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重点知识,包含财务管理基础、 筹资管理、投资管理、 运营资金管理、 、利润分配管理等。
编辑于2023-12-28 18:22:59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基础
财务管理
概念
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目标
企业的目标
生存
发展
获利
财务管理的目标
利润最大化
投资额大小
取得利润时间
取得利润风险
股东财富最大化
销售额最大化
财务管理目标与利益冲突
代理冲突
社会责任冲突
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
货币时间价值
含义
(1)西方学者的解释
时间偏好(人性不耐:相较未来消费,人们更倾向眼前消费)
投资机会原理(投资的机会成本)
(2)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社会平均报酬率(货币时间价值来源于社会生产)
货币时间价值是无风险、无通胀的收益率
(1)无风险的收益率
①不存在违约风险,政府发行
②不存在再投资收益率的不确定性,投资期间没有现金流量;
(2)在通胀率达到两位数以上时,外国货币进行投资评价。
国债利率
年金
概念:一定年限内发生的等时间间隔等金额现金流
普通年金:也称后付年金,在每期期末收到或付出的年金
风险价值
概念:某一行动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
类型
①公司特有风险:(非系统风险、可分散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
②市场风险:(系统风险、不可分散风险):β值
筹资管理
资本成本
概念:资本成本就是取得和使用资本所付出的代价,包括筹资费用和资金占用费用
统一计算公式
资本结构
传统理论
依赖假说(NI理论、净收入理论)
当财务杠杆提高时,债务成本和股权成本均保持不变,因此随着负债资本比例的增加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会逐渐降低并接近负债成本。当负债达100%时总成本最低,为最佳资本结构
独立假说(NOI理论、经营净收入理论)
增加成本较低的负债资金会增加公司的风险,这会使自有资本的成本提高,一升一降,加权平均资本总成本仍保持不变。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
传统理论(碟形资本成本曲线)
在初期,少量增加负债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会下降(因为股权资本成本的增加抵销不了由债权资本成本引起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下降)。但达到某一点后,股权资本成本引起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增加无法为债权资本成本引起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下降所抵销
MM理论
假设
无公司税
企业价值模型:企业的价值与企业的资本结构无关
有公司税
企业价值模型:负债企业的价值等于相同风险的无债企业价值加上因负债少赋税而增加的价值
米勒模型
权衡模型
影响目标资本结构的因素
①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②资本的可获得性
③贷款人和信用评级机构(信用好借钱额度大)
3外部
④企业借债储备能力(保守行事,可能预料不准)
⑤企业的长期经营
⑥企业增长速度(速度快少借钱)
⑦企业资产的性质
⑧企业所得税税率(借入资金被税打折扣)
5内部
投资管理
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的概念:现金净流入量=现金流入量 - 现金流出量
现金流量与年利润的关系:年现金净流入量=年利润+折旧
确定所需考虑问题
相关成本
机会成本
协同效应
四个评价指标
净现值
NPV 大于 0
NPV 越大越好
现值指数
PI 大于 1
PI 越大越好
内含报酬率
IRR大于资本成本
IRR越大越好
动态投资回收期
可回收
Tp越小越好
运营资金管理
营运资金的概念: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短期融资
短期借款
贷款信用条件
①信贷限额:银行对借款人规定的无担保贷款的最高额。
②周转信贷协定:根据银行具有法律义务的承诺提供不超过某一最高限额的贷款协定
③补偿性余额:银行要求借款企业在银行中保持按贷款限额或实际借用额一定百分比的最低存款余额
借款利息支付方法
①收款法:在贷款到期时向银行支付利息的方法。
②贴现法: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时,先从本金中扣除利息部分,而到期时借款企业则要偿还贷款全部本金的一种计算方法。
③加息法:银行发放分期等额偿还贷款时采用的利息收取方法
计算
应付账款
“2/10”是指:若在10天内付款,则给予2%的优惠,超过10天付款,则必须全额付款 “n/30”是指:最长付款期限为30天,即30天内必须付款。
利润分配管理
概念
股利支付
股利支付的形式
现金股利:现金股利是以现金形式分配给股东的股利
财产股利:股份公司用现金以外的公司财产向股东支付的股利,股利发放的形式之一
负债股利:公司通过建立负债的方式所发放的股利
股票股利
股利支付的程序
①股利宣告日:公司董事会将股利支付情况予以公告的日期
②除息(权)日:领取股利(股票)的权利与股票相互分离的日期。除息(权)日前,股利(股票)从属于股票
③股权登记日:有权领取股利(股票)的股东登记截止日期
④股利支付日:公司发放股利的日期
股票股利:公司以增加发行一定数量的股票作为股利的支付方式
股票股利对股东的意义
①股票数量增加(但所有权没有增加)
②股票股利发放后股价往往并不成比例下降
③发放股票股利通常能表明公司成长性好
④股东需要现金,可以通过抛售股票实现
股票股利对公司的意义
①既分配了利润,又保留了发展用的现金
②可降低股价单价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③传递公司将会继续发展的信息
④发放费用较高
股票分割:也叫股票拆细,公司管理当局将面额较高的股票分割成较低的股票的行为
股票回购:公司出资将其发行流通在外的股票以一定价格购回予以注销或作为库藏股的一种资本运作行为
股利理论
股利无关论
在无税、无交易成本、完全信息、理性投资者等的情况下:投资者不关心公司是否进行股利分配,即除息日前,股价不会因为公司宣告发放股利而变动,也即股利与股价不相关
股利相关论
名解前需加一句:这是股利理论中股利相关论的一种
一鸟在手理论
投资者厌恶风险,所以希望用一种比较安全的收益代替有风险的收益,也即偏好现金超过资本利得。因此,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市场价值更高
无论公司发放多少股利,投资者均可以通过自制股利(卖股票)的方式在保持股东财富不变的情况下,满足自己对股利的需求。也即,投资者的现金偏好并不会影响股价,股利与投资者现金偏好无关,“一鸟在手”理论不成立
交易成本理论(微弱正相关)
选择套现时机需要投入许多时间和精力(卖股票的时机要考虑太多),这些交易成本使偏好现这将导致发放现金的投资者更加偏好现金股利。现金股利的公司的市场价值被高估(基于一鸟在手)。
然而,对于不依靠现金股利生活的股东,多余的现金会增加股东的再投资交易成本,这反而会使这类公司的市值被低估,因此交易成本到底是导致公司价值上升还是下降还与其他因素有关
所得税差异理论(负相关)
资本利得和股利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不同,通常资本利得的税率较低(我国目前资本利得不征税)。所得税差异使得发放现金股利会减少股东财富,对股价有不利影响
①尽管个人所得税的存在使得发放股利不利,但尚不足以诱导公司取消所有的股利。 ②公司不应通过发行股票来发放股利。 ③经营者倾向于减少股利而寻求更为有效的资金使用渠道。
客户效应理论
如果公司股利政策已确定,就不要频繁改变,只有因为种种原因使资本市场上大多数投资者的偏好发生改变时,公司才有必要对股利政策进行调整
a.基本假设:投资者有不同的偏好,按税收等级将投资者分为三类:一类是高税收等级的个人投资者,会偏爱低股利或无股利;二类是有免税优惠政策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会偏爱现金股利;三类是公司,有 70%的股利收入可以免税但资本利得不能免税,因而公司宁愿投资于高股利股票。总之,投资者可以分成偏爱低股利的和偏爱高股利的。 b.假定资本市场中偏爱高股利的投资者拥有的资金占 40%,偏爱低股利的占 60%而发放高股利的公司的市值只占市场整体的 20%,发放低股利的公司市值占 80%。 c. 此时,高股利公司供应不足,股价就会被高估;相反,低股利公司股价会被低估低股利公司就有动机将股利政策调整成高股利,从而提升股价。 d.在有效市场上,从长期来看,发放高股利和低股利的公司的比例与投资者的相应比例会相同(否则就会有公司通过调整股利政策来提升股价)。 e. 假设发放高股利和低股利的公司的比例已实现与投资者的相应比例相同。调整股利政策(不管是从低股利政策调整为高股利政策,还是相反)都会改变供求关系,导致其股价因供求关系改变而被低估(而且还会连累同类公司)。
信息传播理论(不认可)
发放现金股利有向投资者传播“公司经营状况良好”这一信息的作用。因此,宣告发放股利,会吸引投资者,并最终有利于股价的上升。
制度约束理论(不太认可)
有些机构投资者,因制度原因而偏好现金股利,这可能会增加高股利公司股票的需求,从而有利于高股利公司的股价。
代理理论(微弱正相关)
股利政策有助于缓解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因为将剩余现金流以股利形式发放掉,可以减少经营者控制企业资源的能力。这样,公司为满足新投资需要,有必要寻求外部融资,这意味着公司将接受更多的监督和检查,新的资本供给者实际上帮助原股东监控了经理层,从而节省了股东的监督成本(代理成本),增加了股东权益。
预期理论
实际股利与预期股利相比,若两者相同即使股利增加股价也不会变化,若两者不相同则投资者会重新评价股票价值。
股利理论的一般总结(非常重要)
尽管有证据表明在有些情况下,股价与股利相关,但是这种相关性与公司的经营战略决策相比并不十分重要,公司不应当因为股利政策的需要而改变其(投资)决策。
分
①不论有无个人所得税,公司都应该避免通过取消 NPV 大于 0 的项目来发放股利。
②存在个人所得税时,公司应该避免发行新股发放股利。
③当公司面临的有利可图的新投资机会较少,而现金又十分充裕时,可考虑发放现金股利(在允许的情况下,股票回购可能是更好地选择。)
财务分析
基本比率
(1)负债状况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①流动比率
②速动比率
③现金比率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①资产负债率
②有形资产负债率
⑤利息保障倍数(已获利息倍数)
(2)资产运作效率分析
①应收账款周转率
②存货周转率
⑥总资产周转率
(3)获利能力分析
①销售毛利率
②销售净利率
③总资产收益率
④总资产净利率
⑤股东权益净利率
现金流量表