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一历史上册第五单元思维导图
关于高一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各阶级为救亡图存所作出的探索史,包含了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农民阶级等。
高中一历史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整体时间轴。干货满满,有需要的朋友赶紧收藏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探索史
地主阶级
开眼看世界
初步提出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
林则徐
汇译成《四洲志等书稿》
魏源
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
徐继畬
撰成《瀛环志略》———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洋务运动
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目标和措施
自强
官办的军事工业
江机器制造局南
福州船政局
天津机器局
求富
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
上海轮船招商局
上海机器织布局
开平煤矿
办了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分学校
建成以北洋舰队为代表的新式海军
主要人物
奕诉、曾国潘、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时间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影响
在客观上促进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
地主阶级无法救中国
资产阶级
戊戌维新运动
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原因
民族资产阶级壮大(洋务运动、实业救国)
《马关条约》的签订
经过
1895年,公车上书拉开维新运动帷幕
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1898年9月21日戊戌政变(戊戌六君子),除京师大学堂均被废除
对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局限性
缺乏可靠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把希望寄托于未完全掌权的皇帝身上
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一场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1851年至1864年
1851年金田起义
1853年定都天京(南京)
太平军北伐、西征———军事上达到鼎盛,但领导集团日渐腐败
1856年天京事变———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1864年天京陷落,湘军、淮军和外国人带领的洋枪队进攻
社会政治主张
《天朝田亩制度》
均富思想
否定了封建地主所有制,反应了农民追求社会平均的理想
《资政新篇》
提出新的社会经济政策(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
未能实施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利结构的变化。随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不能冲破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思想
义和团运动
一场反帝爱国农民运动
《马关条约》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外国传教士活动猖狂
口号
“扶清灭洋”
对其措施
先抚后剿(毓贤、袁世凯)
失败
中外势力联合镇压
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没有先进阶级领导
农民阶级不能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