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专题课)修订2
肖老师教学思维导图,注册消防工程师必备,不定期更新,祝大家顺利通过消防考试!
编辑于2020-04-17 09:59: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I. 火灾探测器、手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分类
火灾探测器分类
感温火灾探测器
适用范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场所,宜选择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且应根据使用场所的典型应用温度和最高应用温度选择适当类别的感温火灾探测器: 1 相对湿度经常大于95%。 2 可能发生无烟火灾。 3 有大量粉尘。 4 吸烟室等在正常情况下有烟或蒸气滞留的场所。 5 厨房、锅炉房、发电机房、烘干车间等不宜安装感烟火灾探 测器的场所。 6 需要联动熄灭“安全出口”标志灯的安全出口内侧。 7 其他无人滞留且不适合安装感烟火灾探测器,但发生火灾时 需要及时报警的场所。
定温火灾探测器
温度在0℃以下的场所,不宜选择定温探测器
差温火灾探测器
温度变化较大的场所,不宜选择具有差温特性的探测器。
感烟火灾探测器
离子感烟
原理
适用场所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场所,不宜选择点型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 1 相对湿度经常大于95%。 2 气流速度大于5m/s。 3 有大量粉尘、水雾滞留。 4 可能产生腐蚀性气体。 5 在正常情况下有烟滞留。 6 产生醇类、醚类、酮类等有机物质。
光电感烟
原理
适用场所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场所,不宜选择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 1. 有大量粉尘、水雾滞留。 2. 可能产生蒸气和油雾。 3. 高海拔地区。(宜选择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 4. 在正常情况下有烟滞留。
红外光束感烟
吸气型火灾探测器
下列场所宜选择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 1 具有高速气流的场所。 2 点型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不适宜的大空间、舞台上方、建筑 高度超过12m或有特殊要求的场所。 3 低温场所。 4 需要进行隐蔽探测的场所。 5 需要进行火灾早期探测的重要场所。 6 人员不宜进入的场所。
感光火灾探测器
气体火灾探测器
下列场所宜选择可燃气体探测器: 1 使用可燃气体的场所。 2 燃气站和燃气表房以及存储液化石油气罐的场所。 3 其他散发可燃气体和可燃蒸气的场所。 在火灾初期产生一氧化碳的场所可选择点型一氧化碳 火灾探测器
复合火灾探测器
手动报警按钮分类
作为一路报警信号
编码型
非编码型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分类
区域报警系统
组成
适用范围
适用于仅需要报警,不需要联动自动消防设备的保护对象。
集中报警系统
组成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具有联动要求的保护对象。既需要报警、也需要联动控制
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组成
适用范围
控制中心报警系统一般适用于建筑群或体量很大的保护对象
II. 系统组成、工作原理与适用范围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原理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
系统适用范围
区域报警系统
集中报警系统
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III. 系统设计要求
报警区域划分
报警区域应根据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
电缆隧道的一个报警区域宜由一个封闭长度区间组成,一个报警区域不应超过相连的3个封闭长度区间
道路隧道的报警区域应根据排烟系统或灭火系统的联动需要确定,且不宜超过 150 m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的报警区域应由一个储罐区组成,每50000 m3及以上的外浮顶储罐应单独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
探测区域划分
探测区域应按独立房(套)间划分。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不宜超500m2;从主要入口能看清其内部,且面积不超过1000m2的房间,也可划为一个探测区域。
红外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和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的长度,不宜超过100m;空气管差温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长度宜为20m~100m。
系统设备的设计及设置
火灾报警控制器
消防联动控制器
总线短路隔离器
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的设置
点型火灾探测器的安装
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点型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1/2。
点型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点型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
点型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并宜接近回风口安装。探测器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有梁的顶棚上
当梁凸出顶棚的高度小于200mm时,可不计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
当梁凸出顶棚的高度超过600mm时,被梁隔断的每个梁间区域应至少设置一只探测器。
当梁间净距小于1m时,可不计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
感烟火灾探测器在格栅吊顶场所的设置
地铁站台等有活塞风影响的场所,镂空面积与总面积的比例为 30%~70%时,探测器宜同时设置在吊顶上方和下方。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
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30m。
底边距地高度宜为1.3m~1.5m
区域显示器(火灾显示盘)的设置
每个报警区域宜设置一台区域显示器(火灾显示盘); 宾馆、饭店等场所应在每个报警区域设置一台区域显示器。 当一个报警区域包括多个楼层时,宜在每个楼层设置一台仅显示本楼层的区域显示器。
底边距地高度宜为1.3m~1.5m
火灾警报器的设置
每个报警区域内应均匀设置火灾警报器,其声压级不应小于60dB;在环境噪声大于60dB的场所,其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15dB。
消防应急广播的设置
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应小于3W,其数量应能保证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直线距离不大于25m,走道末端距最近的扬声器距离不应大于12.5m。
在环境噪声大于60dB的场所设置的扬声器,在其播放范围内最远点的播放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15dB。
消防专用电话的设置
各避难层应每隔20m设置一个消防专用电话分机或电话插孔
电话插孔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1.3m~1.5m
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的设置
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与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电气火灾监控器、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等消防设备之间,应采用专用线路连接。
布线
消防联动控制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消火栓系统联动控制设计
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防烟排烟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防火门及防火卷帘的联动控制设计
防火门
防火卷帘
疏散走道上
非疏散走道
火灾警报和消防应急广播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置火灾声光警报器,并应在确认火灾后启动建筑内的所有火灾声光警报器
学校、工厂等各类日常使用电铃的场所,不应使用警铃作为火灾声警报器。
同一建筑内设置多个火灾声警报器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能同时启动和停止所有火灾声警报器工作。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当确认火灾后,由发生火灾的报警区域开始,顺序启动全楼疏散通道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系统全部投入应急状态的启动时间不应大于 5s 。
相关联动控制设计
IV.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组成
适用场所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适用于具有电气火灾危险场所,尤其是变电站、石油石化、冶金等不能中断供电的重要场所的电气故障探测
工作原理
系统设计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是独立的子系统,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应接入电气火灾监控器,不应直接接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探测回路。
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应以设置在低压配电系统首端为基本原则,宜设置在第一级配电柜(箱)的出线端。在供电线路泄漏电流大于500mA时,宜在其下一级配电柜(箱)设置。
V. 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
组成
工作原理
适用场所
系统设计
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应独立组成,可燃气体探测器不应接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探测器回路;当可燃气体的报警信号需接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应由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接入。
探测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可燃气体探测器应设置在被保护空间的顶部,探测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可燃气体探测器应设置在被保护空间的下部,探测气体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当时,可燃气体探测器可设置在被保护空间的中间部位或顶部。
VI. 消防控制室
建筑防火设计
消防控制室内设备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