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文明城市创建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梳理,工作开展情况及概念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传统文化思维导图
上海高中历史第二分册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国历史
高一下册地理知识点整理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专题22: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硬球政治 权力的转移
城市社会学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思维导图
城市管道工程
文明
文明城市创建
概念
中央文明委评选的全国荣誉,城市综合类评比中最难的一项,苏州市第二届获评,至今四连任
每3年评选一届,2018-2020为第六届
对获评城市每年考核,3年中的前两年为中央委托省文明办考核,第三年(大年)中央文明办直接测评
标准
《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2018年11月发布了2018-2020年的测评体系,新版测评体系包含3大板块、12个测评项目、88项测评内容、180条测评标准。
《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配套下发《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操作手册》用于指导实际工作开展;同时配套《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动态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共40条,作为惩戒办法,包含一票否决。根据《操作手册》苏州市会下发责任分解表,园区根据苏州市的分解表,形成园区责任单位分解表,作为各单位工作考核依据
根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操作手册》,苏州市修订《社会文明程度指数测评标准》作为日常考核的标准,也就是俗称的测评卡,目前使用的是2018年7月版本,共41项内容
意义
政治任务,习总书记对江苏要求:“强富美高”中的社会文明程度高
形势所迫,全国都在创,目前全国172个城市获评,江苏10个地级市,7个县级市获评
社会发展需要,市民获得感、幸福感的提升
工作现状
总体情况
苏州市在全省年度测评中,长期排名中间靠后;园区连续8年在苏州市排名第一
工作重点
公益广告工作:是今后一段时间文明城市创建的重点之一,是文明城市创建中为数不多的文明办自己的工作
居民小区环境问题:居民小区环境提升是目前园区文明城市创建中需要花大力气解决的一项工作,在目前苏州市对园区的测评中,40%左右的问题均是社区居民小区环境问题
街巷环境及交通秩序问题:是目前园区面临的第二大难点,需要同城管、交警部门密切配合,协同推进环境治理和交通秩序的疏导
市场环境问题:主要是集贸市场及小餐饮店管理问题,市场监管局与街道、社工委存在扯皮现象。
区域现状
四个街道,胜浦相对较好,娄葑、唯亭比较差,主要是动迁小区、老新村、老商业街区问题较多
四个社工委,除湖西较差外,其他社工委相对问题较少
工作方法
自查督查
从四个街道借用4名人员,每月开展自查督查工作,下发整改通知书,督查各街道、社工委及部分局办落实整改
第三方测评
每年组织开展第三方测评10次,由苏大文明研究所负责实施,每次对8个街道社工委进行排名,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市民参与
主要通过啄木鸟随手拍活动,让居民上传不文明行为,由相关责任单位进行整改;同时开展入户宣传等工作,提升创建知晓率
工作内容
资料审核
主要考察台账资料的落实,新的测评体系对区级单位的资料考察内容不多,主要提供部分载体等实景照片和部分工作开展的情况说明
实地考察
根据实地考察测评卡进行实地检查,包含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小区、主次干道、商业大街、背街小巷、公共广场、室外公共厕所、建筑工地、宾馆酒店、小餐饮店、集贸市场、商场超市、药店、长途汽车站、火车站、地铁、公交车、出租车、公交站台、交通路口、劳动维权电话、消费投诉电话、窗口单位营业厅、政务大厅、医院、公共文化场馆、体育馆、影剧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园景区、旅行社、旅游集散中心、城市避难场所、乡镇、村、中小学校、校园周边环境、大专院校、网吧、未成年人健康指导中心
问卷调查
通过随机街访和入户调查的形式,考察居民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度。
工作机制
组织架构
苏州市设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下设文明办;设有苏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书记市长为总指挥,下设办公室:创建办
园区设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宣传部;另有园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书记主任为组长;下设办公室在宣传部
各街道、社工委设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领导小组及分办公室,主要责任人为街道社工委书记;办公室设宣传办,一般有宣传委员分管。街道社工委负责主要创建工作
考核机制
中央:3年一复评,前两年委托省文明办测评
省、市:省文明办每年组织暗访2次,年中,年末;苏州市文明办每季度组织一次第三方测评,下半年组织开展集中办公督查,发布多次成绩,年底总排名
园区:每月开展第三方测评(每年做10次),每月组织开展自查,每月发布排名;相关工作纳入街道、社工委绩效考核
会议制度
苏州市:每年2次,上半年推进动员会,年末总结会(常跟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合并)
园区:每年2次大会,上半年书记参加动员推进,现半年主任参加推进工作;条线工作会议根据苏州市测评情况适时召开;各版块工作人员每月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