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新生儿专业护理(一)
新生儿专业护理是对新生儿出生后衣食住行的专业照顾,为新生儿提供适宜成长的外部环境,帮助新手父母系统地了解新生儿从出生开始护理的注意事项,结合新生儿的特点,帮助新生儿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父母也可通过学习掌握正常新生儿的状态,结合自家孩子的状况对照,发现孩子的异常状况吗,以防孩子出现问题而不知,耽误孩子的治疗。
新生儿出生最基础的接种疫苗,疫苗的发明和预防接种是人类最伟大的公共卫生成就。疫苗接种的普及,避免了无数儿童残疾和死亡。世界各国政府均将预防接种列为最优先的公共预防服务项目。
从新生儿的拍嗝、溢奶护理、囟门与乳痂的护理、湿疹的护理等新生儿出生后常见的问题入手,帮助新手父母能够快速的掌握新生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给予解决,让父母与新生儿一起平稳地度过新生儿期;。啼哭是不会说话不会表达的新生儿最直接表达其状态的现象,不同的啼哭能代表不同的含义,父母只有亲力亲为多陪伴新生儿才能从其啼哭这一动作发现其是否异常,帮助父母更快地适应父母的角色,了解宝宝的动作所代表的含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思维导图
新生儿专业护理
一、头面部护理
1、生理特点
头部前后囟门均未闭合,头皮由于局部水肿而形成产瘤,随时间推移自行吸收消失
面部皮肤娇嫩,表皮薄,可看清血管,2~3天有黄疸,10~14天消失
2、护理与清洁
准备用品:专用的盆、温水、毛巾两条、婴儿洗发香波、茶壶(内置温水)
操作方法
洗脸
姿势:左臂抱起新生儿,左肘和腰夹住新生儿腰部和下肢,左手托住颈部,拇指、中指压住双耳,右手用小毛巾擦洗
顺序:眼→前额→颊部→嘴角→面部
洗头
轻柔地在头部揉洗,防止流入耳朵和眼睛,用水壶冲净头发,并用干毛巾擦干
洗后用棉棒擦净耳道内的水渍
二、眼、耳、口、鼻的护理
(一)生理特点
1。眼睛:眼部运动不协调,有生理性斜视,2~4周消失,不能在上方挂玩具,引发斜视
2.耳:耳软骨发育良好,形成耳廓。2~7天开始有听觉,2~4周能较清楚的听到外界声音
3.口 口腔内有小白点,正常现象,2~3周消失
4.鼻 鼻尖见粟粒疹,鼻腔狭窄,鼻粘膜柔软富有血管,遇轻微刺激易充血、水肿而发生鼻塞
(二)护理
1.眼部护理
1.眼部不慎流入沐浴液
准备用品:细颈小茶壶、消毒棉棒、污物盘。洗脸盆、0.25%氯霉素眼药水
步骤:1.一人抱住婴儿,用手分开上下眼睑,用小壶缓慢冲洗眼睛;2.冲洗好后,用消毒棉棒吸净眼周水渍,滴眼药水
2.患角膜炎的对策
准备物品:消毒棉棒,小毛巾、利福平或0.25%氯霉素眼药水、污物盘
步骤:清洗双手,分开眼睑,离眼2厘米处滴1~2滴眼药水,用消毒棉棒擦眼睑周围
注意:两眼同时炎症,先滴较轻的,药品开瓶24小时即不可使用,勿将药液滴入耳朵
2.鼻部护理
准备用品:消毒棉棒、清水一碗
操作步骤:先软化鼻痂,用棉棒蘸清水、母乳或牛奶将鼻痂软化,刺激新生儿打喷嚏,分泌物即可排出
3.耳部护理
原因:外耳道发生炎症会引起对神经的压迫和刺激,让新生儿哭闹不安,注意污水不能流入耳道,发生炎症时及时就医,按时服药
准备物品:药水、消毒棉棒、污物盘、3%的双氧水或生理盐水
步骤:洗净双手,患耳朝上,先用棉棒轻擦分泌物,必须时用生理盐水或双氧水清洗,左手牵引耳廓,右手将药液滴入耳道3~5滴,轻压耳廓,让药液流入耳内
4.口腔护理
正常无需口腔护理,只需奶后擦净口唇、嘴角、颏下的奶渍
口腔炎症的护理
准备物品:治疗碗及内含有生理盐水浸泡的棉球6个,消毒液体石蜡油、或煮沸的食用油,小镊子、棉棒、小茶壶、小毛巾两块
步骤:洗净双手,新生儿颏下围好毛巾,用镊子夹住棉球对口腔内部、齿龈外、齿龈内及舌部进行擦洗,至少更换一个棉球,防止吞咽;擦洗净后用毛巾擦面部及嘴角,口唇干须涂油,口腔内根据需要涂药
新生儿脐部护理
1.异常情况及处理
1.脐周皮肤红肿
湿润,无脓液、无臭味,正常现象
2天后未变干,红肿,则有炎症,须立即就医
2.脐窝渗液
有潮湿并渗出米汤样液体,为组织液体渗出,用酒精擦净,一天1~2次,2~3天干燥
3.脐窝脓液
洗澡后用酒精擦拭脐窝、脐带根部,结扎线上也要涂上酒精
4.脐带出血
原因:脐带结扎不紧或结扎丝线太粗,脱落时也会出血
处理:用酒精消毒,再用酒精浸泡过得细丝线结扎,结扎后用棉签蘸碘酒消毒脐带断端
5.脐带被污染
原因:被水浸湿或被尿液污染
处理:用棉签蘸龙胆紫绕脐带在脐窝内擦一圈
2.脐带清洁
1.清洁双手,防止携带细菌。将两支棉花棒蘸上75%的酒精,直至泡透
2.掀起脐带,让棉棒与肚脐成45°,顺同一方向围绕肚脐抹一圈
3.换干净的一支,由脐带底部顺同一方向抹一圈
4.清洁完后穿纸尿裤注意松紧度
新生儿指甲护理
原因
生长速度快,易藏污纳垢,抓伤自己的皮肤引起感染
注意事项
工具:采用专用婴幼儿指甲剪,钝头圆弧状
时机:剪指甲时抓牢新生儿的手,防止弄伤,最好睡觉时剪
姿势:拇指食指握住婴儿手指,另一只手用指甲剪沿指甲自然弯曲转动剪,防止减伤,不可剪太深
剪后摸摸有没有尖刺,防止抓伤自己
如果剪伤,迅速消毒止血,再涂抹消炎的药物
关于手套:戴手套不利于新生儿手部的发育,更有甚者会引起孩子手部的坏死,不建议戴手套
新生儿的抱法
1.喂奶时的抱法:左臂、左手护住上半身,右臂右手护住下半身
2.洗头时的抱法:左手托住婴儿头颈部,婴儿夹于腋下,右手洗头
3.吃奶后的抱法:一手托起头颈部,另一只手护住臀部,婴儿头置于大人肩部,托住颈部的可以用来轻拍背部
4.和婴儿玩时的抱法:置于双腿上,用手托住头颈部
新生儿颈部及脊椎未发育完善,不能独立支撑,需要借助护理人员帮助转动或进行其他运动
新生儿长痱子的预防和护理
1.预防
1)原因:温度高,湿度大,导致汗液不能通畅地排出,滞留于真皮内,引起痱子。肥胖、穿着过厚、过敏体质
症状
长于面、颈、背、胸、及皮肤褶皱处,出现红色丘疹、疱疹,有痒感
预防措施
环境:温度适宜,通风、凉爽
衣着:不宜过厚,过暖或引起过敏
护理:勤洗澡,勤翻身,洗澡后扑爽身粉
2.处理
1.衣服质地纯棉,勤换,不能过厚
2.勤洗澡,但忌用碱性肥皂,澡后扑痱子粉
3.勤翻身,天热出汗少抱婴儿
4.对于肥胖新生儿在易生痱子的脖子、腋下、大腿内侧等部位,由痱子变为“对磨疹”较为严重,最好就医
体温测量
测量部位
颈前、腋下(36~37)、口腔、肛门(36.5~37.5)
1.准备:体温计水银柱位于35℃以下,避免磕碎
2.使水印头与皮肤紧贴,测量5分钟
3.水平读数,36~37.4为正常,38以下为低烧,38~39为中等热,39以上为高热,2~4小时测一次,物理降温或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