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建筑技术设计
描述建筑设计中,台阶一般设计包括幼儿园台阶,还包括教育建筑中无障碍设计要点。
编辑于2021-05-22 03:17:04建筑技术设计
建筑
台阶
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且不宜小于0.1m
踏步应采取防滑措施
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宜少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宜按坡道设置
台阶总高度超过0.7m时,应在临空面采取防护设施
阶梯教室、体育场馆和影剧院观众厅纵走道的台阶设置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出入口台阶高度超过0.30m,并侧面临空时,应设置防护设施,防护设施净高不应低于1.05m
规范
无障碍设计规范
教育建筑
教育建筑进行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应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建筑、中小学建筑,高等院校建筑、职业教育建筑、特殊教育建筑等
无障碍设施
凡教师、学生和婴幼儿使用的建筑物主要出入口应为无障碍出入口,宜设置为平坡出入口
无障碍出入口
分类
平坡出入口
平坡出入口的地面坡度不应大于1 :20,当场地条件比较好时,不宜大于1 :30
同时设置台阶和轮椅坡道的出入口
轮椅坡道
宜设计成直线形、直角形或折返形
净宽度不应小于1.00m,无障碍出入口的轮椅坡道净宽度不应小于1.20m
轮椅坡道的高度超过300mm且坡度大于1 :20时,应在两侧设置扶手,坡道与休息平台的扶手应保持连贯,扶手应符合相关规定
无障碍单层扶手的高度应为850mm~900mm,无障碍双层扶手的上层扶手高度应为850mm~900mm,下层扶手高度应为650mm~700mm
扶手应保持连贯,靠墙面的扶手的起点和终点处应水平延伸不小于300mm的长度
扶手末端应向内拐到墙面或向下延伸不小于100mm,栏杆式扶手应向下成弧形或延伸到地面上固定
扶手内侧与墙面的距离不应小于40mm
扶手应安装坚固,形状易于抓握。圆形扶手的直径应为35mm~50mm,矩形扶手的截面尺寸应为35mm~50mm
扶手的材质宜选用防滑、热惰性指标好的材料
轮椅坡道的最大高度和水平长度应符合表3.4.4的规定。
轮椅坡道的坡面应平整、防滑、无反光
轮椅坡道起点、终点和中间休息平台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1.50m
轮椅坡道临空侧应设置安全阻挡措施
轮椅坡道应设置无障碍标志,无障碍标志应符合本规范第3.16节的有关规定
台阶
三级及三级以上的台阶应在两侧设置扶手
无障碍单层扶手的高度应为850mm~900mm,无障碍双层扶手的上层扶手高度应为850mm~900mm,下层扶手高度应为650mm~700mm
扶手应保持连贯,靠墙面的扶手的起点和终点处应水平延伸不小于300mm的长度
扶手末端应向内拐到墙面或向下延伸不小于100mm,栏杆式扶手应向下成弧形或延伸到地面上固定
扶手内侧与墙面的距离不应小于40mm
扶手应安装坚固,形状易于抓握。圆形扶手的直径应为35mm~50mm,矩形扶手的截面尺寸应为35mm~50mm
扶手的材质宜选用防滑、热惰性指标好的材料
台阶上行及下行的第一阶宜在颜色或材质上与其他阶有明显区别
同时设置台阶和升降平台的出入口,宜只应用于受场地限制无法改造坡道的工程
升降平台
只适用于场地有限的改造工程
深度不应小于1.20m,宽度不应小于900mm,应设扶手、挡板及呼叫控制按钮
垂直升降平台
基坑应采用防止误入的安全防护措施
传送装置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
斜向升降平台
宽度不应小于900mm,深度不应小于1.00m,应设扶手和挡板
台阶
三级及三级以上的台阶应在两侧设置扶手
无障碍单层扶手的高度应为850mm~900mm,无障碍双层扶手的上层扶手高度应为850mm~900mm,下层扶手高度应为650mm~700mm
扶手应保持连贯,靠墙面的扶手的起点和终点处应水平延伸不小于300mm的长度
扶手末端应向内拐到墙面或向下延伸不小于100mm,栏杆式扶手应向下成弧形或延伸到地面上固定
扶手内侧与墙面的距离不应小于40mm
扶手应安装坚固,形状易于抓握。圆形扶手的直径应为35mm~50mm,矩形扶手的截面尺寸应为35mm~50mm
扶手的材质宜选用防滑、热惰性指标好的材料
台阶上行及下行的第一阶宜在颜色或材质上与其他阶有明显区别
出入口的地面应平整、防滑
室外地面滤水箅子的孔洞宽度不应大于15mm
除平坡出入口外,在门完全开启的状态下,建筑物无障碍出入口的平台的净深度不应小于1.50m
门厅、过厅如设置两道门,门扇同时开启时两道门的间距不应小于1.50m
上方应设置雨棚
主要教学用房应至少设置1部无障碍楼梯
公共厕所至少有1处应满足有关规定,此处的公共厕所指不设单独的无性别厕所,而是在男、女厕所内分设无障碍厕位的供公众使用的厕所。
女厕所的无障碍设施包括至少1个无障碍厕位和1个无障碍洗手盆;男厕所的无障碍设施包括至少1个无障碍厕位、1个无障碍小便器和1个无障碍洗手盆
厕所的入口和通道应方便乘轮椅者进入和进行回转,回转直径不小于1.50m
门应方便开启,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800mm
地面应防滑、不积水
无障碍厕位
应设置无障碍标志,无障碍标志应符合本规范第3.16节的有关规定
无障碍厕位应方便乘轮椅者到达和进出,尺寸宜做到2.00m×1.50m,不应小于1.80m×1.00m
无障碍厕位的门宜向外开启,如向内开启,需在开启后厕位内留有直径不小于1.50m的轮椅回转空间,门的通行净宽不应小于800mm,平开门外侧应设高900mm的横扶把手,在关闭的门扇里侧设高900mm的关门拉手,并应采用门外可紧急开启的插销
厕位内应设坐便器,厕位两侧距地面700mm处应设长度不小于700mm的水平安全抓杆,另一侧应设高1.40m的垂直安全抓杆
无障碍厕所
位置宜靠近公共厕所,应方便乘轮椅者进入和进行回转,回转直径不小于1.50m
面积不应小于4.00m2
当采用平开门,门扇宜向外开启,如向内开启,需在开启后留有直径不小于1.50m的轮椅回转空间,门的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800mm,平开门应设高900mm的横扶把手,在门扇里侧应采用门外可紧急开启的门锁
地面应防滑、不积水
内部应设坐便器、洗手盆、多功能台、挂衣钩和呼叫按钮
坐便器:厕位两侧距地面700mm处应设长度不小于700mm的水平安全抓杆,另一侧应设高1.40m的垂直安全抓杆
洗手盆:水嘴中心距侧墙应大于550mm,其底部应留出宽750mm、高650mm、深450mm供乘轮椅者膝部和足尖部的移动空间,并在洗手盆上方安装镜子,出水龙头宜采用杠杆式水龙头或感应式自动出水方式
多功能台长度不宜小于700mm,宽度不宜小于400mm,高度宜为600mm
安全抓杆应安装牢固,直径应为30mm~40mm,内侧距墙不应小于40mm
挂衣钩距地高度不应大于1.20m
在坐便器旁的墙面上应设高400mm~500mm的救助呼叫按钮
入口应设置无障碍标志
接收残疾生源的教育建筑的无障碍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要教学用房每层至少有1处公共厕所应满足有关规定
女厕所的无障碍设施包括至少1个无障碍厕位和1个无障碍洗手盆;男厕所的无障碍设施包括至少1个无障碍厕位、1个无障碍小便器和1个无障碍洗手盆
厕所的入口和通道应方便乘轮椅者进入和进行回转,回转直径不小于1.50m
门应方便开启,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800mm
地面应防滑、不积水
无障碍厕位应设置无障碍标志
合班教室、报告厅以及剧场等应设置不少于2个轮椅坐席,服务报告厅的公共厕所应满足有关规定或设置无障碍厕所
女厕所的无障碍设施包括至少1个无障碍厕位和1个无障碍洗手盆;男厕所的无障碍设施包括至少1个无障碍厕位、1个无障碍小便器和1个无障碍洗手盆
厕所的入口和通道应方便乘轮椅者进入和进行回转,回转直径不小于1.50m
门应方便开启,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800mm
地面应防滑、不积水
无障碍厕位应设置无障碍标志
有固定座位的教室、阅览室、实验教室等教学用房,应在靠近出入口处预留轮椅回转空间
视力、听力、言语、智力残障学校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JGJ76的有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