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4.起重技术!
2021年新教材一建机电思维导图。从近几期的真题试题中分析,机电专业出题范围几乎包含了整个教材的范围,知识点既细又分散,有时候甚至考核了教材中很难找到答案的现场实际专业知识;而机电专业与其他科目的综合也很容易成为案例题的出分点。
编辑于2021-05-30 07:05:12起重技术
起重机械分类与选用
起重机械的分类、适用范围、基本参数
起重机械的分类
轻小型起重设备(非常规起重设备)
千斤顶
滑车
起重葫芦
卷扬机
起重机
桥架型起重机:
梁式起重机、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半门式起重机
臂架型起重机:
门座、半门座起重机、塔式、流动式、铁路、桅杆、悬臂起重机
缆索型起重机:
缆索起重机、门式缆索起重机
工作平台
机械式停车设备
常用轻小型超重设备
起重滑车
滑轮组穿绕方法
3门以下顺穿,4~6花穿,7以上双跑头顺穿(简记:三顺有石榴花鞋7双)
滑轮组跑绳拉力计算
拉力最小在固定端,最大在拉出端,计算时必须按拉力最大的拉出端算
滑轮组选用步骤
1.根据受力分析与计算确定滑轮组载荷
选择滑轮组的
额定载荷
门数
2.计算滑轮组跑绳拉力
选择
跑绳直径
3.跑绳直径与滑轮组相配
4.根据跑绳的最大拉力和导向角度计算导向轮载荷并选择导向轮
卷扬机
基本参数
额定牵引拉力
工作速度:卷筒卷入钢丝绳的速度
容绳量:卷扬机的卷筒允许容纳的钢丝绳工作长度的最大值
简记:公鹅绒
使用的钢丝绳直径与铭牌上标明的直径不同时,必须进行容绳量校核
常用起重机适用范围
流动式起重机
特点:适用范围广,机动性好,可以方便地转移场地;但对道路、场地要求高,台班费较高
适用范围:适用于单件重量大的大、中型设备、构件的吊装,作业周期短
塔式起重机
特点:吊装速度快、台班费低、但起重量一般不大、并需要安装拆卸
适用范围:适用于在某一范围内数量多、单件重量小的设备、构件吊装,作业周期长
桅杆起重机:非常规起重机
特点:结构简单,起重量大,对场地要求不高,使用成本低,但效率不高
适用范围:适用于某些特重、特高和场地受到特殊限制的吊装
施工升降机
特点:非标起重设备,按用户需求,依据标准非标生产,可临时安装
适用范围:在建设施工工地各层站停靠服务的升降机械
流动式起重机选用的基本参数
吊装载荷(吊装重量)
被吊设备、吊钩组件、吊索(吊钩以上滑轮组间钢丝绳质量)、吊具及其他附件等的质量总和
额定起重量
根据起重机配置和起重机的准备情况,起重机制造商规定的最大容许载荷。
额定起重量>起重量>=吊装载荷
当采用两台起重机抬吊时,它们起重能力宜相同,单机吊装载荷不得超过其额定起重量的80%
最大幅度
起重机在额定起重量条件下的最大吊装回转半径
最大起升高度
吊装作业时,被吊设备顶部需要起升的最大高度
H>h1 设备高度+h2 索具高度(包括钢丝绳、平衡梁、卸扣等高度)+h3 设备吊装到位后高出地脚螺栓的高度+h4 设备基础和地脚螺栓高度。
流动式起重机的选用
流动起重机的特性曲线
反映流动式起重机的起重能力随臂长、幅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反映流动式起重机的最大起升高度随臂长、幅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流动起重机选用步骤
1.根据被吊设备就位位置、现场情况确定起重机的站车位置,从而确定作业半径
2.根据被吊装设备的就位高度、设备外形尺寸、吊索高度、站车位置和作业半径,依据起重特性曲线确定臂长
3.根据作业半径、臂长,依据起重机的起重性能表,确定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
4.比较后确定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是否大于计算载荷,大于则起重机选择合格,否则重新选择
5.计算吊臂与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 (吊钩、吊臂、设备之间两两组合),符合规范则合格,否则重选
简记:站臂定比全
流动起重机地基处理
1.流动式起重机必须在水平坚硬的地面上进行吊装作业
2.地耐力检测
(1)吊车的工作位置(站车位置+行走路线)的地基应进行地耐力检测
(2)宜采用压重法检测,根据起重机械作业对地压强的要求,计算每个测试点需要压重块的数量n,压重块对地压强公式:f=nGg/S>2fc
(3)选择起重机吊装作业时对地压强最大的位置,叠放压重块,确定两个基准点,均布找出压重块上的4个位置作为测量点,并做好标志
(4)压重块应静置24h,测量记录压重块4个位置的沉降量,若4个点最大沉降量不大于50mm,则证明处理的地基合格,地面或支撑面的承载能力大于起重机当前工况下最大接地比压
3.地基处理
(1)根据其地质情况。如果测定的地基承载力小于起重机作业对地压力时,应进行地基处理
(2)一般施工场地的土质地面可采用开挖回填夯实的方法进行处理
(3)处理后的地基应做地耐力测试
吊具种类与选用
钢丝绳
材料
高碳钢丝
直径
6X19——钢丝直径大、强度较高、但柔性差,常用作缆风绳
6X61、6X37——用作滑轮跑绳和吊索
吊索
2个吊点以上起吊时,吊索与水平夹角不宜小于60°
安全系数
拖拉绳,≥3.5;卷扬机,≥5;系挂绳扣,≥5;捆绑绳扣,≥6;载人吊篮,≥14
平衡梁
作用
保平:保持被吊设备平衡,避免吊索损坏设备
索高:缩短吊索高度,减小动滑轮的起吊高度
减压:减小设备承受的水平压力,避免损坏设备
平分:合理分配或平衡各吊点的荷载
选用
根据设备的重量、规格尺寸、结构特点、现场坏境要求
具体尺寸:需要经过设计计算来确定
液压提升装置
组成
液压泵站、穿心式液压提升器、钢绞线、控制器
液压泵站
是动力设备——由油泵、油箱、控制阀、电机、仪表、提把等组成
选用 根据泵站配置提升油缸的
数量
载荷
提升速度
确定液压泵站
工作压力
流量
穿心式液压提升器
是关键设备——由上、下锚具、地锚、主缸四部分组——具有自锁功能
选用
根据
提升设备的重量
现场装备的实际需要
确定液压提升器
规格
数量
组合情况
吊装方法与吊装方案
常用吊装方法
缆索系统吊装
重量不大,跨度大,高度高
液压提升
上拔式
投影面积大、重量重、提升高度低
爬升式
投影面积一般、重量轻、提升高度高
利用构筑物进行吊装
1.编制专门的吊装方案,应对承载的结构在受力条件下的强度和稳定性进行校核
2.选择的受力点和方案应征得设计人员的同意
3.对于通过锚固点或直接捆绑的承载部位,还应对局部采取补强措施
采用大块板钢、枕木进行局部补强
采用角钢或木方对梁或柱角进行保护
4.施工时应设专人对受力点进行监视
吊装方案选择步骤
技术可行性论证、安全性分析、进度分析、成本分析、综合选择
简记:技安进城综
吊装方案的内容
编制说明和编制依据、工程概况、吊装组织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3只鸡
吊装工艺设计
吊装计算校核书
吊装应急预案
吊装工艺设计
施工工艺:设备吊装工艺方法概述与吊装工艺要求
吊装参数表:设备规格尺寸、金属总重量、吊装总重量、重心标高、吊点方位及标高
机具:起重吊装机具的选用,机具安装拆除工艺要求
吊点及加固:设备支吊点位置及结构设计图,设备局部或整体加固图
工艺图:吊装平、立面布置图
吊装进度计划
吊装作业区域地基处理措施
地下工程和架空电缆施工规定
简记:懒土公鸡进书店去
吊装计算校核书
主起重机和辅助起重机受力分配计算
吊装安全距离核算
吊耳强度核算
吊索吊具安全系数核算
吊装应急预案
吊装方案管理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危大工程),是指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导致人员群死群伤或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分部分项工程
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重量在1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如:穿转子)
起重设备自身的安装拆卸工程
超过一定规模危大工程
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重量在10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起重量300KN及以上的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
搭设总高度200m及以上的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
搭设基础标高在200m及以上的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
跨度大于等于36m的钢结构安装工程
重量大于等于1000KN的大型结构整体顶升、平移、转体等施工工艺
方案管理
危大工程
编制:施工前,施工单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编制
实行专业分包的,由专业分包单位组织编制
审核:
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的——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加盖公章
专业分包单位编制的——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及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共同审核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审查: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加盖执业印章
超过一定规模危大工程
施工单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
总监理工程师审查
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专家论证(专家论证前,专项施工方案通过施工单位审核和总监理工程师审查)
专家应从住建部专家库中选取,应符合专业要求且人数不得少于5名(与工程无利害关系)
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前
方案交底
编制人员或者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当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进行
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当向作业人员进行
由双方和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共同签字确认
其他事项
施工单位应当对危大工程施工作业人员进行登记
项目负责人应当在施工现场履职
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对专项施工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现场监督
吊装稳定性
起重吊装作业稳定性的作用和类容
起重机械的稳定性
起重机在额定工作参数情况下的稳定
桅杆自身结构的稳定
吊装系统的稳定性
多机吊装的同步协调
大型设备多吊点、多机种的吊装指挥及协调
桅杆吊装的稳定系统(缆风绳、地锚)
吊装设备或构件的稳定性
整体稳定性(细长塔类设备、薄壁设备、屋盖、网架)
吊装部件或单元稳定性
起重吊装作业失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起重机械失稳
超载
严禁超载
机械故障
严格机械检查
支腿不稳定
打好支腿并用道木和钢板垫实基础,确保支腿稳定
桅杆偏心过大
正式吊装前进行试吊
吊装系统失稳
不同起重能力的多机吊装荷载分配不均匀
多机抬吊时尽量采用相同机型、吊装能力相同或者相近的吊车
多机吊装不同步
集群千斤顶或者卷扬机通过计算控制来实现多吊点的同步
多动作、多岗位指挥协调失误、
制定周密指挥和操作程序并进行演练
桅杆系统缆风绳、地锚失稳
缆风绳和地锚严格按照吊装方案和工艺计算设置,设置完成后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失稳
由于设计与吊装时受力不一致
对于细长、大面积的设备或构件采取多点吊装
设备或构件的刚度偏小
对薄壁设备进行加固加强
对型钢结构、网架结构的薄弱部位或杆件进行加固或者加大截面、提升刚度
桅杆的稳定性
缆风绳的设置要求
直立单桅杆顶部缆风绳的设置宜为6根至8根,对倾斜吊装的桅杆应加设后背主缆风绳,后背主缆风绳的设置数量≥2
缆风绳与地面的夹角宜为30°且≤45°
直立单桅杆各相邻缆风绳之间水平夹角≤60°
缆风绳应设置防止滑车受力后产生扭转的设施
需要移动的桅杆应设置备用缆风绳
地锚
分类
全埋式地锚:可以承受较大的拉力,适合重型吊装
活动式地锚:承受力不大,重复利用率高,适用于改、扩建工程
利用已有建筑物作为地锚:如混凝土基础、混凝土柱等,在利用已有建筑物前
必须获得建筑物设计单位的书面认可
使用时应对基础、柱子的棱角进行保护
编制专项吊装施工方案,进行强度核算
施工时应设专人对受力点进行监视
使用要求
地锚的结构形式应根据
受力条件
施工地区的地质条件
设计与选用
埋入式地锚基坑的前方,缆风绳受力方向坑深2.5倍的范围内不应有地沟、线缆和地下管道
埋入式地锚回填时,应用净土分层夯实或压实,回填高度应高于基坑周围地面400mm,且不得浸水,设置完成后做好隐蔽工程记录
埋入式地锚设置完成后,受力绳扣应进行预拉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