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药-温里药
这是一篇关于温里药的思维导图,温里药是一类中药,主要用于治疗里寒证,具有温中祛寒、益火扶阳等作用。
这是一篇关于第十章:驱虫药的思维导图,驱虫药的疗效主要表现在杀虫、驱虫、止痛、消积等方面,适用于蛔虫病、蛲虫病、绦虫病、钩虫病等肠道寄生虫病的治疗。
这是一篇关于第九章:消食药的思维导图,消食药是指能够消食化积、开胃和中、主治饮食积滞的药物。常用的消食药有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等。
这是一篇关于第八章:理气药的思维导图,理气药是中药的一种,主要功效是调节人体气机的运行,治疗气滞、气逆等病症。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温里药
附子
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亡阳虚脱、肢冷脉微、肾阳虚衰、阳痿宫冷、虚寒吐泻、脘腹冷痛、阴寒水肿、心阳不足、胸痹冷痛、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煎服:3-15g。 先煎、久煎。 口尝至无麻辣感为度
慎用:孕妇。 忌用:阴虚阳亢
半蒌贝蔹及攻乌
干姜
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脾胃寒证、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亡阳证、肢冷脉微、寒饮喘咳
煎服:3-10g
忌用:阴虚内热,血热妄行。 慎用:孕妇
肉桂
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引火归元、温运阳气以鼓舞气血生长之效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阳痿宫冷、腰膝冷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任冲虚寒、寒凝血滞之痛经经闭、寒湿痹痛、阴疽流注、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赤、气血不足
煎服:1-5g。后下或焗服。 研磨:1-2g。
慎用:阴虚火旺、里有实热、有出血倾向及孕妇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吴茱萸
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
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寒滞肝脉、厥阴头痛、行经腹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肿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脾肾阳虚、五更泄泻
煎服:2-5g。
不宜多用、久服
慎用:阴虚有热
忌用:孕妇
小茴香
辛、温。归肝、肾、脾、胃经
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胀痛、痛经、少腹冷痛、脾胃虚寒气滞、脘腹胀痛、食少吐泻
煎服:3-6g。
慎用:阴虚火旺
八角茴香
辛温,归肝、肾、脾、胃经
温阳散寒、理气止痛
寒疝腹痛、肾虚腰痛、胃寒呕吐、脘腹冷痛
丁香
辛、温。归脾、胃、肾经
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
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呕吐、心腹冷痛、肾虚阳痿、宫冷
煎服:1-3g。
丁香莫与郁金见
母丁香
均同丁香。但气味较淡,功力较逊
高良姜
辛、热,归脾、胃经
温中止呕、散寒止痛
胃寒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
红豆蔻
辛温。归脾、肺经。
散寒燥湿、醒脾消食
脘腹冷痛、食积腹胀、呕吐泄泻、饮酒过多
花椒
辛、温,归脾、胃、肾经
温中止呕、杀虫止痒
中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湿疹、阴痒、肾虚痰喘、腰痛足冷
煎服:3-6g
椒目
苦寒。归肺、肾、膀胱经
利水消肿、降气平喘
水肿胀满、痰饮咳喘
胡椒
辛、热。归胃、大肠经
温中散寒、下气、消痰、开胃进食
胃寒呕吐、腹痛泄泻、食欲不振、癫痫痰多
荜茇
温中散寒、下气止痛
中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寒凝气滞、胸痹心痛、头痛、牙痛
煎服:1-3g
荜澄茄
辛、温。归脾、胃、肾、膀胱经
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胃寒呕逆、脘腹冷痛、寒疝腹痛、寒湿郁滞、小便浑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