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公共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公共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维导图,希望能帮助到备考的小伙伴们~若有错别字请见谅。
编辑于2021-06-27 10:52:51公共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毛泽东思想——革命+建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由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
毛泽东思想总论
形成与发展
萌芽时期(1921-1927)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充分肯定农民在革命中的伟大作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形成阶段(1927-1935)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写给林彪的回信,红旗能打多久、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形成)《反对本本主义》(党内第一部反对教条主义的文章、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雏形产生)
成熟阶段(1935-1945)
《矛盾论》《实践论》(提供哲学基础、依据)《论持久战》(科学驳斥了两种错误观点、兵民乃胜利之本)《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改造我们的学习》(给实事求是下了科学的定义)《<共产党人>发刊词》(三大法宝提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论联合政府》(提出我党三大优良作风)
继续发展阶段
《论人民民主专政》(新中国的国家性质)《论十大关系》(建设)《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人民内部的矛盾)
提出过程
王稼祥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
刘少奇系统阐述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科学评价
科学内涵:革命+建设
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精髓)+群众路线(根本工作路线)+独立自主(基本立足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919-1949)
依据
近代中国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转折点:1919年五四运动
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核心)、人民大众的、反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领导:无产阶级=工人阶级
动力:人民大众(农民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
对象: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
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中心)、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双重性质)、保护民族工商业(极具特色)
基本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基本经验: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党的建设(英勇的战士)(思想上建党——首位;组织上建党——民主集中制;作风上建党——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政治优势】、批评与自我批评)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土地革命、武装斗争、革命根据地
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 历史任务: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949-1956)
原因: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主体)三改(两翼)
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赎买+四马分肥
结束时间:1956年底,一破一立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1959-1976)
经济建设
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陈云
政治建设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毛泽东提出)+肝胆相照、荣辱与共(邓小平提出)
文化建设
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两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建设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周恩来总理)
外交建设
三大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首次提出:1953年12月,会见印度代表团——1954年,中国、印度、缅甸共同倡导——1955年,万隆会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七大首次提出)——改革+建设
邓小平理论——开篇之作
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
确立为指导思想:十五大
理论概述
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精髓:解放思想(前提和基础),实事求是(目的)
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中共十三大提出
小康
最早起源于《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礼记·礼运》对小康做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邓小平将小康作为国家发展战略
2002年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12年党的十八大正式和确立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主要内容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十三大首次提出,十七大+和谐,十九大+美丽、强国)——一个中心(兴国之要),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坚持改革开放(强国之路))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南方谈话: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坚持科学发展(1992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2002年江泽民“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胡锦涛“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发展”;十九大“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三)改革开放的理论:开端:十一届三中全会;突破口:农村改革;意义: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新的伟大革命、关键抉择、重要法宝。全面深化改革: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第二次革命、正确处理改革(动力)、发展(目的)和稳定(前提)的关系(顺序不能变)、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坚持对外开放:1980年,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地区、1990年,上海浦东新区、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实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经济特区
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要建立“出口特区”,1980年3月,改为经济特区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海南、2010年,霍尔果斯、喀什
内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以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为主要手段
国家级新区
20世纪90年代初期设立
上海浦东新区+河北雄安新区(千年大计)(共19个)
内容:新区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进行规划和审核,相关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等由国务院统一直接批复,在辖区内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辐射效应)
特区精神:敢闯敢干、敢为人先、埋头苦干
***总书记在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三大里程碑: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主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含义: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了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发展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意义: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关键:与时俱进;核心:党的先进性;本质:执政为民
科学发展观
内容:第一要义——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全民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
新时代:(一)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开启新时代:十八大;提出“新时代”这个概念:十九大】;(二)新时代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人民+民族+世界;(三)新时代的意义: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人类智慧和人类方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新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两不变(基本国情+国际地位)
不平衡:区域+城乡+贫富差距
新思想
(一)主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要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内容:八个明确【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四个全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动力源泉;全面依法治国——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政治保证】+十四个坚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党最鲜明的品格】
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发展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发展不平衡——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内外联动——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公平正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总体国家安全观:新冠疫情发生后,将生物安全纳入+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根本:政治安全+宗旨:人民安全+基础:经济安全+保障: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依托:国际安全
(三)历史地位:继承与发展+最新成果+集体+重要组成部分+行动指南
新征程: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新的阶段:2020-2035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35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四个伟大: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工程(决定性作用)、伟大梦想
中国梦:基本内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依靠人民来实现;是人民的梦
建设
经济建设——首位:高质量发展+攻关期: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战略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点:实体经济+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总方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产业兴旺(重点)、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自治、德治、法治)、生活富裕+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取得决定性进展,现代化基本实现——2050年,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具体措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经营权、所有权、承包权+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政治建设:基本目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领导核心)下,在人民当家作主(本质与核心)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三者统一)+基本政策: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根本政治制度(政体、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基本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党派有8个]、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依法治国: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灵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精髓(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核心:为人民服务;原则:集体主义;基本要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着力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社会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度贫困地区、脱真贫、真脱贫、四不摘: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相对贫困、常态推进、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民主协商、科技支撑、共建共治共享、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道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条控制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
其他建设
祖国统一建设:一国两制的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长期不变、高度自治]
和平外交建设: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国防军队建设:强军目标【听党指挥(灵魂)、能打胜仗(核心)、作风优良】+战略安排:2020年基本机械化;2035年基本现代化;本世纪中叶世界一流军队
党的建设: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考验【执政考验、改革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危险【精神懈怠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最大)、能力不足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首位+根本性建设)、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基础性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党的主题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2013-2014)、三严三实(2015)、两学一做(2016)、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019)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基本情况:十九大提出、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总要求: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具体目标: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做表率+落实重点:学校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自我革命:必须以正视问题的勇气和刀刃向内的自觉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