哥+小马哥23年梦马全程班 参考教材:何子述(成电)+杨晓非(重邮) 使用建议:按照自己的复习大纲选择性,非顺序使用 注意事项:内容不太完整,但应该较为详细,内容偏基础知识点,谷哥和小马哥23年10月后的强化内容不包括其中,无售后,可交流,望考虑后购买!
参考课程:谷哥+小马哥23年梦马全程班 参考教材:何子述(成电)+杨晓非(重邮) 使用建议:按照自己的复习大纲选择性,非顺序使用 注意事项:内容不太完整,但应该较为详细,内容偏基础知识点,谷哥和小马哥23年10月后的强化内容不包括其中,无售后,可交流,望考虑后购买!
参考课程:谷哥+小马哥23年梦马全程班 参考教材:何子述(成电)+杨晓非(重邮) 使用建议:按照自己的复习大纲选择性,非顺序使用 注意事项:内容不太完整,但应该较为详细,内容偏基础知识点,谷哥和小马哥23年10月后的强化内容不包括其中,无售后,可交流,望考虑后购买!
第三节 系统描述及其分类
【考点一】系统的描述
1.系统模型
①数学模型
连续系统---微分方程 离散系统---差分方程
LTI连续时间系统---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LTI离散时间系统---常系数齐次线性差分方程
②框图模型
用方框表示系统,两端分别为输入端和输出端 箭头表示信号流向
2.系统的描述
连续时间系统
①数学模型: 初始状态为零:y(t)=S[f(t)] (S表示系统) 初始状态不为零:y(t)=S[f(t),x(t₀)]
②LTI连续时间系统的模拟框图
离散时间系统
3.LTI连续时间系统
1.数学模型: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响应及其各阶导数的线性组合=激励及其各阶导数的线性组合 【注】对LTI系统而言: ①系数为常数---保证时不变性 ②不含有常数项---保证线性
2.模拟框图
⑴基本运算单元
①加法器:
②标量乘法器:
③积分器:
⑵模拟框图的画法
①微分方程→模拟框图
类型一:等式右端仅有f(t) Step1:移项使得等式左端仅最高阶导数 Step2:依次画出加法器,积分器×n ...
类型一:等式右端有f(t)及其各阶导数 Step1:取中间变量q(t),令f(t)→q(t) Step2:按照类型一画出f(t)→q(t)的框图 Step3:根据LTI特性知∑q(t)→y(t)🉐最终框图
②模拟框图→微分方程
围绕加法器列等式
【注】①突破口:根据加法器列等式 ②积分器个数=微分方程阶数
4.LTI离散时间系统
1.数学模型:常系数齐次线性差分方程 响应及其各阶导数的线性组合=激励及其各阶导数的线性组合 【注】对LTI系统而言: ①系数为常数---保证时不变性 ②不含有常数项---保证线性
2.模拟框图
⑴基本运算单元
①加法器:
②标量乘法器:
③加法器:
⑵模拟框图的画法
①微分方程→模拟框图
类型一:等式右端仅有f(t) Step1:移项使得等式左端仅最高阶导数 Step2:依次画出加法器,积分器×n ...
类型二:等式右端有f(t)及其各阶导数 Step1:取中间变量q(t),令f(t)→q(t) Step2:按照类型一画出f(t)→q(t)的框图 Step3:根据LTI特性知∑q(t)→y(t)🉐最终框图
②模拟框图→微分方程
围绕加法器列等式
【注】①突破口:根据加法器列等式 ②积分器个数=微分方程阶数
5.LTI系统特性
线性,时不变性和微积分特性
2.系统的分类与特性
1.连续时间系统与离散时间系统
①连续时间系统:响应与激励均为连续信号,表示为h(t) ②离散时间系统:响应与激励均为离散信号,表示为h(n)
2.(即时)无记忆系统与(动态)记忆系统
①无记忆系统:(描述为代数方程) 系统在某时刻输出仅与当前时刻的激励有关, 而与之前时刻激励无关,否则为记忆系统.
【注】注意区分记忆系统和因果系统
④结论:有时移或尺度变换(a≠1)的系统是记忆系统
3.时变系统与时不变系统
①定义
②判定
简易表达式
微分方程描述: 方法一:已知:描述系统的微分或差分方程 若:其各项系数与自变量无关,则为时不变系统 若:其各项系数与自变量有关,则为时变系统 方法二:Step1:假设为时不变系统,则f(t-t₀)→y(t-t₀),代入微分方程 Step2:方程两端同时取t=t-t₀ 若:两式相等,则假设成立,否则为时变系统.
③结论: ⅰ.对简易表达式而言: 激励中的t具有非1系数(e(at)中a≠1),则系统时变 激励外含有t,则系统时变. ⅱ.分段函数以t分段,则系统时变. ⅲ.微分与积分系统为时不变系统.
4.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
⑴定义
⑵判断依据
简易表达式
微分方程描述: Step1:假设为线性系统,则af₁(t)+bf₂(t)→ay₁(t)+by₂(t),代入微分方程 Step2:......见例题 若:两式相等,则假设成立,否则为非线性系统. 【注】①若等式中含有常数项,则为非线性系统 ②若方程非常系数,则为非线性
⑶结论:对于电路系统,若满足叠加性,则必然满足齐次性
⑷线性连续系统的微分性与积分性
⑸线性离散系统的差分性和累加性
⑹记忆系统的分解性及线性记忆系统的零输入线性,零状态线性
【注】不满足分解性的系统为非线性系统
⑺双零法的线性时不变性
5.因果系统与非因果系统
①因果系统: 系统在某时刻的响应仅与该时刻及其之前时刻的激励有关, 而与之后时刻激励无关,即:响应不出现于激励之前,否则为非因果系统 Tips:一切可实现系统均是因果系统.
③结论:积分系统为因果系统
6.系统的稳定性
①定义
②判定依据
【注】移位和尺度变换不改变幅度
7.可逆系统
①定义
②结论:求导系统是不可逆系统
【注】输入输出间的线性时不变性不包含尺度变换,如:清华例题
动态与即时
即时(无记忆)系统
任一时刻响应只与该时刻的激励有关
动态(记忆)系统
定义: 任意时刻的响应=该时刻激励+系统历史状态 含有记忆元件:电容,电感的系统
动态系统全响应y(▪)=T[{f(▪)},{x(0)}](其中f为激励,x为初始状态) 动态系统的零输入响应:激励f(x)=0,T[{0},{x(0)}] 动态系统的零状态响应:初始状态x(0)=0,T[{f(▪)},{0}]
动态系统是线性系统的条件: ①可分解性:全响应=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 ②零输入响应线性 ③零状态响应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