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读书笔记
包含了主要内容:平衡时间观、建立选择标准找到合适选项、即刻行动,现在就是恰当时机、如何成为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
编辑于2021-06-18 08:40:22内涵PA7E四模块考点汇总大全(参照光环VIP课汇总)、配套高模拟度试题错题汇总、应试详细技巧(人员过程环境高频考点应试公式、考点识别、技巧汇总)。
该导图包含了数据管理计划、数据核查计划、数据核查、质疑管理、数据传输与整合、外部数据管理、数据管理人员分工及数据库相关内容。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译者: 渠海霞 本书用“青年与哲人的对话”这一故事形式总结了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的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思想(阿德勒心理学)。风靡欧美的阿德勒心理学对于“人如何能够获得幸福”这个哲学问题给出了极其简单而又具体的“答案”。了解了足以被称为“这个世界上的一个真理”的阿德勒思想之后,你的人生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又或者,什么都不会改变? 来吧,让我们与青年一起走进这扇“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内涵PA7E四模块考点汇总大全(参照光环VIP课汇总)、配套高模拟度试题错题汇总、应试详细技巧(人员过程环境高频考点应试公式、考点识别、技巧汇总)。
该导图包含了数据管理计划、数据核查计划、数据核查、质疑管理、数据传输与整合、外部数据管理、数据管理人员分工及数据库相关内容。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译者: 渠海霞 本书用“青年与哲人的对话”这一故事形式总结了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的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思想(阿德勒心理学)。风靡欧美的阿德勒心理学对于“人如何能够获得幸福”这个哲学问题给出了极其简单而又具体的“答案”。了解了足以被称为“这个世界上的一个真理”的阿德勒思想之后,你的人生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又或者,什么都不会改变? 来吧,让我们与青年一起走进这扇“门”!
中心主题
1. 精进平衡时间观
灵活使用多种时间视角
积极过去视角
容易忽视当下快乐
消极过去视角
沉浸在过去伤害中
享乐主义视角
幸福度较高但存在风险
宿命论视角
顺从和忍受外界安排
未来视角
为未来目标可舍弃当下享乐。幸福感并不强
多采纳积极过去视角、享乐主义视角和未来视角,并且在三者中即根据不同现实场景加以灵活选择
思考远期与短期未来
未来视角
远期未来(大于5年)
应重战术、轻战略
短期未来(2-3年)
处理好“远期未来”和“近期未来”的冲突
使远期未来的目标更加具体化、情境化和可实施
降低近期未来中的“非期望行为”的便利性,主动增加挑战的难度
把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生活中的事件归类
收益值:可以是心智、情感层面,也可为身体物质层面。 半衰期为收益衰减的速度。
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
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技巧;与“大牛”进行一场意味深长的谈话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
买一件当季流行的衣服;玩一下午手机游戏
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
练一小时书法;读懂哲学著作的一个章节;多重复一组技能练习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
漫无目的地刷微博;使用社交软件窥视陌生人的隐私
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尽量去做“长半衰期”事件
比如,积累可信的知识,训练实践技能,构建新的思维模式,提升审美品味,反思和总结个人经历,保持和促进健康,建立和维持相互信任的关系,寻找和获得稀缺性资源,探索、提出独创性的构思或者发明,获得高峰体验。
收益值的高低无关紧要,只要不是短半衰期的事情,只要这个收益可以被累加,就尽管去做
不要只盯着那 些“高大上”的事情。一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只要对你有长期的益处,仍旧可以去做
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
我们从闲暇中获得放松和满足的程度并不取决于闲暇时间的长度,而是取决于其质量
心流
指人全情投入于一件事中的状态。在心流发生时,人心无旁骛、全神贯注,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在这个过程中,会获得很大的满足感。
树立最高目标
最优原则
如果一个人,处处能以最高目标为原则,必然能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定
格局: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2. 建立选择标准找到适合选项
从终极问题出发,搞清人生想要什么、追求什么
四重格局
零度格局:盲众(“看不见”)
目标
无目标或只是追随当下的潮流
眼界
主要为流行文化,以及身边亲友的观点
信念
以“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等流行文化所潜移默化传递的价值观为典型
一度格局:逐利者(“看自己”)
目标
作为精致或粗放的利己主义者,旨在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眼界
与逐利相关联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对利益机会的洞察,同时兼具比较完整的常识体系
信念
信丛林法则,认为每个人都是逐利性动物,且能力越强的人能获得越大的利益
二度格局:理念人(“看天地”)
目标
“理念人”(man of ideas),即指为理念而生的人,他们毕生的行动就是追求和捍卫真理
眼界
对某个甚至多个知识领域有非常深入、系统的钻研,并常常能提出极具创造性的观点
信念
真理是美的,人生的价值就在于追寻真理之美,与此相应地,必须保持内心的诚实。这类人的代表人物有维特根斯坦、哥德尔和埃尔德什
三度格局:至善之人(“看众生”)
目标:以改良社会、增进人类的福祉为最高目标
眼界:往往对他人有很强的同理心,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有深刻的认识,部分人可能同时具有某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兼具理念人的特性
信念:个人对整个社会负有责任,应该努力地去改善世界,减少世界的苦难和不公,部分人可能有坚定的宗教信仰。典型的人物如音乐家、哲学家、医生和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史怀哲。
逃离隐含假设的牢笼,使用灵活的包容开放性的思维框,发现人生更多可能
第一个框架是“目标悬置”
比如你可以设定在一年中,拿十个月时间全身心工作,余下两个月时间来发展自己的爱好。或者周期更长一点,先工作两三年,然后辞职,空出一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然后再工作
第二个框架是“能力嫁接”
能力是可以迁移的,当你处在才能无法发挥的境地时,试着寻找施展你既有能力的其他可能性,找到新的适用空间
如物理学家变为一名折纸艺术家
第三个框架是“特性改造”
如果你对文学非常感兴趣,那么不妨尝试创作;如果对电影感兴趣,那么可以通过写作影评的过程来收获对更深入的思考。
把“消费型兴趣”升级为“生产型兴趣”时,才会渐渐发现以前没有窥见的门径,发现之前未见的妙处。
3. 即刻行动——“现在”就是恰当的时机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即时行动,先把必须要做的小事处理掉,是我们保存积极和从容心态的一剂良方。
把“未完成”变成“已完成”需要如下三个法则
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向前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
克服“自我防卫”的心态,乐于接受反面意见并加以慎重地审视
克服“沉没成本”的固执,有勇气否定并重新构造自己的产品
分解任务
对中断点进行控制和管理
集中处理同质性工作
流水线
三行而后思
在实践中通过复盘积累智慧
做完每个工作之后做一个回顾总结
反思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三个关键点
及时性
在做完一件事几分钟内就开始反思,这个时候记忆中保存了大量事件相关的细节,此时遗忘和扭曲是最少的,会更忠实于事情的原貌。记得要把反思的主要结论写在纸上,以便查阅
梳理“反应链”
反思一件现实发生的事情时,梳理如何开始、发展、转折、结束,背后的动因、阻力以及关键节点这些相关的因素是如何串联起来的。有助于我们理解事件以及事件背后的运行机制,更好地掌控事情发展的进程。
关注意外现象
“证实偏见”使得人们更喜欢符合期望的结果,而把意外的效应置之不理,或者简单地归结为随机性。因此,在反思时,我们应刻意保持对意外现象的敏感,克服原有的思维惰性,通过理解意外来拓展认知和行动的边界。
隐性知识到显性的转换
4. 如何成为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
主动建构知识
知识不是简单地吸收而来,而是主动地建构而来,充分调用已有知识,在主动性目标的指引下、在丰富的情境中积极地进行探索,把新知识和旧知识糅合在一起,在头脑中建构出新的知识体系。在问题引导下的学习最大的特点是,它所希求的知识是没有边界的,为了找到问题的解,我们可能会寻访任何可能的线索,查阅任何有益的资料,而不受既定的观点的束缚。
学会提问
对问题的好奇、对答案的渴望,是驱动我学习和探索的主要动力
订立计划
尽可能的细致,明确到具体的时间和进度
实施学习
从头至尾地阅读一本书或者观看一门课程,把其中认为比较重要的点摘取出来,并且记成笔记
回顾和整理
对笔记进行整理,或者画出一张思维导图,把书中的知识要点以整体的形式再现出来
为信息解码
三个层次
它说了什么?给了我什么感受?
它原本就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
它是什么?对我有什么价值?
对内容的反思,以审视的目光对内容进行评价和定性
它的内部是怎么组成的?它的效果是怎么实现的?
对形式和构成的洞察,研究内容表达的手法
把知识当成一项技能来学习
求知分为三个层级
信息、知识和技能
最差的学习者只接收信息,贪多求广;好一点的学习者看重知识,以记忆为目标;高手磨炼技能,只求日日精进。信息、知识和技能本不冲突,只不过技能是终点,前两者是迈向这个终点的路与桥。
知识技能化”的理念之下,提供如下三种知识操练的方法
精选可信赖的信息源
好的信息源具有好的“信息品味”:它们往往有确定的内容主题和范围,专注于某个领域;它们能一直提供高质量的、具有深度的内容,宁缺毋滥;它们能提供独家的信息,绝不随声附和;它们能获得所在领域内多位资深专家的推荐;它们可能也会推送一些营销性的内容,但一定会有所节制,不会夸大其词;不追逐当下流行或过热的信息
疏离流行或过热的信息,屏蔽掉大部分噪声。网络上的热门话题多半是人为制造的营销性话题,通过迎合人们的猎奇心态来博取眼球。这些内容通常没有关注的必要。
重事实信息,轻观点和评论
事实信息是我们思考的基础,而各种观点和评论虽然有时会给我们以启发,但也会牵引我们的头脑。主动搜集和获取事实性材料很有必要,以这些事实性内容为基础,可以使我们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事实信息既包括基于大样本调查得到的数据,也包括深入的、富含细节的描述性信息,获得的事实信息越全面、深入,观点就越可能完备、准确。
定期闭关,屏蔽外界纷扰
每年抽出两个星期的时间闭关,也就是一个人待在一个地方,只看书和思考,不允许任何人因为任何事情打搅。通过这种方式,信息被合理筛选后进入头脑,加工、处理,然后通过清晰的思考和简洁的方式表达出来。
努力需要有效的策略
努力不仅是一种信念,不只是意志力的较量,它更是一种具有策略性的活动。体现在对个人资源的调配、行动方向的选择、执行进度的把控和调适多方面,而好在策略是可以不断学习和优化的
在努力这件事上,除了自我激励之外,我们应该思考:应该怎样努力,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来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怎样有效地启动、维持和优化对一件事情的投入
专注发展自己的优势才能
利用自己的优势努力工作,通过与人合作来平衡自己的劣势。回避在很多不同方向上空耗精力。保持专注,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并保持留意新的机会。竭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将其发挥到淋漓尽致,而自己的弱势带来的问题可以通过与他人组成优势互补的团队来解决。
绝不苟且做到极致
可以选择“二八开”的方式,把8个小时专注在主业上,时刻提醒自己避免各种网络噪声的干扰,不让各种社交媒体或者其他媒介分散你的注意力;而在余下的两个小时中,自由学习,接触各种不同领域的知识,学习一些小而美的技能,尝试一些富有创意的游戏。 一方面要照看好自己的主业,以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在这个领域能培养出非常高的才能;另一方面,对于其他事物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用相对少量的时间广泛涉猎,以捕捉和发展未曾预料的资源和机会,从而实现个人才能的最大化。
选取一件你认为最重要、对你来说最有价值的事,兢兢业业地把它做精、做细、做好;而其他次要事情,用七八十分的标准去完成它们就够了;另一些无足轻重的事,能不做就不做。
因为努力而热爱
放弃对“兴趣”的执念,不把“兴趣”作为做事的先决条件。先努力做事再在努力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和热爱。
提升“浸润”的深度:尽量全身心地投入到所做的事情里,不只用冰冷的理性,更用温暖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体验来激发兴趣。
增加互动,变单向的信息流动为双向的信息演绎,或者变纯粹的知识获取为技能上的操练。使用互动性的阅读把被动、单向的知识接收变成主动的思考训练和技能训练。
所以,如果你做一件事的时候,先不去问有没有兴趣,而是先做起来,而且很投入、很专注地做,并懂得如何把一件单向的事变得双向,把一件被动的事变得主动,那么你就可能越做越有味道,一点也不痛苦地坚持做下去。不需要意志力拖着你走,你自己就勇往直前,奔得很远了。
独特性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在新思想或新技术刚刚开始兴起无人问津之时就投入进去,成为某一个新知识领域的先驱,实现知识能力的“低买高卖
当我们避开了追求社会认同的陷阱,也意识到去做酷事的价值以后,便走上了因独特而成功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为大家提供七个方法:
1.抗拒欲望,或者延迟满足欲望;
2.质疑最可信的言论,不盲从;
3.屏蔽流行信息,或只在固定时段接收流行信息;
4.思考最不可能的事,为其发展出可能性;
5.保留和发展“怪癖”,将其发展成自己的竞争力;
6.为小事物狂热,并在事物中发现大世界;
7.开展思想试验和行动试验,让思想和行动相互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