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普通心理学第二章 注意
关于《普通心理学》第二章注意的思维导图,注意是心理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调节是心理活动的开端,并伴随着心理过程的始终
这是一个关于心理学-第四章 记忆思维导图,包含记忆概述、记忆过程、遗忘概述等。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普通心理学》第三章感觉与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某部分的反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东尼博赞简介
第二章 注意
第一节注意概述
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特点
指向性
心理活动某一时刻指向一部分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
eg看小说时对周围发生的一切熟视无睹
集中性
人的心理活动保持在一定对象上,并深入下去,保持一定的强度或紧张度,以使事物得到清晰的反映,同时抑制无关动作,对无关事物或活动反映模糊或不能反映
顺序:先指向后集中 有指向性不一定有集中性,有集中性一定有指向性
两者紧密联系
功能
选择功能
维持功能
调节功能
注意是心理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调节 是心理活动的开端,并伴随着心理过程的始终
注意的外部表现
感官活动 eg凝神聚目、侧耳倾听
身体动作 eg学生认真听课,目光注视老师,其他动作停止
生理活动
第二节注意的种类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是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eg安静教室,笔盒掉地上,不由得望去
无预订目的、自觉性较差,保持时间较短
引起的客观原因
刺激物强度
刺激的新异
刺激物的对比性 eg万花丛中一点绿
刺激物的活动变化
引起的主观原因
人的主观心理状态 eg满足人的需要和直接兴趣的事物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
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的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eg学生按老师要求比较两种植物的特点时表现的注意
有明确的目的性
有强劲的意志性
维持条件
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合理组织活动 eg 课堂内容采用表演法
对兴趣的依从性 eg高年级培养直接兴趣,低年级培养间接兴趣
排查内外因素干扰
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意) 高级注意
有预习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eg熟练的阅读课文,熟练的骑自行车
形成条件
对活动有浓厚的兴趣
活动的自动化
第三节注意的特征
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
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里能清楚地察觉的的对象的数量
影响因素
对象的特点 有实际意义、易于被理解的对象,注意的范围大一些;反之则小 排列有规则,能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范围大一些;反之则小
个体的经验和知识
把握对象的方法
个体的情绪状态
知觉任务 eg编辑任务的人与从事校对工作的人注意广度前者较大,后者较小
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持久性)
个体将注意保持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时间的九暂性
狭义
注意维持在一定对象上的时间
广义
注意保持在一定的活动上,并随着活动的进行变化注意的具体对象
个体的主观状态 对活动认识越深刻,态度越积极,兴趣越浓厚,注意越稳定
注意对象的特点 内容越丰富,活动形式越活泼多样,注意的稳定性越高
注意的方式方法
注意的分散现象(注意的起伏、注意的动摇) 注意往往发生周期性增强和减弱的现象
注意的分配
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不同的对象的特点(一心二用)
注意分配的条件
1在进行的多种活动中只有一种是不熟悉的,其余活动都已达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时,注意就能较好分配到这几项活动中
2几种活动之间有密切关系
3有熟练的分配技巧
注意的转移
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的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与注意的分散的区别
1转移是需要有目的地把注意转向新的对象,而分散是在需要集中注意时,使注意离开所要注意的对象
2转移是注意的优良品种,分散是注意的不良品质
影响注意转移快慢和难易的因素
原来注意的强度 原来注意强度越小,转移越容易;反之不然
新的注意的特点 新的注意对象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则容易转移;反之不然
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灵活性 灵活性强的人,转移比较容易
各项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性号系统的条件作用 目的性不明确,调节能力弱,转移不灵活
第四节学生注意力的培养
学生注意力的发展特点
注意目的性发展的特点
中小学生注意的目的性不断提高
注意稳定性发展的特点
********* 稳定性不断增强,到高中阶段增长速度逐渐减慢
注意广度发展的特点
****不断扩大
分配能力的发展特点
****不断发展
转移能力发展的特点
相对来说要缓慢得多
注意规律与教学
无意注意的规律
刺激的强度 越大越易引起无意注意
刺激之间的差异程度 越显著越易引起无意注意
刺激的变化 活动的比静止的更易引起无意注意
刺激物的新异性 新异的刺激比熟知的刺激更易引起无意注意
个体的主观状态,需要和兴趣
有意注意的规律
对活动任务的认识 任务越明确越能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
对活动的间接兴趣 越浓厚越集中
个体的意志努力
对活动的精心组织
有意后注意的规律
对活动浓厚的兴趣
活动的自动化 骑自行车
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1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
2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创造良好的教学活动
室外对课堂的干扰 eg关窗、拉帘
室内的环境 eg地面是否干净,桌椅排列是否整齐,教室装饰是否简洁朴素
教师的服饰发型不宜耀眼
妥善处理偶发事件
注重讲演、板书技巧和教具的使用
教师的音量语音语调手势表情
板书有度重点突出,清晰醒目
教具新颖直观
注重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具体实例,穿插使用教具演示,个别提问,角色扮演,集体讨论,动手操作
3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提高活动的目的性
激发学习动机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
4运用无意与有意注意相互交替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注意力的教育方法
培养间接兴趣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重视集中注意的自我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