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9.静置设备及金属结构安装技术!
2021年新教材一建机电思维导图。一建机电专业性很强,因此,熟悉教材很重要。对于教材的知识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以及知识点的延伸。学的时候要有一定的思路,但是也不要盲目自信。一建考试和自己以前的考试大不相同,学习方向上还是要跟着一建考试的大纲走。
编辑于2021-05-30 21:48:05静置设备及金属结构安装技术
塔器设备安装技术
安装准备工作
设备随机资料
设计文件,材料应有的复检报告,《特种设备制造监督检验证书》
施工技术文件
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记录,专项施工方案,《特种设备安装维修改造告知单》
基础验收
基础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5%,设沉降观测点
产品焊接试件
塔器现场组焊必须制备产品焊接试板
试板制备的要求
由施焊塔器的焊工,在施焊相同条件下,相同焊接工艺焊接试板
试板材料应与塔器用材具有相同标准、相同牌号、相同厚度和相同热处理状态
焊接后打上焊工钢印代号,外观检查合格后,打上检验员钢印号
塔器焊后需热处理时,试件应随焊缝一起进行热处理
试板的试验
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冲击试验,产品试件的复验 (简记:拉完冲)
耐压试验
试验前应确认的条件
设备本体和附件焊接和检验工作全部完成
开孔补强圈用0.4-0.5MPa的压缩空气检查焊接接头质量合格
热处理工作已完成
在基础上进行耐压试验的设备,基础二次灌浆达到强度要求
试验方案已经批准,施工质量资料完整
水压试验
在塔器的最高点与最低点,各设置一块压力表,量程不低于1.5倍且不高于3倍试验压力
充液前先打开放空阀门,充液后缓慢升至设计压力,确认无泄露后继续升压至试验压力,保压时间不少于30min,然后将压力降至试验压力的80%,进行检查
合格标准:无渗漏,无可见变形,无异常响声。 对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等于540MPa的钢制塔器,放水后进行表面无损检测抽查未发现裂纹
试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先卸压,后处理,重新进行试验
金属储罐制作与安装技术
金属储罐
金属储罐的分类
固定拱顶储罐,浮顶储罐
金属储罐安装方法
金属储罐正装法
自下而上依次组装焊接,适用于大型浮顶罐
外搭脚手架正装法
脚手架随罐壁板升高而逐层搭设
在壁板内侧挂设移动小车进行内侧施工
适合于大型和特大型储罐,便于自动焊作业
内挂脚手架正装法
每组对一圈壁板,在壁板内侧沿圆周挂上一圈三脚架,在三脚架上铺设跳板,作业人员即可在跳板上组队安装上一层壁板
一台储罐施工宜用2层至3层脚手架,脚手架从下至上交替使用(不是逐层搭设!)
在罐壁外侧挂设移动小车进行罐壁外侧施工
水浮正装法
适用于浮顶罐施工
壁板组装前、组装过程中、组装后,进行沉降观测
金属储罐倒装法
先底板,后顶板+包边角钢,再自上而下依次组装焊接每层壁板,直至底层壁板
中心柱组装法,边柱倒装法(液压提升、葫芦提升),充气顶升法,水浮顶升法
金属储罐的焊接工艺
罐底焊接工艺
焊接工艺原则:采用收缩量最小的焊接工艺及焊接顺序
焊接顺序:中幅板焊缝—罐底边缘板对接焊缝靠边缘的300mm部位—罐底与罐壁板连接的角焊缝—边缘板剩余对接焊缝—边缘板与中幅板之间的收缩缝
罐壁焊接工艺
焊接工艺原则:先纵焊缝,后环焊缝
焊接顺序
焊条电弧焊
罐壁纵焊缝—组对第一圈和第二圈环缝—组对纵向焊缝焊接活口—第一圈和第二圈环缝焊接—纵向焊缝活口焊缝—下一圈壁板纵向焊缝
自动焊
纵焊缝采用电气立焊时,自下向上焊接
对接环焊缝采用埋弧自动焊时,焊机应均匀分布,并沿同一方向施焊
罐顶焊接工艺
先短后长,先内后外
径向的长焊缝采用隔缝对称施焊方法,由中心向外分段跳焊
环焊缝时,焊工对称分布,沿同一方向分段跳焊
预防焊接变形技术措施
预防焊接变形技术措施
组装技术措施
焊缝要分散、对称布置
底板边缘板对接接头采用不等间隙,间隙要外小内大,采用反变性措施
用弧形护板定位控制纵缝的变形
焊接技术措施
采用对称焊,分段焊,跳焊等方法
底板控制焊接变形措施
边缘板采用隔缝焊接,边缘板先焊接外侧300mm左右的焊缝
中幅板焊接先焊短焊缝、后焊长焊缝。遵循由罐中心向四周并隔缝对称焊接的原则,初层焊道采用分段退焊或跳焊
罐底与罐壁连接的角焊缝:先焊内侧环形角缝。再焊外侧环形角缝。由数对焊工对称分布均匀,同一方向分段焊接。 初层焊道采用分段退焊或跳焊法
弓形边缘板的对接焊缝
初层焊,采用焊工均匀分布、对称施焊的方法
罐底边缘板与中幅板之间的收缩缝
初层焊道采用分段退焊或跳焊
壁板控制焊接变形措施
先纵缝,后环缝,焊工对称分布,沿同一方向施焊
打底焊时,焊工要分段退焊或跳焊
焊接薄板时,采用φ3.2的焊条,采用小电流,快速焊
矫正焊接变形技术措施
机械矫正
龙门架、千斤顶,锤击法
火焰加热矫正
火焰加热急冷
检验与试验
抽真空试验
用真空箱法进行严密性试验,试验负压值不得低于53kpa
充水试验项目
罐底严密性试验
观察基础周边。无渗漏
罐壁强度及严密性试验
充水至最高设计液面试验,保持48h。罐壁无渗漏,无变形
固定顶强度及严密性试验
固定顶的稳定性试验
浮顶、内浮顶罐升降试验
基础沉降观测
充水试验注意事项
基础沉降观测,罐壁下部圆周每隔10m设置一个观测点,设置观测点总数宜为4的倍数,
充水和防水过程中,应打开透光孔,且不得使基础浸水
球形罐安装技术
球壳和零部件的检查验收
质量证明文件
制造竣工图样,压力容器产品合格证,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特种设备制造监督检验证书
球壳板检查
球壳板不得有分层
超声波测厚:抽查数量不得少于球壳板总数的20%,且每带不少于2块,上下极不少于1块,每张球壳板检测不少于5点
超声波探伤: …………………………………20%,………………2块,…………………1块
产品试板检查
制造单位提供每台球形罐6块焊接试板
球形罐组装与焊接
焊接一般原则
产品焊接试板:(焊接过程中)同一焊工,相同焊接工艺条件。每台球形储罐做横焊、立焊、平焊加仰焊位置的焊接试板各一件
焊接顺序
先纵后环,先短后长,先坡口深度大的一侧、后坡口深度小的一侧
球形罐焊后整体热处理
热处理应在压力试验前进行。(先热处理后压力试验)
整体热处理前的条件
已批准的施工方案
与球形罐受压件连接的焊接工作全部完成,无损检测工作全部完成并合格
加热系统已调试合格
办理工序交接手续
热处理工艺实施
一般采用内燃法,保温材料采用岩棉或超细玻璃棉
热处理过程中应监测柱脚实际位移值及支柱垂直度,及时调整支柱使其处于垂直状态。 热处理后应测量并调整支柱的垂直度和拉杆挠度
整体热处理后质量检验
热处理工艺报告,产品试板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耐压试验和泄露性试验
耐压试验
无渗漏,无异常响声,无可见变形
泄露性试验
耐压试验合格后进行泄露性试验
泄露性试验分为:气密性试验,氨检漏试验,卤素检漏试验,氦检漏试验
试验用气体为干燥洁净的空气、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试验压力为球罐设计压力,合格标准:无泄漏
金属结构制作与安装技术
金属构件制作
预制场预制
金属构件安装工艺技术与要求
金属结构安装的一般程序
主要环节
基础验收与处理,钢构件复查,钢结构安装,涂装
安装程序
钢柱安装—支撑安装—梁安装—平台板、钢梯、防护栏安装—其他构件
框架和管廊安装
分部件散装
按照 柱、支撑、梁 的顺序
分段(片)安装
框架的安装可采用地面拼装和组合吊装的方法施工
框架的节点采用焊接连接时,宜设置安装定位螺栓。每个节点定位螺栓数量不得少于2个
无损检测和返修应在地面完成
高强度螺栓连接
安装准备
现场处理的构件摩擦面应单独进行抗滑移系数试验
采用手工砂轮打磨时,打磨方向应与受力方向垂直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可采用扭矩法或转角法
螺栓不能自由穿入时,可用铰刀或锉刀修整螺栓孔,不得采用气割扩孔。扩孔数量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扭矩控制
高强度螺栓分为初拧和终拧,初拧扭矩值可取终拧扭矩的50%,高强度螺栓的拧紧宜在24h内完成
由螺栓群中央顺序向外拧紧
质量检验要求
高强度螺栓连接检验
终拧扭矩检查:宜在螺栓终拧1h后,24h之前完成检查
检验方法采用扭矩法或转角法,原则上与施工方法相同。检查数量为节点数量10%,但不应少于10个节点
其他检验
多节柱安装时,每节柱的定位轴线应从地面控制轴线直接引上
吊车梁和吊车桁架组装、焊接完成后不允许下挠
钢网架结构总拼完成后及屋面工程完成后应分别测量其挠度值,所测的挠度值不应超过相应设计值的1.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