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普心第三章 意识与注意
本章将对意识的一些基本现象理论和实证研究做一简单介绍,主要包括意识的基本概念,意识几种情况状态及与意识状态密切相关的注意现象。
初中心理课教学内容,涵盖了多个具体话题和活动,如“开学第一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期末总结”帮助学生反思成长,“思维训练”与“成长型思维”的培养旨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适应力,“社交与人际关系”部分则深入探讨了友谊的维持、拒绝与赞美、亲子与师生交往等话题。
普通心理学;心理学考研,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后修正为七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前四个层次为缺失性需要,后三个层次为成长性需要。该理论认为,需要的层次越低,力量也就越强,潜力也就越大;在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所有生物都有对食物和水的需要,但只有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本图整理精神分析发展的脉络框架和重点任务的重要理论,包括人际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当代弗洛伊德修正者、自体心理学、自我心理学、弗洛伊德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东尼博赞简介
第三章 意识与注意
意识与无意识
意识的含义(了解)
意识的种类
非意识过程
例:血压的调节、神经系统的监控
无意识
无意识的行为
不受意识控制的行为,特别是那些已经自动化了的行为
对刺激的无意识
盲视
由脑损伤引起的对刺激的无意识察觉
潜意识
前意识记忆
意识的功能
意识具有能动性,对个体的身心起着调节的作用
心理生活
帮助生存
意识能够限制与你即刻目标和目无关的信息
选择存储功能
意识允许你选择性的存储你想要分析、解释并对未来起作用的刺激
让你基于过去的知识和对不同后果的想象来终止、思维、考虑不同的方案
帮助调节人们关于现实的个人和文化构建
共识效度
当社会中一个成员发展了一种 与文化构建相适应的现实的个人构建, 它会被文化所肯定,同时也肯定文化构建
睡眠与梦
睡眠
睡眠的阶段(4+1)
梦
梦的解释
精神分析:梦是潜意识的显现
生理学:梦是个体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
认知心理学: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
梦的特点
不确定性、梦境的不协调性和不连续性
注意概述
注意的含义(2)
指向性
集中性
注意的功能(口诀:选报条件)
选择功能
保持功能
调节和监督功能
注意的种类(3+3)
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分为
不随意注意
随意注意
引起原因
注意目的与任务
兴趣
活动组织
过去经验
人格
随意后注意
直接兴趣
熟练程度
根据注意的品质分为
选择性注意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利用双耳分听实验可以研究选择性注意。
持续性注意
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客体活活动上。通常用警戒作业来测量
分配性注意
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研究方法:双作业操作。
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
注意的生理机制 (向往边城)
朝向反射(最初级的生理机制)
脑干网状结构
使大脑维持着一般性的兴奋水平
边缘系统
存在着大量的”注意神经元“,仅对新异刺激或刺激的变化作反应
大脑皮层(产生注意的最高部位)
注意的外部表现
感觉器官往往会朝向注意的对象
生理活动也会发生变化
伴随某种表情或动作
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广度
含义
一般人的注意广度是7加减2个单元(组块)
影响因素
对象的特点
活动任务
个人知识与经验
注意稳定性
人的主观状态
注意对象的特点
注意分散(分心)
注意起伏(注意动摇)
注意分配
注意转移
原有注意的紧张度
新事物的性质
个人固有的神经类型和习惯
注意的认知理论
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
过滤器理论
衰减理论
后期选择理论
多阶段选择理论
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
认知资源理论
双加工理论
自动化加工和意识控制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