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剪辑学习的基础入门
这是一份2021影视剪辑学基础资料,本图知识梳理清楚,非常实用,剪辑学习入门,建议点赞收藏起来备用。
编辑于2021-06-28 22:29:362021影视剪辑学基础
概叙
定位
属于第三度再创作者
第一度创作者
作家对文学剧本的创作(具有影视化的严谨结构、动作性强、时空合理、语言简洁、形象鲜明等)
第二度再创作者
导演、摄像,把文学剧本全部文字形象转化为影片视觉形象
第三度再创作者
剪辑工作,根据分镜头剧本所拍摄的原始素材画面和收录的原始素材声音为创作基础,结合已透彻理解的文学剧本内容,全面把握住导演总的创作意图与特殊要求,进行蒙太奇形象的再塑造。
概括地来说,影视剪辑是对影片结构、语言节奏等进行最后蒙太奇形象再塑造的定型工作
性质
动作的分解与组合
蒙太奇形象的再塑造
视听语言再创作
导演艺术的组成部分
剪辑艺术的独特性
基本要求
过硬的剪辑基本功、技法、技巧、娴熟的剪辑手法
处理各类影视片的镜头语言和视听语言
1、影视形象感
在素材样片未经过筛选又未剪辑之前,按照拍摄的镜头顺序连接起来,能够看出形象动作的连续性和联系性是否完整或存在什么问题。
2、影视效果感
所划分的不同远近景别和静态的与动态的各种镜头,能够预先知道它的影视效果是否符合“戏剧动作”的分解和“规定情景”的要求。
工作内容(分、组)
1、素材的选择与使用
动作因素
人物、景物动作
外、语、动、心、神等
摄影机动作
(推、拉、摇、移、跟、升、降、鸟瞰等)
镜头组接动作
形象排列、剪接点、尺寸等
造型因素
人物造型
化妆、服饰、小道具等
环境造型
布景装饰、环境气氛等
画面造型
构图、方位、景别、角度、光影、色彩等
时空因素
镜头剧作时空
早晚、昼夜、四季、季节变化等
镜头屏幕时空
有限时空、无限时空、内容、速度、尺寸等
镜头组接时空
直接时空、间接时空、语言、人物、动作、造型的时空等
2、戏剧动作与剪接点动作
动作
动作的连续
语言的节奏
情绪的贯穿
造型
画面的造型
时空
镜头的运动
时空的关系
3、调整结构与掌握工作
根据“戏剧动作”、“造型因素”、“时空变化”关系,以剪辑构思与计划作为蓝图,进行调整结构与掌握节奏的剪辑。
任务
剪辑画面
镜头的选择
动作的取舍
画面的匹配
时空的合理
方向的统一
剪辑声音
对白的剪辑
音乐的剪辑
音效的组接
声画的组合
形象的鲜明
作用和目的
1、准确鲜明的体现影视片的主题思想
2、做到结构严谨和节奏鲜明
3、增强影视片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总结
视听语言准确、镜头语言通顺、影片节奏明快流畅,使导演的意图和演员的表演得以充分的展示,使观众乐于接受,易于看懂影片内涵,进一步加强感染力和表现力,使影片风格样式从内容到形式取得和谐统一,最终达到全片结构严谨、语言准确、节奏明快、主题鲜明,再现生活的目的。动作中剪,避假存真,移植借用,以假乱真,剪出戏来。
学习阶段
第一阶段
熟悉影视作品和掌握剪辑操作
建立素材库
学习镜头语言、剪辑技术、剪辑技巧等相关知识
剪辑技术
完成剪辑任务的基本功
剪辑技巧
剪辑艺术的基本功
掌握基本剪辑软件的使用方法
第二阶段
学习剪接技术和苦练剪辑技巧
镜头的选择与剪接
声画的剪辑
分卷配音与声画合成(对白、音乐、音效)
动作的剪辑
对话的剪辑
情绪的剪辑
资料、景物镜头的运用
特技(技巧)的运用
音乐、音效的剪辑
群众场面、战斗场面的剪辑
预告片剪辑
第三阶段
加强文学修养和提高剪辑艺术水平
影视文化理论的学习
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的学习
当代电影、电视科学技术的学习
蒙太奇理论与技巧的学习
蒙太奇
蒙太奇相关名词
1、蒙太奇思维
在构思和设计未来影视片的创作时,始终不脱离影视的特殊表现手段(蒙太奇方法和语言)所进行的一种形象思维活动,称为蒙太奇思维。
2、蒙太奇构思
对影视片的艺术处理和镜头的组接,需要有影视化的具体设想和计划,称为蒙太奇构思。
3、蒙太奇因素
构成蒙太奇句子的最小单位,它是一个创作上的概念,本身没有完整的意义,少可以是一个镜头,多可以是若干个镜头。一般来说,一个固定的镜头,一个静态的主体,就是一个蒙太奇因素。有时由于镜头主体变化,一个蒙太奇镜头可能包括多种蒙太奇因素,称为蒙太奇因素。
4、蒙太奇形象
两个以上不同内容的画面形象,依照一定的逻辑组接所产生的表现某一个段落主题的形象,称为蒙太奇形象。
5、蒙太奇语言
两个以上不同因素的镜头,经过选择集中、合理的组接,形成说明某一种含义的影视语言,称为蒙太奇语言
6、蒙太奇句子
由两个以上的镜头,经过有机连接构成一定完整意义的影视片段落,其特征是对素材有节奏的组合,称为蒙太奇句子。
7、蒙太奇镜头
这是一个纯技术概念,习惯上把一个镜头称为蒙太奇镜头。一个镜头剪开两用或三用,就称为两个蒙太奇镜头或三个蒙太奇镜头。
8、蒙太奇结构
镜头组接的外部形式,即根据要求实现的艺术效果,对素材进行调整、增删,有时不一定按照素材的逻辑顺序组接一场戏。一个段落或一部影视片的起、承、转、合,称为蒙太奇结构。
9、蒙太奇节奏
这是影视镜头组接的节奏,它侧重于外部节奏。当镜头组接时,依据内容节奏来调整镜头顺序,处理镜头长短,以达到影视片所需要的节奏,称为蒙太奇节奏。
蒙太奇表现形式
1、平行式蒙太奇(并列)
在影视片里,往往在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通过两件事或者三件事,在同时异地进展着,互相有呼应,又有联系,彼此起着促进刺激的运用。这种方式就是平行的蒙太奇
2、对照式蒙太奇(对比)
在影视片里常看到富与穷的对比,强与弱的对比,文明与粗暴的对比,伟大与渺小的对比,进步与落后的对比等等,这些构成方法就是对照或对比的蒙太奇。
3、复现式蒙太奇(反复)
在影视片里常见到,从内容到性质完全一致的镜头画面,反复出现。这种画面总是在剧情发展的关键时刻出现,其用意是加上影视片主题思想或不同历史时期的转折,从而唤起观众对影视片主题和主人公的深刻印象或认识。反复出现的镜头,必须是在关键人物的动作线上,这样才能够突出主题,感染观众。这种构成法,就是复现式蒙太奇或叫反复的蒙太奇。
4、交叉式蒙太奇
影视片中,利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内容的镜头,交叉地组接起来,使两种动作构成紧张的气氛和强烈的节奏感,造成惊险的戏剧效果。这种剪辑方法,就是交叉式的蒙太奇。
5、积累式蒙太奇
利用从内容到性质上相同的一些类型的画面,而在这一类画面里表现的主体是不一致的,按照动作和造型特征,取其不同的长度组接起来,构成一种紧张的场面,造成预想的气氛和节奏。这种剪辑方法就是积累式的蒙太奇。
6、象征式蒙太奇
按照剧情的发展和情节的需要,利用景物镜头直接说明影视片主题和人物思想活动。比如不同内容的景物镜头或构图相似的画面,能烘托或引导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主题,从而起到描写人物情感和展示影视片主题思想的效果。这种构成方法,就是象征式蒙太奇亦称诗意蒙太奇。
7、联想式蒙太奇
用内容截然不同的一些镜头画面,连续地组接起来,造成一种意义,使人们去推测这个意义的本质。这种剪辑方法即联想的蒙太奇。
8、错觉式蒙太奇
这种这种构成方法,首先是故意使观众猜想到情节的必然发展,但是,忽然来一个180度的大翻转,结果不是人们所预料的镜头,而是恰恰相反,出乎意料。
9、叫板式蒙太奇
这种构成方法,在正剧影视片中能承上启下,上下呼应,而且节奏明快,如同京剧中的叫板,叫到谁,谁就出场。
10、扩大与集中式蒙太奇
从特写逐渐扩大到远景,使观众从细部看到整体,造成一种特定的气氛,这就是扩大的蒙太奇;再由远景逐渐进到细部特写,这就是集中的蒙太奇。
11、过去与未来式的蒙太奇
这是影视片叙述的构成方法,叙述过去的事件和未来的想象,倒述剧中人过去的历史事件成想象未来生活中的真实情况和事件的发展。这种构成方法,就是过去与未来的蒙太奇。
12、夹评夹叙式蒙太奇
影片一开始主人公不讲现实生活的话,镜头画面上加旁白解释或加评语叙述;在某些场合,影视片的主要人物,又以现实生活的面貌出现,以现实生活的语言表达剧情。旁白时而有,时而无,它紧跟着影视片的主要人物出现而出现。旁白的内容,既有叙述,又有评语,反复地与主人公出现交织在一起,以致随着整个影视片结束。从头至尾在一部影视片中运用这种手法,就是夹评夹叙分的蒙太奇。
影视蒙太奇的艺术功能
1、对镜头的选择及动作的取舍,对主题的概括与情节的集中,通过蒙太奇的分切与组接,突出主题,强调重点。
2、积极引导观众参与影视片的创作,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的想象力。
3、创造影视艺术独特的时间与空间,作用蒙太奇的分切与组合,将现实生活的时空变成艺术的有限时空与无限时空。
4、运用蒙太奇的艺术手法,创造出影视片内部结构的严谨和外部结构的流畅,产生出影视片强烈的节奏感。
5、运用蒙太奇镜头的分切与组接,产生新的含义与概念,使原来单一无意义的镜头变成具有意境又具有寓意的影视语言。
6、声画的有机组合,多元素(表演、摄影、造型、声音等)的融合,产生完整、统一的声画合一的影视形象。
镜头画面的分类
镜头景距
1、大远景又称极远景
表现非常广阔的场面、大范围背景的,主要说明地形区位,如远山河流,辽阔的景物等,大远景在特定情况下还是刻画人物心理的一种巧妙手段。
2、远景
指拍摄全身人像及人物周围广阔的空间、气氛、环境、自然景色或广大群众活动情形的,主要是交代环境和气氛、展示风光显示景物轮廓等。
3、全景
拍摄人物及其周围环境或自然景色,适用于在一定范围的情景下,表现一个景的全部,即我们在舞台上所看到的那种景别,如一间房、一棵树、一个人物或一个整体的景。
4、中景
表人物膝部以上的活动情形,它能给人物表演以自由活动的空间,同时人物又不会因此与周围气氛、活动地点脱节。多限于室内一般范围的人物等。
5、中近景
较近景稍远,表现人物半身活动,如开会发言,两人情感交流等。常称半身活动像为中近。
6、近景
指人物胸部以上的镜头。拍摄物体时,如花瓶上的插花、桌上几本零乱的书(突出书)等。在深入刻画人物的情绪、心情时近景用得较多。
7、特写
指两肩以上的头部或突出地把强调的“物”占满屏幕。
8、大特写
指人的脸部或拍摄对象的某个细部,将它拍得很大、突出,清晰地展示对象的细部,所以又称细部特写。
镜头角度
1、正摄(平摄)
摄像机自被摄对象正面或垂直水平位置进行拍摄,可产生直接、亲切的感觉。但这种拍摄要力避松滞,更不要造成“看镜头”的不良效果。正拍在影视片中用得较多。
2、俯摄
摄像机自上往下进行拍摄,有时可以表现出阴郁、贬低、压抑等情绪。
3、仰摄
摄像机自下往上进行拍摄,一般称为仰瞻景,往往有舒展、开阔、崇高、敬仰的感觉。
4、侧摄
摄像机从被摄体的侧面进行拍摄,如人物的侧影、侧像、高山、大厦、物体的侧面等,但是,当被摄对象体现不出方向时,如一棵树、一圆柱体,则不便进行侧摄。
5、侧斜摄
摄像机向左右侧斜,所得的影视画面,也左右倾斜。如表现船舶乘风破浪,内舱倾斜;表现醉汉、格斗负伤,精神刺激的主观视像,还如文艺晚会中的舞蹈、通俗歌曲等,也均可采用斜摄的方法。倾斜拍摄还常与侧摄联用。
6、悬空摄
指的是在起重机上拍摄物体在上空移动的镜头,有时甚至在空中摄像。
7、鸟瞰摄
鸟瞰是自高向低处俯视。它不同于俯拍的地方在于,它的景别要比俯拍的景别大,多是大远、远景、全景。从方向上讲,它不仅自高向低拍摄,而且可以自上向下进行垂直摄影。
镜头运动
1、推镜头
摄像机架在推车上或固定的地方,被摄对象的地位不动,摄像机或焦距逐渐推近成人物近景或特写镜头,焦点亦随之改变。这种推拍,可以引导观众更深刻地感受演员的内心活动,加强情绪气氛的烘托。
2、拉镜头
被摄对象的地位不动。摄像机从被摄对象拉出成不同景别,镜头焦点也跟着变化,以表现人物将到来的行动,以及和其他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产生宽广舒展的感觉,同时也是场景转换的契处。
3、推拉镜头
是将推镜头、拉镜头融合在一起使用的镜头。这种镜头,摄像机随被摄对象向前或后退,使场面变化自然流畅。无论是由远到近,哎是由近到远,都有利于视觉的转换。拍时,摄像机要随时调整焦距。
4、摇镜头
摄像机放在固定位置(如三角架上)不动,作垂直或水平方向的运动摇摄,介绍环境,或者跟着一个人物,一个动物行动进行摇摄,突出人物行动的意义和目的,表现各个景物之间的连接。运用摇镜头,应该考虑以下三个要素:(1)被摄体移动的动机,为什么向某处移动。(2)动向。画面所见的被摄体所移动的方向前面的空间应比被摄体后面的空间要大得多,以突出、显示移动的方向。(3)动力。摄像摇摄的速度要均匀一致
左右平摇
这种镜头是把主角放在出其不意的异常突出的地位上,如果用全景、推近、拉远,开门见山,就缺少悬念。左右平摇往往能收到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左右平摇常见的还有用在介绍自然环境。许多影视片的开头就用这种镜头,有时为渲染气氛,交待或介绍人物也用这类镜头。
上下摇(下上摇)
是一种引人入胜的手法,它往往把要拍摄的重点,放在最后,引起悬念,结果突如其来,使人产生惊喜的感觉。
快摇
这种镜头可产生影视片节奏强的感觉。快摇往往使景物模糊不清,有时为了加强气氛和节奏,或是为了镜头之间的连接和转换,便迅速地摇出或摇入画面。
慢摇
可产生影视片节奏舒缓的感觉。
5、横移镜头
可以把行动着的人物和景物交织在一起,产生强烈的动感和节奏感。
6、跟镜头
无论是向纵横各个方向,摄影(像)机始终跟随拍摄一个在行动中的表现对象,以便连续而详尽地表现它的活动情形,或在行动中的动作以及表清等。有人把“跟镜头”也叫“移动镜头”。因为要“跟”就与“推”、“拉”、“横移”镜头一样,都必须将镜头移动,但实际上二者是有重大区别的。跟镜头是摄影(像)机和被摄对象始终保持一定距离,跟随被摄对象向前、后、上、下运动,或者被摄对象不动,摄影(像)机围绕着他(或它)向左、右移动,焦距保持不变。跟镜头又分跟拉、跟摇、跟升、跟降等,它们都各具独特的作用。
7、升降镜头
摄像机从平摄慢慢升起,形成高俯拍摄,显示广阔的空间,它可以从局部展现整体。升降拍摄大多用场面的拍摄,它不仅能改变镜头视觉和画面空间,并有助于戏剧效果和气氛渲染、环境介绍。
8、综合性的运动镜头
就是在一个镜头里,将推、拉、升、降、跟、移等镜头结合在一起运用,为画面造成各种距离角度,既能表现环境的全貌,又能表现某个特定人物的近景,以及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一气呵成,有助于环境气氛的渲染和人物情绪的贯穿。这实际上是镜头多方位运动的一种形式。所谓长镜头,就是综合性的运动镜头。
镜头速度
1、慢动作
慢动作效果,不仅使观众看清被摄对象的分解动作,如游泳、跳高、冲刺、跳水等,同时还可增加人物动作的美感。
2、快动作
快动作或者情绪紧张的效果
3、停机拍摄
摄影机拍摄中,临时停机,此刻摄影与被摄对象的位置严格不动,仅被摄对象发生更换,物体增多或减少,更动后又开机续拍。这种方法可获特技摄影的效果。
4、加速拍摄
摄影机由快动作渐变为正常速度,或由正常速度渐变为慢动作。拍摄时,光圈随比例调整,它有利于表现故事片中的骑马飞奔,突然停下马,或科教片中的技术投演,增强动作的效果。
5、减速拍摄
摄影机速度由快渐慢,获得的效果是被摄对象的动作由慢加快,其作用与加速度相反。摄影时光圈亦需按比例调整。
镜头画面的方向性
1、画面的方向性
2、视线的方向性
有对象时的视线方向
没有对象时的视线方向
3、事物运动的方向性
背景方向
角色方向
风的方向
光的方向
声音的方向
色彩的方向
4、地理(地形)的方向
5、镜头离轴的拍摄和剪辑
轴线(指影片中表现人物或者运动物体的行动方向、人物的视向和人物之间交流而产生的一条无形的线)
动作轴线
要掌握人物回头、转身、走路、跑步、起坐、起卧、开关门窗和机器运动等基本规律。
方向轴线
要掌握人物视线方向和事物运动的方向及人物进出画面的基本方向规律。
关系轴线
要掌握人物前后左右的关系和空间环境方位距离的关系等基本规律。
离轴(超轴)现象
镜头随意越过轴线,违反了空间处理规则而产生的前后镜头空间不连贯和不统一的现象。
越轴(反打)现象
在观众明确了空间关系后,有意识地将镜头离开原来的总角度,跳到轴线的另一侧拍摄时,则称“越轴”或“反打”。通过交代人物在视线方向的转换、切入过渡性镜头(即中性镜头),起到空间转换的作用。
不把动作分切开,采用在一个镜头中摄像机的移动越过轴线。
在两个形成越轴镜头中间插进一个表现景物(或人物)的特写镜头。
两个越轴镜头中间间隔一个中性镜头(在动作线上拍摄的镜头)。
通过大动作中的剪接点越轴。
当被摄体出现两个以上的动作轴线时,如运动体离开愿轴线转弯而形成新轴线或两个人边走边谈话形成两个动作轴线时,镜头可以越过原来的轴线或第一根轴线,而后再从第二根轴线来获得新的总角度。
总角度是指场面调度中动作轴线一侧的180°角,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场面中,导演只能在总角度中选择不同角度进行拍摄,这样才能获得空间的连贯性和统一性。
离轴镜头的拍摄
两极镜头离轴的拍摄特别要注意空间背景的统一而不混乱的问题。
一般镜头离轴的拍摄,特别要注意景别变换区别要大的问题。
镜头离轴的拍摄,特别要注意人物的形体动作性要强、动势要大的要求。
镜头离轴的拍摄,特别要注意避免主体的静态而要利用主体的动态进行。
镜头离轴的拍摄,特别要注意利用镜头的运动进行离轴。掌握轴线的规律。
离轴镜头的剪辑
要掌握与利用人物动作(回头、转身、视线、走路、起坐等)衔接转换镜头。
要掌握与利用光影变化,色彩过渡的有机衔接转换镜头。
要掌握与利用主体动作与镜头运动的有机关系衔接转换镜头。
要掌握与利用插接镜头如人物特写或其他景物镜头,调整镜头顺序和通过剪接点的选择等方法衔接转换镜头。
要掌握与利用声音因素(对白、旁白、音乐、音效等)衔接转换镜头。
画面组接的剪接点
画面剪接点
人物的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往往是人物的心理活动,是人物的情绪导致面部表情的重要因素,而面部表情又是情绪的结果,是人物感情的流露和表现。
人物的声音表情
声音表情也是了解情绪或感情的重要依据,它可以在人们未看到画面之前从声音就可以知道是何种情绪了。
人物的动作表情
主要是指形体姿态(如四肢活动)。动作表情仅是提供判断情绪的一种辅助手段。
要领
动作剪接点
这种剪接点主要以“形体动作”为基础,以剧情内容和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包括内在动作,如情绪、节奏)为依据,结合实际生活中人体活动的规律来处理。
情绪剪接点
情绪剪接点要以“心理动作”为基础,以人物在不同情境中的喜、怒、哀、乐的表情为依据,结合镜头造型的特征选择剪接点。
节奏剪接点
节奏剪接点是指没有对白的镜头画面,主要以故事情节的性质和剧情的节奏线为基础,以人物关系和规定情境中的中心任务为依据,结合依据情节、造型因素、语言动作、情绪节奏以及画面造型的特征,用比较的方式处理镜头的长度。节奏剪接点在过场戏、群众场面与战斗场面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声音剪接点
对白剪接点
人物对话的平行剪辑(平剪)(同位法)
(1)声音与画面同时出现,同时切换。上个镜头的声音结束后,声音与画面都留有一定的时空;而下个镜头切入时,画面与声音也留有一定的时空。这下两个镜头都要根据人物对话的情绪选择剪接点。
这种剪辑方法很适合于会议上的人物发言,人物在正常情况下的对话、聊天等。
(2)声音与画面同时出现,同时切换。上个镜头的声音一结束,声音与画面立即切出,而下个镜头的声音与画面都留有一定的时空。这两个点的选择应是上个镜头声音一完即切,下个镜头则应根据人物的表情动作、心理动作,结合剧情的需要,恰当地选择剪接点。
这种剪辑方法在人物对话中最为常见。它表明,上一个镜头人物话音 一结束,就表现下一个镜头中人物的反应。这种剪辑方法比上一种剪辑方法较为灵活。
(3)声音与画面同时出现,同时切换。上个镜头的声音一结束,声音与画面立即切出;下个镜头一开始,声音与画面立即切人。这两个点的选择应是:上个镜头的声音一完即切,下个镜头一开始声音与画面即刻切入。
这种剪辑方法在人物对话中不常用,只有在剧情需要时,如:两人吵架争得面红耳赤,用这种剪辑方法最为合适,因为它有吵架的气氛和较强的节奏感。
总结
总之,这三种剪辑方法的特点是:平稳、严、庄重,它能具体地现出 人物在规定情境中所要完成的中心任务。而不足之处,显得较呆板。
人物对话的交错剪辑(串剪)(串位法)
(1)声音与画面不同时切换,而是交错地切出、切入。上个镜头画面切出后,声音拖到下个镜头的画面上;而下个镜头的声音要与本镜头的口形、动作相吻合。
(2)声音与画面不同时切换,也是交错地切出、切入。上个镜头的声音切出后,画面内的人物表情动作仍在继续,而将下个镜头的声音捅到上个镜头的人物表动作中去。
对白场景的镜头分切
对白的一般场景,若人物少、动作性不强,镜头的分切宜多不宜少,宜短不宜长(2人至3人的对白场景)。
对白少的场景,若人物多、动作性较强,镜头的分切宜少不宜多,镜头应长短结合。
对白多的场景,人物较多,场面调度要活,人物的调度与镜头的调整要紧密地结合。可多采用运动性镜头,镜头的分切宜长不宜短。
音乐剪接点
这种剪接点主要以乐曲的主题旋律、节奏、节拍、乐句、乐段和戏曲的锣鼓经为基础,以剧情内容,主体动作,情绪、节奏为依据,结合镜头造型的基本规律,处理音乐长度,选准剪接点。音乐剪接点在歌舞片和戏曲片中特别重要(在歌唱场面中,则以歌词内容、乐句来处理画面长度,选择剪接点)。
音效剪接点
音响剪接点主要以戏剧动作为基础,结合各场戏的规定情境,以人物动作和情绪为依据,掌握音响与形象的关系,按照剧情的要求加以对比和选择。准确地选择剪接点,就能使音响效果在衬托人物情绪、强调人物动作、渲染人物内心活动、烘托人物在特定环境中(包括群众场面和战斗场面等)的真实感上更加逼真。 音响剪接点还要注意声音的衔接,包括:强接强,弱接弱,强接弱,弱接强,强接静,静接强,静接弱,弱接静等不同方式,达到使音响内容具有真实感的效果。
画面组接的逻辑性
画面组接的连续性
画面组接的联系性
画面组接的时间和空间
影视的时空结构
有限时空和无限时空
时空的延长与缩短、扩大与压缩
各种时空镜头的组接
主体动作的连贯性
人物形体动作的剪接
分解法
增减法
镜头运动与景物活动的衔接
固定性镜头与运动性镜头的衔接
固定性镜头之间的衔接(静接静)
运动性镜头之间的衔接(动接动)
固定性镜头与运动性镜头之间的衔接
综合性运动镜头的衔接
画面造型的衔接
光影变化和色彩过渡
以光影明暗的因素衔接镜头
以光影色彩相结合的因素衔接镜头
以冷色、暖色有机过渡的因素衔接镜头
形象对列和构图对位
人物形象对列的因素衔接镜头
以构图相似的因素衔接镜头
以构图对位的因素衔接镜头
画面的分剪、挖剪、拼剪
分剪插接
分剪就是将一个镜头分成两个镜头或两个以上的镜头使用。因此,它的屏幕效果应当是多个镜头,而不是一个镜头。
目的和作用是:1.加强戏剧性。2.调整不合理的时空关系。3.制造紧张气氛和悬念。4.增强节奏感。
挖剪
挖剪就是将一个完整镜头中的动作、人和物或运动镜头在运动中的某一部位上多余的部分挖剪去。这多余的部分可能是一段几十秒的长度,也可能是几个画格(几帧)的长度。这种剪辑方法,是为了达到动作的连续性和鲜明的节奏感。动作挖剪以后,应当让人感到是一个完整的动作,而不应当产生跳跃感或少一部分的感觉。 挖剪在影视片中不常用,只有在弥补拍摄时的失误或剧情特殊要求的情况下运用,而这种方法的运用也确实使影视片在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上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拼剪
拼剪就是将一个镜头重复拼接,它是只有在镜头不够长、补拍又不可能的情况下而运用的一种剪辑手段。
画面的附加技巧和特技镜头
有画面附加技巧的结构形式和剪辑
显
隐
化
划
甩出,甩入
翻转画面
倒正画面
多画面
定格画面
其他转场
无画面附加技巧的结构形式和剪辑
景物转场
特写转场
情绪转场
音乐转场
音效转场
其他转场
特技镜头的剪辑
资料镜头和景物镜头的运用
资料镜头
历史资料素材
现实资料素材
景物镜头
表现时间和环境的景物镜头
日出、日落、山水、桥梁等
说明性与交代性的景物镜头
船舶、车辆、瓶子、飞机等
字幕的形式和镜头的组接
字幕的表现形式
字幕的种类
片名的字幕
字幕的字体
字幕的颜色
字幕的排列
字幕的技巧
字幕的长度
字幕衬底与序幕组接
字幕衬底
无人物动作的字幕衬底
有人物运动的字幕衬底
序幕与字幕相结合的组接
利用序幕引出字幕
字幕引人入戏
群众场面和战斗场面的剪辑
游行场面的剪辑
强烈动感中见磅礴
集会场面的剪辑
庄严肃穆中见激昂
台上台下交流呼应
劳动场面的剪辑
热烈欢快的气氛
结构只需遵循必要规律
首尾呼应
以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结合作用,以中景、近景、特写镜头为主
音效和音乐
运动场面的剪辑
速度问题
呼应问题
武打场面的剪辑
抓武打动作
抓画面造型
抓镜头尺寸
采用错觉法剪辑
战斗场面的剪辑
方向性
动作性
音效的运用
总结
根据故事情节动作线索发展的必然性组接
根据规定情境和人物关系的联系性组接
根据主体与背景相互的连续性组接
根据画面的方向性组接
根据镜头造型特征的有机性组接
根据镜头时空转换的规律性组接
根据镜头分剪插接的戏剧性组接
根据动作与形式的统一性组接
根据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的关系性组接
根据中心任务和贯穿动作的逻辑性组接
声音剪辑
音乐和剪接点
台词和音乐的关系
动作衔接的准确性
人物情绪的交流
画面技巧的运用
镜头组接的节奏
镜头插接的作用
对白场景的镜头分切
对白的一般场景,若人物少、动作性不强,镜头的分切宜多不宜少,宜短不宜长(2人至3人的对白场景)。
对白少的场景,若人物多、动作性较强,镜头的分切宜少不宜多,镜头应长短结合。
对白多的场景,人物较多,场面调度要活,人物的调度与镜头的调整要紧密地结合。可多采用运动性镜头,镜头的分切宜长不宜短。
画外音的剪辑
应在人物对白某一句话完时或某一句话开始时,在动态中切换画外或切回到画内。不宜在人物讲话终止后或讲话开始前停顿的静态空间处切换。
音乐的剪辑
音效的剪辑
动作音效
剧情音效
背景(气氛)音效
自然环境的气氛音效
群众场面的气氛音效
战争场面的气氛音效
子主题
剪辑节奏
内容与结构
动作与时空
人物动作
人物形体动作
掌握动作的关键性位置
语言动作
一般对白
空间距离大的、较严肃的情节,采用平行法剪辑(即声画同时切换)
空间距离小的、较活泼的情节,采用交错法剪辑(即声画错开切换)
总结
考虑语言的动作性和情绪、气氛。
有潜台词的特殊对白
镜头组接的节奏主要体现在时间的有意识地延长上。剪辑处理时,上一人物的话讲完之后,不能马上接下一句对白,而要延续一段时间,保留说完潜台词的时间,这就是应有的节奏。
心理(情绪)动作
有交流的情绪动作
有语言、有表情
依据表情动作确定剪接点
有语言、无表情
组接的关键在于语言时间和景别的长度上(近景留短,中景、全景稍长)
无交流的情绪动作
看前后镜头的内容,主要取决于时间的控制
同一时空
时间短一些
不同时空
时间长一些
景物动作
摄像机动作
造型
时空速度
场面转换的时空
无技巧剪辑
上一镜头尾要留长
景物镜头
画面内容
镜头动作
尺寸长度
镜头衔接的时空
镜头衔接的是有限时空
主体直接接主体
镜头衔接的是无限时空
主体间组接
造型和技巧
造型
指将影视画面给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般的处理。影视画面造型包括:构图、方位、景别、角度、光影、色彩以及镜头运动等。
技巧
运用对比、重复、积累、顿歇的方法形成节奏。
摄像机的运动可以形成节奏,甚至可以把原本静止状态的事务活动起来并富于戏剧性。
利用方位变化加速节奏。
当运用音乐(包括插曲)的时候,镜头的长度必须与歌曲的旋律相适应,这时的节奏直接取决于音乐旋律形成的声画合一的形态。
速度和帧数
速度
内容
全景、远景包含的事物要广大些,观众要看清它,欣赏它,那所需的时间就长一些;而近景、特写由于“一目了然”,所需时间要短一些(这里指一般固定性镜头)。高速奔跑、追逐、打斗、抢险之类的镜头,本身就表现出“高速度”;风光、抒情、恋爱、谈心的场面,往往是低速度或中速度。
镜头时长
停留时间长,观众感受相对来说就慢;停留时间短,感觉就快。
帧数
总结
在于对影视片的叙述方法和结构的编排
在于对场、景、镜的调整和时空的合理
在于对镜头的选择和动作的取舍
在于对镜头的增删和长度的处理
在于对镜头的分剪插接和移植借用
在于对画面造型的匹配和镜头语言的组接
在于对画面技巧(特技)的掌握和资料景物镜头的运用
在于对未配音无声画面的组织和审视配音后声画的技艺效果
在于对闪回(意识流)倒述、回忆(生活流)的正确把握,合理安排镜头的容量,对现在、过去、未来三种时态的交叉叙述,要重视联系性
在于对影视片声画总体的组合(剪辑、合成)和视听形象的构成
多片种剪辑
新闻片、纪录片(新闻纪录片)的剪辑
分类
新闻简报
新闻纪录片
新闻杂志片
历史纪录片
传记纪录片
政论纪录片
人文地理纪录片
舞台纪录片
杂志片
系列纪录片
其他
镜头组接注意问题
声音组接的有机性,包括解说、音乐、音效
主体动作的连接,包括人物动作、镜头动作、景物动作
技巧的运用处理,包括化、划、甩、淡出、淡入、叠印等
镜头对列的组接,包括敌我镜头对列、同类镜头对列、相异镜头的对列等
镜头组接的时空变化问题,包括镜头连接和镜头组接,技巧运用的时空关系
镜头的尺寸与节奏问题,包括局部节奏、整体节奏
整体画面的方向性问题,包括敌人与我们的方向性
动画、线画、字幕的组接处理,包括地图、动画、报纸等
剪辑注意问题
讲的问题是否有条不紊从头至尾地清楚了?主题思想是否形象化?
解说词的含义与画面是否吻合?视听语言是否准确?
蒙太奇结构是否严谨?分段结构的中心问题是否阐明?
视觉、听觉是否和谐?形象化是否突出?事件是否交代清楚?
字幕、线画、动画及画面技巧(特技)的运用是否服务于内容?
解说,音乐,歌唱与画面的组合,音效与画面的组合等是否和谐合理?这里既有声画合一的运用,又有声画的对列、对位的运用。
科教片
分类
科学普及片
技术推广片
科学片
汇报片
科学研究片
科学纪录片
其他
内容形式
以情节构成的科教片
问答式结构的科教片
无发展主题(段落感)结构的科教片
剪辑技巧(主要)
叙述的蒙太奇
以情节构成的科教片
表现的蒙太奇
问答式结构的科教片
无发展主题(段落感)结构的科教片
特殊的表现方式
动画和实景的运用
实景和动画的运用
实景与显微镜的运用
实景与特技模型、透镜、停格的运用
美术片
分类
动画片
剪纸片
木偶片
折纸片
其他
特殊规律
动画片
画面分镜头和原画动作设计
动画加动作设计
描线
上色
校对
背景
拍摄
先拍线稿再拍正式影片
剪辑
木偶片
人物造型以木偶代替真人
拍外景资料作为内景布景设计的依据
在外景地找当地人物、语言、风俗、习惯的特点
找音乐素材
从资料画、人物、舞蹈中找素材
剪纸片
一般是平面的。它的造型着重于侧面处理,侧面接近于皮影戏的特点
表现神话和历史题材较好,当代题材也可
剪纸是粗线条的,动作性较夸张,不同于动画、木偶片
剪纸片的背景一般以窗花、剪纸的雕刻为主,立体感强,层次多,有独特的风格
预告片
选材和结构
不宜用较长的运动镜头
不宜用与主题无关的景物镜头
不宜用画面不够理想的镜头
不宜用作用不大的过场戏镜头,而尽可能地从影片戏剧主线来选择素材
镜头宜多不宜长
字幕和画面技巧
声音的构成
以音乐、音效为主
以音乐、解说为主
对白、音乐、音效相结合
电视专题片
分类
人物专题
风光专题
新闻专题
体育专题
科教专题
军事专题
教育专题
少儿专题
文艺专题
农业专题
文物专题
旅游专题
诗词专题
汇报专题
政论性与纪录性相结合的专题
其他
特性
一短
时间短
四多
镜头多
语言多
特技多
子主题
结构形式
段落性结构
连续性结构
交叉式结构
问答式结构
总结
有情节叙述式结构
无情节板块式结构
创作要领
立意准确新颖,主题人物突出,预想设计具体,艺术构思完整
视听语言简洁优美。包括画面造型美,声音听觉美,蒙太奇语言语法的准确通顺。
字幕规范,注意画面技巧与主体动作
技术制作要严谨,声画合成要高标准,视听形象要鲜明
专题片的镜头组接
根据不同专题片、不同内容,要以突出主题的方式组接镜头
根据不同专题片所展示的事物规律,要以逻辑思维的方式组接镜头
根据画面造型因素和镜头造型语言,以叙述的方式组接镜头
根据资料镜头、景物镜头的内容,以描写、象征、说明、交待的方式组接镜头
根据人物动作、景物动作、镜头活动,要以动态的方式组接镜头
画面技巧的样式及专题片的内容与形式,要以和谐统一的方式组接镜头
按字幕的编排及专题片的立意,要以有机结合的方式组接镜头
根据语言(解说)、音乐、音效,要以专题片虚实结合的表现方式组接镜头
广告片
三特性
思想性
科学性
艺术性
四方面
画面的组接
声像的组合
字幕的编排
技巧的运用
五要领
创意独特,主题鲜明(定位要准确,定向要清楚,定点要适中),构思完美,新颖别致
信息传达准确可信,易认易记,演示动作活泼感人(模特的表演动作要逼真)
画面语言简洁流畅(镜头排列、构图、方位、景别、角度、光影、色彩、镜头运动等),声像组合和谐统一(人物语言、解说、旁白、歌唱、音乐、音效等)
文字规范,技巧适宜,编排合理
技术制作要严谨,声画综合处理要得体,视听形象要清晰
结构形式
以商品形象为主,与解说、音乐相结合的结构形式
以模特演示为主,与商品特点和解说,音乐相结合的结构形式
以人物、情节为主,与商品特点、语言、音乐相结合的结构形式
以动画为主,与商品特点、音乐、解说相结合的结构形式
以儿童为主,与歌唱、旁白、音乐相结合的结构形式
剪辑技法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字幕与画面技巧
功能与作用
功能要多层次讲述,要与形象动作匹配
作用要多侧面多角度介绍,要与情节和主体动作相匹配
产品功能、作用要全面介绍,强调产品特点和特性
总结
功能要与形象相结合来表现
作用要与情节相结合来表现
广告片长度
电影电视创作
三性
思想性
故事性
艺术性
五关
剧本关
它是一剧之本,是电视剧的文学基础,不仅要思想好,格调高,而且要故事情节新,人物性格鲜明。
导演关
它是中心,是艺术的领导者。导演的总体构思要高人一筹,其分镜头和场面调度的蒙太奇语言(长镜头是内部蒙太奇,短镜头是外部蒙太奇,要结合运用)的优劣决定着剧的质量好坏。
演员关
它是主体,是影视片最直接的表现者。要选择会演戏、有个性、符合角色的演员来完成任务。
拍摄关
它是造型艺术的创作者。导演的构思,演员的表演,都要通过摄像的把握体现出来。要求镜头造型美,造型语言美。
剪辑关
它是蒙太奇形象最后的定型工作,要求做到语言语法准确,结构严谨,节奏明快。
八化
电视剧结构逻辑化(规律)—编、导、剪的任务。
主题思想形象化(可见)——编、导、摄、剪的任务。
故情节合理化(合情)——编、导、摄、剪的任务
矛盾冲突尖锐化 (典型)——编、导、演、摄、剪的任务。
表情动作生活化 (真实)——演、导的任务
视觉听觉真实化 (逼真)——摄、录、拟音的任务
音乐美术时代化(具体)——音、羌的任务。
电视剧语言通俗化(生动)——剪、导的任务。
剪辑三大因素
动作因素
人物动作(人物形体动作,语言动作,心理动作)。
景物动作(江、河、流水、运动着的飞机、火车、汽车、马车、船等)。
镜头动作(推、拉、摇、移、跟、升、降、鸟瞰)。
时空因素
镜头剧作时空(剧本规定的早、晚、昼、夜、四季变化时空等)。
镜头银屏幕时空(即有限时空和无限时空)。
镜头组接时空(每两个镜头相接都牵连到时空关系。镜头组接,有直接时空和间接时空)。
造型因素
人物造型(人的造型,男、女、老、少及其服装、道具是否符合剧中人物的要求)。
环境造型(空间造型、布景装饰、环境气氛是否与生活和剧情一致)。
画面造型(画面的构图、方位、景别、角度、光影、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