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利水渗湿药
这是一篇关于利水渗湿药的思维导图,总结了利水消肿药、利水通淋药、利湿退黄药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3-12-28 11:03:30利水渗湿药
利水消肿药
茯苓
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
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煎服:10-15g。
茯苓皮
甘、淡,平。归肺、脾、肾经
利水消肿
水肿、小便不利
煎服:15-30g
茯神
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宁心安神
心神不宁、惊悸、健忘、失眠
煎服:10-15g
薏苡仁
甘、淡、凉。归脾、胃、肺经
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
水肿、脚气浮肿、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
煎服:9-30g。
分类
生用:清利湿热
炒用:健脾止泻
慎用:孕妇
猪苓
甘、淡、平。归肾、膀胱经
利水渗湿
水肿、小便不利、泄泻、淋浊、带下
煎服:6-12g。
泽泻
甘、淡、寒,归肾、膀胱经
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
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遗精、高脂血症
煎服:6-10g
冬瓜皮
甘、凉。归脾、小肠经
利尿消肿、清热解暑
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暑热口渴、小便短赤
煎服:9-30g。
冬瓜子
甘、微寒。归肺、脾、大肠经
清热化痰、排脓、利湿。
痰热咳嗽、肺痈、肠痈、带下、白浊、水肿、淋证
煎服:10-15g
玉米须
甘、淡、平。归肾、肝、胆经
利水消肿、利湿退黄
水肿、黄疸
煎服:15-30g。 鲜品加倍
葫芦
甘、淡、平。归肺、脾、肾经
利水消肿、通淋
水肿胀满、淋证、湿热黄疸
煎服:9-30g
香加皮
辛、苦,温。有毒。归肝、肾、心经
利水消肿、祛风湿、强筋骨
下肢浮肿、心悸气短、风寒湿痹、腰膝酸软
煎服:3-6f。
鉴别
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根皮—五加皮、南五加皮
无毒、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
萝摩科植物杠柳的根皮—香加皮、北五加皮
有毒、强心利尿
枳椇子
甘、平。归胃经
利水消肿、解酒毒
水肿、醉酒
煎服:10-15g
利水通淋药
车前子
甘、寒。归肝、肾、肺、小肠经
清热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
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目暗昏花、痰热咳嗽
煎服:9-15g。 包煎
慎用:孕妇、肾虚滑精
车前草
甘、寒。归肝、肾、肺、小肠经
清热利尿通淋、祛痰、凉血、解毒
热淋涩痛、水肿尿少、暑湿泄泻、痰热咳嗽、吐血衄血、痈肿疮毒
煎服:9-30g。
滑石
甘、淡、寒。归膀胱、肺、胃经
利尿通淋、清热解暑。外用祛湿敛疮
热淋、石淋、尿热涩痛、署湿烦渴、湿温初起、湿热水泻、湿疮、湿疹、痱子
煎服:10-20g。
滑石块:先煎
滑石粉:包煎
慎用:脾虚、热病伤津、孕妇
木通 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白木通的干燥藤茎
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
利尿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
淋证、水肿、心烦尿赤、口舌生疮、闭经乳少、湿热痹痛
煎服:3-6g。
慎用:孕妇。 不宜长期或大量使用
川木通 毛茛科植物小木通、绣球藤的干燥藤茎
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
利尿通淋、湿热痹痛
煎服:3-6g。
慎用:孕妇。 不宜长期或大量服用
通草
甘、淡,微寒。归肺、胃经
清热利尿、通气下乳
湿热淋证、水肿尿少、产后乳汁不下、湿温初起、暑温夹湿、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肢体倦怠、胸闷不饥、午后身热
煎服:3-5g。
慎用:孕妇
瞿麦
苦、寒。归心、小肠经
利尿通淋、活血通络
热淋、石淋、血淋、小便不利、淋沥涩痛、瘀阻闭经、月经不调
煎服:9-15g。
慎用:孕妇
萹蓄
苦、微寒。归膀胱经
利尿通淋、杀虫、止痒
热淋涩痛、小便短赤、虫积腹痛、皮肤湿疹、阴痒带下
煎服:9-15g。
地肤子
辛、苦、寒。归肾、膀胱经
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小便不利、淋沥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
煎服:9-15g。
海金沙
甘、咸、寒。归膀胱、小肠经
清热利湿、通淋止痛
热淋、石淋、血淋、膏淋、尿道涩痛
煎服:6-15g。包煎
海金沙藤
药性、功效同海金沙。兼有清热解毒
除淋沥涩痛之外,还用于痈肿疮毒、痄腮、黄疸
煎服:15-30g。
石韦
甘、苦,微寒。归肺、膀胱经
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
热淋、血淋、石淋、小便不通、淋沥涩痛、肺热喘咳、血热出血
煎服:6-12g。
冬葵子
甘、涩、凉。归大肠、小肠、膀胱经
清热利尿、下乳、润肠
淋证、水肿、尿闭、乳汁不通、乳房胀痛、肠燥便秘
煎服:3-9g。
慎用:脾虚便溏、孕妇
灯芯草
甘、淡、微寒。归心、肺、小肠经
利小便、清心火
热淋、尿少涩痛、心烦失眠、口舌生疮
煎服:1-3g。
萆薢
苦、平。归肾、胃经
利湿去浊、祛风除痹
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
煎服:9-15g
慎用:肾阴亏虚、遗精滑精
利湿退黄药
茵陈
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
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
煎服:6-15g 。
慎用:蓄血发黄者、血虚萎黄者
金钱草(大金钱草) 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干燥全草
甘、咸、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
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湿热黄疸、胆胀胁痛、石淋、热淋、小编涩痛、痈肿疔疮、蛇虫咬伤
煎服:15-60g。
连钱草(江苏金钱草) 唇形科植物活血丹的干燥地上部分 江苏、浙江部分地区习用
辛、微苦,归肝、肾、膀胱经
利湿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
热淋、石淋、湿热黄疸、疮疡肿痛、跌打损伤
煎服:15-30g。
广金钱草 豆科植物广金钱草的干燥地上部分 广东、广西部分地区习用
甘、淡、凉,归肝、肾、膀胱经
利湿退黄、利尿通淋
黄疸尿赤、热淋、石淋、小便涩痛、水肿尿少
煎服:15-30g
江西金钱草 伞形科植物白毛天胡荽的干燥地上部分 江西部分地区习用
辛、微苦、凉,归肝、胆、肾经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湿热黄疸、痢疾、淋证、水肿
煎服:9-15g。
小金钱草 旋花科植物马蹄金的干燥地上部分 四川部分地区习用
苦、辛、凉,归肺、肝、胆经
清热利湿、利水消肿、活血解毒
湿热黄疸、湿热下痢、热淋、水肿、小便不利、疔疮肿毒、跌打损伤
煎服:6-15g。
虎杖
苦、微寒,归肝、胆、肺经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泻热通便
湿热黄疸、淋浊、带下、痈肿疮毒、水火烫伤、毒蛇咬伤、闭经、癥瘕、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肺热咳嗽、热结便秘
煎服:9-15g。
慎用:孕妇
地耳草
苦、凉,归肝、胆、大肠经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湿热黄疸、肺痈、肠痈、痈肿疮毒、跌打损伤
煎服:15-30g
垂盆草
甘、淡、凉,归肝、胆、小肠经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
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痈肿疮疡、咽痛、毒蛇咬伤、烧烫伤
煎服:15-30g
鸡骨草
甘、微苦,凉。归肝、胃经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
湿热黄疸、乳痈肿痛、胁肋不舒、胃脘胀痛
煎服:15-30g
珍珠草
苦、凉,归肝、脾、肾经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明目、消积
湿热黄疸、泻痢、淋证、疮痈肿毒、毒蛇咬伤、目赤肿痛、小儿疳积
煎服:15-30g。
慎用:阳虚体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