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基础知识梳理的思维导图。该思维导图归纳了这一时期的文化概况,儒学复兴、文学艺术发展、科技、少数民族文字等知识点。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3课基础知识总结,内容有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大家可以学起来哦。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2课基础知识整理,内容有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一起来学习吧。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1课基础知识整理,内容有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发展中国家的成就、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大家也可以用于备考复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儒学的复兴
理学
目的:治理国家,为现实服务。 原因:①政权更替频繁,汉唐儒学出现危机,无法控制人心。②三教互相吸纳渗透,唐宋时调和风盛行。③两宋儒学者的复兴努力,尤其是宋朝重文轻武的影响。 代表人物:北宋的程氏兄弟和南宋的朱熹。
内容:①宇宙观:理是世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②人生观:表现在人身上是人性,在社会上是三纲五常,是儒家的道德伦理和等级秩序。③认识论:存天理,灭人欲。④方法论:格物致知,把握先天存在的理。
影响:①南宋后期受到官方尊崇,产生深远影响。②培养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③维护封建纲常伦理,服务于君主专制,压制人性。
文学艺术
词
原因:①两宋时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娱乐兴盛。②国家的重文政策。③词的句式灵活,便于抒情。
代表人物:豪放派的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的柳永和李清照。
散曲和杂剧
原因:①废除科举,文人进取无望。②元朝阶级矛盾尖锐,民族矛盾的尖锐提供素材。
代表人物: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
地位: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话本和书画
话本实际上就是早期的白话小说;宋元时期书法追求个性,不拘法度;绘画上以山水画最为突出,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花鸟画、人物画、风俗画)。
科技
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基本成熟。
沈括《梦溪笔谈》在中国科技史上有重要里程碑意义;郭守敬《授时历》;王祯《农书》
少数民族文字
都仿照汉字字形创造了本民族文字
辽创制契丹大小字;金创制了女真文字,开设女真进士科:西夏文通过出土文献保存下来;成吉思汗用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形成畏兀儿蒙古文;忽必烈即位后,委派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也是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