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免疫系统思维导图
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应答及免疫功能的重要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下图梳理的知识点有免疫分子、免疫细胞、淋巴组织、淋巴器官、免疫系统的功能,收藏下图学习吧!
神经组织是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的,它们都是有突起的细胞。下图总结的知识点有神经组织、突触,神经胶质细胞、神经纤维和神经、神经末梢,收藏下图学习吧!
肌组织由肌细胞组成,按其存在部位、结构和功能不同,可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肌细胞之间有少量的结缔组织以及血管和神经,肌细胞呈长纤维形,又称为肌纤维。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免疫系统
组成
免疫分子
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
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
细胞毒性T细胞: 能直接攻击进入体内的异体细胞、带有变异抗原的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等
辅助性T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
Th1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及迟发型超敏性炎症反应
Th2可辅助B细胞分化为抗体分泌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应答
调节性T细胞(抑制性T细胞):具有对机体免疫应答的负调节功能
抑制性T细胞通过接触的方式,或通过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直接或间接抑制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其活性
B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NK细胞: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APC)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单核细胞(存在于血液)
巨噬细胞(存在于结缔组织、淋巴组织)
破骨细胞(存在骨组织)
小胶质细胞(存在于神经细胞)
肝巨噬细胞(存在于肝)
库普弗细胞
肺巨噬细胞(存在于肺)
尘细胞
吞噬、抗原提呈等
树突状细胞(DC)
是指捕获、吞噬和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呈递给T细胞,激发T细胞活化、增殖的一类细胞
淋巴组织
概念:网状组织+淋巴细胞+其他免疫细胞
类型
抗原刺激可使弥散淋巴组织扩大,形成淋巴小结;淋巴小结受到抗原刺激后增大,并产生生发中心;抗原被清除后,淋巴小结又逐渐消失
弥散淋巴组织:含有T、B细胞,弥散分布、分界不清,含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又称高内皮微静脉,是淋巴细胞从血液进入淋巴组织的重要通道
淋巴小结:含有大量的B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为球团状,分界清楚,可见生发中心
生发中心分为深部的暗区和浅部的明区。暗区较小,主要由B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组成 明区较大,除B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以外,还多见滤泡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 生发中心的周边有一层密集的小型B细胞,尤以顶部最厚,称为小结帽 无生发中心的淋巴小结称为初级淋巴小结 有生发中心的淋巴小结称为次级淋巴小结
淋巴器官
概念:主要由淋巴和结缔组织构成,淋巴组织为主要结构,结缔组织构成其被膜
类型及功能
中枢淋巴器官
包括胸腺和骨髓,在胸腺形成初始T细胞,在骨髓形成初始B细胞
胸腺
组织结构
被膜:含结缔组织
被膜结缔组织成片状伸入胸腺内部形成小叶间隔,将实质分隔成许多不完全分离的胸腺小叶
实质(胸腺小叶)
皮质:以胸腺上皮细胞为支架,间隙内含有大量的胸腺细胞和少量基质细胞
胸腺上皮细胞(上皮性网状细胞)
皮质的上皮细胞分布于被膜下和胸腺细胞之间,多呈星形,有突起,相邻上皮细胞的突起间以桥粒连接成网,细胞表面表达大量MHC分子,胸腺上皮细胞能分泌胸腺素和胸腺生成素,为胸腺发育所必须
胸腺细胞(早期T细胞)
即胸腺内处于不同分化发育阶段的T细胞,在皮质内高度密集
髓质
胸腺上皮细胞:多
胸腺细胞(成熟):少
胸腺小体:是胸腺髓质的特征性结构
人类胸腺小体表达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其主要作用是刺激胸腺树突状细胞的成熟,胸腺树突状细胞能够诱导胸腺内调节性T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血-胸腺屏障:血液内的大分子物质如抗体、细胞色素C、铁蛋白、辣根过氧化物酶等均不能进入胸腺皮质,说明皮质的毛细血管及其周围结构具有屏障作用
结构组成
血管周隙,内含巨噬细胞
连续毛细血管,其内皮细胞间有完整的紧密连接
一层连续的胸腺上皮细胞
上皮基膜
内皮周围连续的基膜
功能:培育形成初始T细胞的场所
发生早,是培育淋巴细胞的场所,不受抗原的影响
外周淋巴器官
包括淋巴结、脾、扁桃体等
淋巴结
被膜:是由结缔组织形成,含输入淋巴组织,门部有输出淋巴组织
实质(由淋巴组织构成)

髓质与皮质之间由小梁连接
髓索:主要含浆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
髓窦:腔内巨噬细胞较多,有较强的过滤功能
皮质
浅层皮质:含淋巴小结以及小结之间的弥散淋巴组织,为B细胞区
副皮质区:位于皮质深层,有较大片的弥散淋巴组织,主要由T细胞组成(胸腺依赖区)
胸腺依赖区:新生动物切除胸腺后,此区即不发育
皮质淋巴窦
特征:窦腔由扁平的内皮细胞围成、窦腔内充满淋巴、窦腔内含有星状的内皮细胞、窦腔内含有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
被膜下窦
小梁周窦
淋巴在窦内缓慢流动,有利于巨噬细胞清除抗原
淋巴结内的淋巴通路
功能
过滤淋巴
参与免疫应答
淋巴细胞再循环
外周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内的淋巴细胞可经淋巴管进入血流,循环于全身,它们又可以通过弥散淋巴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再返回淋巴器官或淋巴组织,从而周而复始,从一个淋巴器官到另一个淋巴器官,从一处淋巴组织至另一处淋巴组织不断周游,这种现象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 淋巴细胞再循环有利于识别抗原,促进免疫细胞间的协作,使分散于全身的免疫细胞或为相互关联的统一体
脾
被膜
脾的被膜较厚,由富含弹性纤维以及平滑肌纤维的致密结缔组织,表面附有间皮
被膜结缔组织伸入脾内形成小梁,构成脾的支架
实质
白髓
淋巴小结(脾小结):由大量的B细胞为主
动脉周围淋巴鞘(胸腺依赖区):T细胞为主
边缘区
红髓
脾索: 淋巴索+血细胞(B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脾索间的血液通路为脾血窦
脾窦:是窦状毛细血管
位于脾索之间,形态不规则
窦壁由连续的内皮细胞构成
内皮细胞外基膜不完整
脾血窦周围有许多巨噬细胞
脾的血液通路
滤血
免疫应答
造血
储血
扁桃体
腭扁桃体
咽扁桃体
舌扁桃体
功能:主要参与局部免疫应答
发生晚,是执行免疫应答的部位
对内
识别、清除入侵的抗原
免疫防御
对外
识别、清除肿瘤的细胞
识别、清除病毒感染细胞
免疫监视
识别、清除衰老死亡细胞
免疫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