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人类简史》思维导图
《人类简史》思维导图(图片趣味,内容完整清晰)主要包含认知革命、农业革命、人类的融合统一、科学革命等。
编辑于2023-12-16 23:04:20人类简史
1.认知革命
时间
135亿年前,宇宙物质,能量,时间,空间有了现在的样子,形成了“物理学”
30万年后,物质和能量开始形成复杂结构,称为“原子”,再进一步构成“分子”。这些原子和分子的故事以及它们之间如何互动,成了“化学”
38亿年前,分子结合起来,形成精细结构,成就“生物学”
250万年前,类人生物出现
200万年前,整个世界存在不同人种。
东非鲁道夫人
东亚直立人
欧洲尼安特人
一万年前,只剩下智人
7万年前,智人开始创造更复杂的结构,形成 ” 文化“,文化继续发展,形成 ”历史学“
农业革命后,人类社会规模变得更大,更复杂,而维系社会秩序的虚构故事也更为细致完整。人类几乎从出生到死亡都被种种虚构的故事和概念围绕,让他们以特定的方式思考,以特定的标准形式,想要特定的东西,也遵守特定的规范。就是这样,让数百万计的陌生人能遵照这种人造而非天生的直觉,合作无间。这种人造的直觉就是 “ 文化“
历史路上的三个革命
7万年前的”认知革命“
1万年前的”农业革命“
500年前的”科学革命“
原因
固然的基因突变
特点
独特功能
河边有狮子
能传达更多更大量关于智人身边环境的信息,规划并执行复杂的计划,象是躲开狮子,猎捕野牛
八卦
能传达更大量关于智人社会关系的信息,组织更大,更有凝聚力的团体,规模可达150人(社群,公司,社会网络,军事单位等团体仍旧受此影响)
虚构故事
能够传达关于虚构概念的信息,例如部落的守护神,国家,有限公司以及人权
现代社会,商人和律师就是巫师,设定规则建造社群
公司就是一个集体想象
深远影响:1.大量陌生人之间的合作 2.社会行为的快速创新
智人
时间
100万年前
特点
大脑庞大
占体积,消耗大
代价
肌肉萎缩
花更多时间找食物
直立行走
进化更短时间周期,促使人类都是早产儿
突出的社交技巧
可塑性强
使用工具
食物链中间
约100万年前,虽有大量脑和石器,仍在食物链中间,靠采集为生
早期石器的主要用途就是在大型动物用餐完毕,走进所剩无几的猎物尸体,敲开骨头吃唯一还能吃的骨髓为生
食物链顶端
40万年前,几种人种才开始追捕大型动物,直到10万年前智人崛起,人类跃居食物链顶端
人类转眼就登上顶端,让整个生态猝不及防,很多生态灾难都是源于这场过于仓促的历史跳跃
顶端的进化
7-3万年前之间,智人发明了船,油灯,弓箭,针,以及第一个可以成为艺术品的雕塑,还有宗教,商业和社会分层
认知革命的主要成就
形成不同语言与文化
2.农业革命
采集社会
7万年前认知革命到12000年前的农业革命之间
贪吃基因的形成
远古采集者,如果遇到高热量甜食,为了生存,人的最优化选择是吃到吃不下去为止。到今天物质盈余,人类仍然无法戒掉高热量饮食 ,导致普遍的肥胖问题。
一夫一妻制
演化心理学认为,远古部落没有一夫一妻制,没有父亲概念,一群人共同抚养部落小孩
生活
采集社会大概每三天打猎一次,每次3-6个小时足以养活部落,比现代人工作时间短
多数活到60-80岁
杂食习性,没有营养不良
战争是自采集社会便出现的社会现象,人类关系密切同时仍会杀害老弱
农业社会
驯化
动物驯化
山羊(9000BC)
马(4000BC)
“远古公社”支持者认为一夫一妻制是工业社会后的人际疏离,离婚率高的原因
骆驼(3500BC)
植物驯化
小麦(9000BC)
豌豆,扁豆(8000BC)
橄榄树(5000BC)
葡萄(3500BC)
腰果(3500BC)
稻米,玉米,马铃薯(9500BC-3500BC)
影响
食物增加,人类生存危机减弱,人口数量激增,养尊处优知识分子增加
意义
1.家和领地概念产生。“家”私人领域意识强化后产生了越来越严重的“仓鼠症”,乐于囤积财物。
2.“未来”重要性日益凸显,学会看天吃饭和预测未来影响智人生存。
3.文字
原因
1.大脑的容量有限
2.人类总难免一死
3.人类大脑逐渐只习惯于储存和处理特定类型的信息,对于数字精确储存能力减弱
定义
文字是采用实体符号来存储信息的方式
种类
苏美尔文字
世界上第一种文字,第一个文字记录是财经文件
性质:只能部分表意,无法完全表意。3000BC-2500BC,逐渐加入符号,成为完全表意文字,即 “楔形文字”
特征:以6为单位的符号来表示数字,记录在石板上
安第斯山脉
在各种颜色的绳子上打结来表示,称为 ”结绳语“
不同绳子和不同打结法,记录大量数字数据
古埃及象形文字
时间:3000BC-2500BC
性质:完整表意
中国及中美洲
中国(1200BC)完整表意
中美洲(1000BC-500BC)完整表意
后农业革命时代,人类靠着文字和共同虚构的故事迅猛发展,并由此产生了不同的社会群体分类:自由人/奴隶,富人/穷人,白人/黑人
3.人类的融合统一
历史的方向
合久必分只是一时,分久必合是大势
10000BC,地球上有数千个文明
2000BC,地球上文明剩下最多两三千个
五个大文明带
欧亚非世界
中美洲世界
安第斯世界
澳大利亚世界
大西洋世界
当今世界
同一套地缘政治体系
同样的经济制度
同样的法律制度
同样的科学体系
货币
采集者完全没有金钱概念
自给自足,以人情和义务组成经济体系,无法获取的稀有物品,才从陌生人处交换
农业革命时期
每个村落自给自足,只需要特定服务
城市和王国兴起后
城市开始养活专业工作者
不同专家制作的货品开始依靠金钱交易
金钱制度的原则
万物可换
万众相信
宗教信仰的重点在于”自己相信“,但金钱信仰的重点是”别人相信“
帝国
条件:帝国必须统治多个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和独立领土
特征:疆域可灵活调整,几乎可无限扩张
成果:把许多小文化合并到少数大文化中。
手段:帝国刻意加速传播各种思想,制度,习俗和规范
原因一:标准化利于管理
原因二:积极传播共同文化,就能强化它们的合法性
冠冕堂皇的自欺欺人的理由:多数帝国精英仍然一心相信,自己是为了所有帝国子民的整体福利而努力。在中国统治阶级眼中,各个邻国以及四方诸侯都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蛮夷之地,天朝中国应该泽被四方,广传华夏文化。所谓的天命不是剥夺掠夺整个世界,而是要教化万民。同样,古罗马人也声称自己的统治理所当然,因为他们让野蛮人开始有了和平,争议,生命也更为高雅。公元前3世纪的孔雀王朝,也认为自己必须负起责任,将佛法传播到无知的世界。穆斯林哈里发也肩负着神圣的使命,要传播先知的启示,虽然最好是以和平的方式,但必要的时候也不惜一战。至于西班牙和葡萄牙帝国,他们也声称自己到印度和美洲不是为了财富,而是要让人改信真正的信仰。号称日不落国的大英帝国,也是号称传播着自由主义和自由贸易这两大福音。苏联人更是觉得自己责无旁贷,必须协助推动从资本主义走向无产阶级专政乌托邦这个历史的必然。至于现代许多的美国人,他们也认为美国必须负起道义责任,让第三世界国家同样享有民主和人权,就算这得靠巡航导弹和F-16战斗机,也是在所不惜。
常见对帝国的批判
帝国制度自身缺陷,长远看统治不同民族难有效率
帝国是造成各种邪恶和剥削的引擎
宗教
法则
普世特质:1.它信奉的超人类秩序必须普世皆同,不论时空而永恒为真
推广特质:2.它必须坚定地将这种信念传播给大众
1000BC 才出现具有普世特质和推广特质的宗教
发展历程
泛神论
万物皆有灵,动植物与人类是平等的
多神教
动植物成为人类的附庸,人类不再认为可以和动植物直接沟通,求助各种神灵
多神教徒相信有一个至高无上,完全无私的神灵;但另一方面,多神教徒也相信有许多各有领域,心有偏见的神灵,所以对于某个神的信徒来说,很容易能相信有其他神灵存在。多神论本质上思想开明,很少迫害异教徒。
一神教
基督教
起源:基督教一开始只是犹太教的一个神秘教派,该教派想说服犹太人,耶稣就是他们期待已久的弥赛亚。这个教派的领导者保罗认为宇宙的至高神有私心偏见,对人类并非漠不关心,而且他甚至还化为肉身,为了人类的救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这种事不该只有犹太人知道,而应该让全人类了解,于是,就有必要把关于耶稣的”福音“传到世界各地。
排他:一神教通常认为自己信奉的神是唯一的神,也认为只有自己看到了完整的真相,自然就会批评其他所有的宗教都不可信。在过去2000年间,一神教多次发动以暴力消灭其他竞争对手的战争,目的是加强自己的管控。
内斗:三个世纪间,多神教古罗马处决的基督徒不超过几千人。但接下来1500年,虽然基督徒号称主张爱与怜悯,却仅仅因为对信仰的诠释有些许差异,就引发基督徒自相残杀,死亡数百万人。
多神论在一神教中继续存活:基督教发展出了自己的圣人系统,这套系统和多神教毫无二致。
多神教与一神教真正的不同之处,在于多神论认为主宰世界的最高权力不带有任何私心或偏见,因此对于人类各种世俗的欲望,担心和痛苦毫不在意。
二元论
二元论与一神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相信 ”恶 “也是独立存在,既不是由代表 ”善 “的神所创造,也不归神所掌管。整个宇宙就是两股力量的战场,世间种种就是两方斗争的体现。
产生原因:二元论之所以成为一种世界观,原因就在于人类有一个挥之不去的 ”恶的难题“,苦苦无法解决。”为什么世界上会有邪恶?为什么会有苦难?为什么会有坏事发生在好人身上?“如果神真的是如此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处处完美,又怎么会允许世界上有这么多苦难?
有一种解释能符合逻辑:世上确实有某个全能的神创造了宇宙,而且他是个恶神。
综摄
一神论就像是个万花筒,把一神论,二元论,多神论和泛神论,收纳在同一个神圣论述之下。结果就是——基督徒大致上是信奉一神论的上帝,相信二元论的魔鬼,崇拜多神论的圣人,还相信泛神论的鬼魂。
崇拜非神祗的自然法则
印度佛教
佛陀的教诲一言以蔽之——痛苦来自欲望,要从痛苦中解脱,就要放下欲望,而要放下欲望,就必须训练心智,体验事物的本质。
佛教的几个教派也随着时间发展出满天诸佛菩萨,诸佛菩萨是人也非人,他们已经能够达到涅槃,摆脱痛苦,但为了帮助还在轮回中的芸芸众生得到解脱,倒驾慈航重入世间。
印度耆那教
中国道教
中国儒教
地中海犬儒主义
地中海享乐主义
人文主义宗教
有神论的宗教,重点在于对神的崇拜。而人文主义宗教,重点就是对人的崇拜。
自由人文主义
智人拥有独特且神圣的本质。”人性“是个人的概念,存在于每个智人心中。最重要的使命,是保护每个智人内心的自由。
社会人文主义
人性是整体的概念,存在于所有智人整体之中。最重要的使命,是保护智人这个物种的平等
包括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演化人文主义
”人性 “可变,可能退化成非人,也可能进化成超人。最重要的使命,是保护人类,避免退化成非人,并且鼓励进化成超人。
所有人类成为”我们“ ”世界一家“的条件(智人和陌生人合作的基础):经济上的货币秩序,政治上的帝国秩序和全球性宗教。
历史演化
1.二级”混沌“系统
2.”迷因学“
迷因学假设,就像生物演化是基于”基因“这种有机信息单位的复制,文化演化则是基于”迷因“这种文化信息单位的复制。而所谓成功的文化,就是特别善于复制其迷因,而丝毫不论这对于其人类宿主的成本或利益。
3.后现代主义
迷因学的双胞胎兄弟
文化的基石不是迷因,而是”话语“
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致命的瘟疫,引起战争,压迫,仇恨和种族灭绝。虽然民族主义病毒让自己看起来对全人类都有利,其实主要还是对自身有利。
博弈理论
某些概念和行为模式可能对所有参与者都有害,但就是有办法存活下去,典型的就是军备竞赛!
4:科学革命
发现自己的无知
现代科学体系与先前知识体系的区别
1.此前知识体系都基于无所不知,而现代科学承认自己无知
对于象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儒教这些前现代知识体系来说,它们假设世上所有重要的事情都已经为人或为神所知。这些全知者可能是某些伟大的神,某个全能的神或是某些过去的智者,通过经典或口传,将这些智慧传给后人。而对于平民百姓而言,重点就是要钻研这些古籍和传统,正确加以理解,就能获得知识。在当时,如果说《圣经》古兰经》或《吠陀经》居然漏了某些宇宙的重大秘密,而这个秘密居然又能被一般血肉之躯的人来发现,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敢于挑衅的人或者被边缘化遭受迫害,或者开创一个新的体系,宣称只有他们才知道所有该知道的事。例如:穆罕默德宗教生涯的第一步,就是谴责他的阿拉伯同胞,说他们对于真正神圣的真理一无所知。穆罕默德很快就宣称只有自己知道全部的真相,而信众也开始称呼他为“先知的封印”。达尔文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 “生物学家的封印”。经过几个世纪大规模的科学研究,生物学家也承认,他们还是无法完整解释为什么大脑能够产生意识。物理学家也承认,他们不知道什么引起了宇宙大爆炸,也不知道如何让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结合起来。
现代科学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就让它比所有先前的知识体系更具活力,更有弹性,也更有求知欲,这一点大幅提升了人类理解世界如何运作的能力,以及创造新科技的能力。
2.以观察和数学为中心
早期的知识体系是用“故事”构成理论,而现代科学用的则是“数学”
统计学(数学新分支)
3.运用已有能力发展新的科技
吉尔伽美计划
“知识”的价值判断标准在于实用性,以能否让人类创造新物质,得到力量或权利为考量
意识形态对科学的影响
科学发展的条件之一就是和某些宗教意识联手,继而可能影响左右研究成果
18世纪之前,各个宗教仍然认为死亡和其影响是生命意义的核心。
18世纪后开始意识形态对来世完全失去兴趣(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共产主义)
唯一例外,让死亡仍然占据核心的现代意识形态就是民族主义
在那些绝望到极点但又同时充满诗意的时刻,民族主义就会向人承诺,就算你牺牲了生命,但你会永远活在国家整体的永恒记忆中。只不过,这项承诺实在太虚无缥缈。
科学与帝国的联姻
共同的心态和出发点:承认自己无知
欧洲帝国远征改变了世界进程:民族文化由各自独立发展向逐渐融合为单一的人类社会转变
科学与帝国之间的关系
科学为帝国提供实用知识,思想基础和科技工具
帝国为科学家提供物质资助,信息和保护,并确保研究成果的广泛传播
资本主义的教条
现代最大的宗教
“资本”与“财富”的区别
资本指的是投入生产的各种金钱,物品和资源。而财富则是那些埋在地下或浪费的非生产性活动的金钱。
现代经济史,最简单一个词——增长!
亚当斯密——人类全体财富的基础,就在于希望增加个人利润的自私心理。这一点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具革命性的概念,而且还不只是从经济角度,也包括道德和政治的角度。他其实告诉我们:贪婪是好的,而且我们让自己过得好的时候,不只是自己得利,还能让他人受益。(双赢)
资本主义兴起的条件:“信任”是金钱交易的后盾
信用的作用:资本主义利用人类信用,来实现小资本运作成大资本的规则
资本主义作用:推动现代科学兴起,也影响了欧洲帝国主义出现
政府与资本市场关系:减少干预,使市场自由发挥
市场自由发挥的恶果
奴隶贸易背后的黑手不是国家,完全是处于经济,是自由市场依据工序法则所组织及提供的资金,不过就是为了欧洲人能在茶里加糖,能吃到甜点,让人能够靠着贩糖而获取暴利。
因为人类有追求利润和经济增长的渴望,就会决定盲目扫除一切可能的阻挠。等到“增长”成了无上的目标,不受其他道德伦理考虑的制衡,就很容易衍生成一场灾难。宗教杀人是出于仇恨,而资本主义也害了数百万人,原因则是冷漠与贪婪。
工业的巨轮
工业革命的核心,其实就是能源转换的革命
能源和原料是否有限
阶段有限,能源快要耗尽时,总能找到新的替代
阶段改变,能随之改变
乐观来说能源是取之不尽的
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的能源市场几乎完全只能靠植物,这就像住在一个每年容量3000艾焦的水库旁边,想办法尽可能多抽一点水出来。然而,这里有个明确的总量。但到了工业革命时期,人类发现能用的能源不是一个书库,而是一整片海洋,容量可能有几千个亿的艾焦。我们唯一需要的,只是个更好的抽水泵罢了。
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的伦理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而资本-消费道德将这两种秩序合二为一。有钱人的最高指导原则是——投资。而我们这些人的最高指导原则是——购买!
一场永远的革命
工业革命后,动物们面临生存危机,智人成为全球霸主
生态恶化,智人坐拥各种新原料和新能源,但同时摧毁了剩下的自然栖息地。6500万年前,一颗陨石让恐龙灭绝,但却为哺乳动物开启了一条康庄大道。或许,6500万年后,会有一群高智商的老鼠心怀感激地回顾人类造成的这场灾难,就像我们感谢那颗杀死恐龙的陨石一般。
智人隔绝了大自然,创造一套标准生活
工业化时间,时刻表等。
国家和市场正在取代过去家庭和社群的方式
国家派出警察,制止家族的私刑,改用法院判决。市场派出小贩和商人,让各地的传统消失,代之以不断流行的商业文化,但光这样还不够,为了打破家庭和社群的力量,他们还需要找到内应,从内部击破。于是,国家与市场找上家庭和社群的成员,开出了他们无法拒绝的条件。他们说:“做自己吧!想娶想嫁都随你的意,别管父母准不准。想挑什么工作都可以,别担心大家长说什么话,想住哪就住哪,就算没法每周和家人吃次饭又有什么关系呢?你不用再依赖家庭或社群了。我们,也就是国家和市场,让我们来照顾你吧。我们会给你食物,住房,教育,保健,福利和就业机会,我们也会给你退休金,保险和保障。
文化力量导致人际关系疏远,为了增强这些情感面,塑造”想象的社群“。以前的想象社群是”帝国和教会“,现代的两大想象社群是”民族“和”消费大众“。
核力量成为新世界唯一的制衡标准和手段
核子末日的威胁促进了和平主义,和平主义大行其道,战争退散,贸易兴旺。贸易增长,也就让和平的利润更高,而战争的成本也更高。大多数国家之所以不再发动全面战争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已经不再能够完全独立行事。
幸福快乐的日子
“快乐”生物学解释,产生足够多血清素,多巴胺和催产素。
快乐是在脑子里决定的,而大脑根本不管土屋或豪宅,猪圈或南海,只管血清素的浓度。所以,农夫盖完了他的土屋之后,大脑神经元分泌血清素,让浓度达到X。而现代,企业家还完最后一笔豪宅房贷之后,大脑神经元也分泌出差不多数量的血清素,并且也让浓度差不多到达X。对大脑来说,它完全不知道豪宅要比土屋舒适太多,它只知道现在的血清素浓度是X,所以这位企业家的快乐程度,并不会比那位足以当他高高高高祖父的农夫来得高。
全力研究唯一能让我们快乐的方法:操纵人类的生化机制。举例来说,百忧解之所以让人不再沮丧,靠的不是对任何体制的改革,而只是提高血清素的浓度。《美丽新世界》精神病药物。赫胥黎想象中的未来比奥威尔的1984更为棘手,赫胥黎的世界对大多数读者来说都非常可怕,但又很难解释。所有人永远都是快乐的,这到底能有什么问题?
大多数生物学家也不是完全只看生物这一套。虽然他们主张快乐”主要”是取决于生化机制,但也同意心理学和社会学因素同样有其影响力。
手段
步行是中年人最喜欢的运动方式。步行时大脑呈现活化状态,被称为“美丽荷尔蒙”的三种脑内化学物质几乎同时发挥作用。步行开始15分钟后分泌的内啡肽类似于一支强心剂,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无意识中总在考虑“快乐”的事情。随后多巴胺的分泌增加使这种想法逐渐膨胀成型。多巴胺被称为“期待感荷尔蒙”,带给人以梦想、期待和希望,因此这时候脑海中会不断出现“想做这件事”,“想要那个”等种种想法。最后血清素的分泌使这种高扬的情绪沉着下来,转而考虑如何才能实现这些愿望和梦想。同样,身体其他部位也因此发生了变化:多巴胺带给大脑兴奋感和期待感,双目因此而熠熠生辉,脸上也绽放着积极自信和活泼的表情。而血清素则有收紧脸部和身体松弛肌肉的作用,眼皮、面颊和下巴等部分的赘肉会渐渐消失。
跑步:长时间,连续性重量运动(增加内啡肽)
游泳:长时间,连续性重量运动(增加内啡肽)
晒太阳:早上晒太阳,刺激大脑分泌血清素
饮食
多巴胺:巧克力,低脂酸奶,三文鱼/太多脂肪阻止多巴胺分泌
大豆,鸡蛋,鸡肉,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增加血清素
巧克力,梅子,茄子,西红柿,菠萝,胡桃,增加血清素
百忧解,血清素
sex 血清素
什么能带来快乐?(快乐的社会学心理学解释)
客观条件1——金钱并非万能,金钱带来的快乐有限度,不会长期,没有新鲜感。
客观条件2——家庭和社群比金钱和健康更重要。贫穷而有病在身的人,如果身边有爱他的另一半,爱他的佳人,愿意支持他的社群,他就可能比一个孤独无伴的亿万富翁更感觉快乐。(前提是这个人不能穷到无法生活,健康也不会不断恶化)
知足常乐——快乐不在于前面的客观条件,而在于客观条件和主观期望之间是否相符。
1.推理谬误——在我们试着想象其他人有多快乐的时候,我们总是想要设身处地去想想自己在那种情况下会如何感受,按这么以来,我们就是把自己的期望放到了别人的物质条件上,结果当然就会失准。我们习惯洗澡更衣,中世纪的农民好几个月不洗澡,现代人无法接受。但中世纪农民并不介意,早就习惯,压根没有这样的期望,所以,至少就衣服一件事来说,他们其实已经很满足了。
2.社会两大支柱(大众媒体和广告业)让人越来越不开心,因为你心理比较的对象是那些明星,运动员和超级名模
3.如果能长生不老,那么穷人一定会愤怒的无以复加,因为纵观历史,穷人和受压迫者之所以还能自我安慰,就因为死亡时唯一完全公平的事情。不论再富有,权利再大,人也难逃一死。光是想到自己得死,而有钱人竟能长生不老,就会让人怒火中烧不可遏抑。
生命整体有意义,有价值,就能得到快乐。有重要的认知和道德成分。(骗人骗得更彻底)
尼采——只要有了活下去的理由,几乎什么都能够忍受。生活有意义,就算在困境中也能甘之如饴,生活无意义,就算在顺境中也度日如年。
快乐是一种主观感受,但一般人自己得感觉和偏好可能并不可信。哲学家——“认识你自己!”一般人并不知道自己真实的自我,也因此很可能忽略了真正的快乐。
基督教神学家也会同意这种说法,不管是圣保罗还是圣奥古斯丁都心知肚明,如果让人自己选择的话,大多数人都宁愿把时间用来做爱而不是向上帝祈祷。《自私的基因》——正如其他动物,人类在自然选择的影响下,就算对个人不利,他们也会选择让基因继续流传下去。大多数男性一生劳苦,终日烦忧,竞争激烈,需要不断战斗,就是没办法享受一下平静的幸福。这是因为DNA 操纵着他们,要他们为它自私的目的做牛做马。DNA就像撒旦,用一些稍纵即逝的快乐作为引诱,令人为之臣服。
佛教认为,快乐既不是主观感受到愉悦,也不是主观觉得生命有意义,反而是在于放下主观感受这件事情。不管追求的是什么,都会让人陷入持续的紧张,困惑和不解当中。
人想要离苦得乐,就必须了解自己所有的主观感受都是一瞬间的波动,不要再追求某种感受,如此一来,纵然感受痛苦,也不再感到悲惨,虽然愉悦,也不再干扰心灵的平静。于是,心灵变得一片澄明自在。这样产生的心灵平静力量强大,那些穷极一生疯狂追求愉悦心情的人难以想象。
就像有人已经在海滩上站了数十年,总是想抓住“好的海浪”,让这些海浪能够永远留下来,同时又想躲开某些“坏的海浪”,希望这些海浪永远别靠近。就这样一天又一天,这个人站在海滩上徒劳无功,被自己类的几近发疯。最后终于气力用尽,瘫坐在海滩上,让海浪就这样自由来去,忽然发现,这样多么平静阿!
佛教给我们的建议是:除了别再追求外在成就之外,同时也别再追求那些良好的心理感受了!苦真正的来源不在于感受本身,而是对感受的不断追求。
预计未来:智人末日
智人通过接入机械和其他生物创造来维持生命,智人的未来变成非智人的存在
生物工程
发着荧光绿的兔子(兔子胚胎+绿色荧光水母DNA )
仿生工程
眼镜,心脏起搏器,手机,助听耳,机械手臂)
无机生命
电脑程序(病毒),大脑备份在硬盘上
危机意识:智能机器人产生独立意识,奋起反抗人类主人
两种可能:智人进化或被彻底抹杀,历史的发展仍未可知。
认知革命正是历史从生物学中脱离而独立存在的起点,认知革命后生物学和历史学的关系:
1.基本上,生物学为智人的行为和能力设下了基本限制,比如定出了一个活动范围,而所有的历史都是在这个范围内产生。
2.然而,这个范围非常大,能让智人有各种惊人的发挥空间。因为他们有创造虚构故事的能力,就能创造出更多,更复杂的游戏,代代相传就不断发展精进。
3.因此,想了解智人的行为,就必须描述人类行为的历史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